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肝脏4种酶的关系

时间:2022-08-01 09:33:42

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肝脏4种酶的关系

作者单位:465150 河南省潢川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陈伟

【摘要】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与肝脏4种酶的关系。方法 对105例乙型病毒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及ALT、AST、GGT、LDH检测,观察乙肝病毒标志物不同阳性结果对肝脏4种酶的影响。结果 (1)Ⅰ组4种酶异常率明显大于Ⅱ组。(2)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血清ALT异常者明显大于单一HBsAg阳性者。结论 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不同阳性结果对肝脏4种酶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乙肝病毒标志物; 肝脏酶;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为了探讨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与肝脏有关酶的变化关系,笔者随机抽样105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了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并同时检测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Y-谷氨酰转肽酶(GGT)及乳酸脱氢酶(LDH)。对其结果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2010年10月~2010年1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5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44例,年龄6月~81岁。

1.2 试剂 乙肝标志物试剂由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提供。ALT、AST、GGT、LDH试剂由希森美康公司提供。

1.3 仪器 酶标仪:由芬兰生产的酶标仪MK3;洗板机:由芬兰生产的MK2;希森美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4 方法 5种HBVM检测方法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按试剂盒说明书判断方式判断检测结果。ALT、AST、GGT、LDH均采用希森美康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本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105例标本同时检出79例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23例患者单一HBsAg阳性,2种抗原均阴性而抗HBe、抗HBs中单一阳性或两种同时阳性者共26例。105例酶超过正常值者AST为43例,ALT者28例,GGT 12例,LDH 40例百分率分别为41.0%、26.7%、11.4%、38.1%。

2.2 将HBVM中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79例的作为Ⅰ组,将2种抗原均为阴性的作为Ⅱ组共26例与4种酶相联系比较,结果显示Ⅰ组4种酶异常率为12.7%~45.6%,而Ⅱ组的4种酶异常率明显减少,两组间的AST、GGT、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ALT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Ⅰ组和Ⅱ组的4种酶异常例数比较 n(%)

2.3 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79例,单一HBsAg阳性的为23例,两种不同抗原模式的ALT的结果异常例数及ALT的平均水平见表2。结果表明HBsAg、HBeAg二种抗原均为阳性的ALT异常率为55.7%,ALT平均水平达86 U/L,是正常参考值的2.3倍。而单项HBsAg阳性的23例,ALT异常仅4例,平均水平达37 U/L,在正常范围内。

表2 HBVM二种抗原模式与ALT水平的比较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含有多种酶。本文所检测的ALT、AST、GGT、LDH是肝脏代表性的酶谱,其中以ALT最具有特异性,尤其是在病毒性肝炎或乙肝病毒感染后,可导致ALT等的变化,临床根据酶活力的变化,可以大致评估肝脏病变的程度。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Ⅰ组虽然只有34.2%ALT升高,与Ⅱ组的3.8%升高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Ⅱ组中4种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及一定的异常率,但与Ⅰ组相比两组间的AST、GGT、LDH没有差异。表明ALT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及肝细胞损害是较为灵敏和有价值的。Ⅱ组中只有1例ALT升高,提示抗HBS是HBV的中和抗体,表示体内HBV被消除并能保护机体抵抗HBV的再次感染。所以ALT多在正常范围。

表2结果显示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血清ALT异常者55.7%,并且酶活力升高也明显,是正常值的3倍,可以推测HBeAg、抗HBc阳性者大多有HBV-DNA的复制,也说明ALT水平的高低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及肝细胞炎症活动程度有关。

当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时,其ALT水平高,表明这部分肝炎活动期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紊乱,而导致肝细胞损害严重,出现ALT等多种酶的升高。

综上所述,HBVM的不同阳性结果及不同模式,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紊乱,从而引起肝细胞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导致ALT、AST等酶的升高,因此,HBVM的不同模式阳性者结合多种酶水平观察,可为乙肝诊治及预后的判断提供准确的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406-418,618-620.

(收稿日期:2011-04-08)

上一篇: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上肢... 下一篇: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和MRI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