浅谈影响历史课堂气氛的因素

时间:2022-08-01 10:11:53

浅谈影响历史课堂气氛的因素

课堂一直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阵地,是社会文明承传的舞台。为了发挥课堂的导向、激励、陶冶、益智等正向功能,我们应关注课堂,构建一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 教师是最重要因素之一

1.1 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教师的个性和教学风格对教学班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影响很大。不管用什么教学方法,教师总是安排课堂活动的总指挥,教师叫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得做什么。因此,性情乐观开朗,易于相处的老师必然能够贴近学生,创造谐调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寡言少语,性格内向的教师相对较难调动学生情绪和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带进教室的是知识、技能和态度,其中态度直接关系到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教师良好的教学态度可以创造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世界英语教师协会前主席先生认为良好的教态应有以下特征:自信、自控,灵活应变、有目标、有计划,信守诺言、有学术见解,能与人文流、自尊、自爱,不轻易失去勇气。总之,教师的教风教态是形成优良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之一。

1.2 教师的威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他的人格和威信影响着课堂组织的顺利与否。心理学指出,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不可分的,对某人的较高的评价,往往伴随着肯定、赞许、羡慕等积极的情感,而较低的评价则伴随着厌烦、不满、轻视等否定的消极的情感。如果学生尊敬、喜爱一个教师,欢迎他来上课,这表明这个教师平时与学生的关系融洽,他在学生的心中有威信。在学院中享有威信的教师,其言行为学生所信服,他传授的知识,学生确信其真实性和正确性,乐于学、志于学,因而,必然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和钦佩,学生乐于接近他,也会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指导,这很有助于初中历史课堂气氛的营造。

1.3 教师的情感与教学情趣。教师的威信,对于营造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是有帮助的,但这仅是一个有利条件,而并不能完全决定一堂课的气氛。要借此条件去形成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还与教师对教学、对学生抱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有关,即教师上课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什么样的形象。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

2 历史知识的难度

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是学生集体的情绪,这种情绪在课堂中与学生认识活动的困难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教学内容过深,难度太大,学生听不懂,虽努力而无收获,那他们就会失去信心,产生挫折感,从而导致学习兴致的下降,产生厌恶、失望的课堂情绪。但是,如果教学内容过浅,难度太小,稍经教师解释就一目了然,那学生又会没有进一步学习的情趣,势必会产生精力分散、无所事事、精神懈怠的局面。所以,教学内容的难度一定要适中。教学内容的难度标准,是能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感受到自我的力量和认识的快乐。为了形成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我们所作的各种努力都很必要,但只有因知识本身而产生的学生积极情绪才是深刻的。

3 课堂上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初中历史课堂气氛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满腔的热情,诚恳的态度去影响学生,去创造良好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对学生要耐心细致,循循善诱;自己不顺心的事,不要在学生面前表露。学生见到教师可亲可敬,笑容满面,感受到教师的热诚,心理愉悦,就会出现和谐的初中历史课堂气氛,在这种良好的气氛中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还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教师所传递的信息也是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所传授的内容是否新颖、科学,教学结构是否严密,对内容的表述是否形象、生动、具体,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等都会影响知识的可信度。另外,教学信息传递的渠道、媒体、风格等构成的传播方式也会制约信息的可接受度。只有当学生认为教师所传递的信息是可信的、可接受的,他们的课堂心理状态才会是积极的、活跃的,课堂心理气氛才会是和谐的。因此,教师对所传递知识的准备、对传递途径方法的处理应该成为课堂心理气氛调控的重要环节。如教师所传授的内容和所提出的要求,应难易适度,即应有一定的难度,但这个难度又不是不可逾越的。当学生经过努力,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学习上的胜利时,就会感到自己的智慧和毅力的力量,体验到一种刻苦努力获得成功的幸福和喜悦,学习情绪和课堂心理气氛就会为之大振。

上一篇:浅析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下一篇:初中思品课要重视评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