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作曲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2-08-01 06:49:05

学习作曲的注意事项

摘 要:作曲理论是音乐学科中较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日常生活当中,这门学科也离大家并不遥远,像日常所唱的流行歌曲,耳熟能详的一些经典音乐,都是作曲家通过专业的作曲技法写奏而成的,因此,这门学科对丰富生活、提升国民的音乐欣赏能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无论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在学习这门学科之时都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针对这些问题为大家进行一个简单的概述,使大家在学习这门学科之时能够寻找到一些捷径,少走一些弯路。

关键词:作曲;乐感;注意事项;日常学习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乐记・乐本》中记载的这句话道出了音乐的真谛,音乐是由声音生成的,而生成声音就需要用到作曲技法了。中华文明的文化源远流长,而音乐文化也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些广为流传的曲目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的文化,也为中国的音乐创作开了先河,因此,作曲这门技法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的,那么面对这门复杂的科目,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呢?学习之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就来具体叙述一下。

一、注意培养乐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出了当背熟唐诗很多首之后,即使不会写作也能够吟诵,这句话放在作曲当中同样适用,而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乐感的培养,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理解,就是当你听过很多曲子后,再想写一些曲目时你会感觉很简单,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并且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提取一些作曲用到的音乐素材之时,你能够快速地从大脑中过滤,并且寻找出这样一种素材来写,这是一种非常可取的写作捷径,因此,我们在学习作曲之前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这样,无论是他们在学习作曲技法还是运用作曲知识写曲子时都能够有更多的选择性,就好像英语中的语感,有些单词不需要背,可以通过语感拼写出来一样。当学生有了丰富的乐感,对许多名曲都有所熟悉之后,再写起曲子来一定会别有一番景象,这样不仅有助于高质量曲子的形成,对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也起到了鼓励的作用。

二、注重练习,循序渐进

其实,作曲的学习在音乐学习当中是较难的一门学科,学生学习作曲必须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倘若是对音乐知识一窍不通,马上就进入作曲的学习,那么学生在学习当中一定会有很大的挫败感,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我们知道,当学生在学习一门新的科目之时,如果一开始学习就对他自身打击特别大,那么他对这门学科一定是排斥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恶感,如果对一门学科产生厌恶感,你再让学生去学习,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在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之时应该循序渐进,不能一上来就布置大量的任务,让学生喘不过气来,并且在学习过程当中应该注重练习,讲明一个知识点之后就进行练习,让学生反复实践,有不懂的知识应马上弄明白,不能让不懂的知识越积越多,这样不利于以后的学习,知识的讲述循序渐进,学生的学习任务就会简单一些。如果学生每个内容都能够学习明白,课后的练习任务也都能够很好地完成,那么学生就不会出现厌学的心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就会顺利得多,因此,老师在教习作曲时应该注重练习,要懂得循序渐进。

三、时常参加比赛

作曲是一个非常熬人的专业,我们知道有很多作曲人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作曲的事业当中,但收效与付出往往是不成正比的,这一点非常令人头疼,甚至有许多人因此而放弃了这个专业。但知识的学习是无穷无尽的,往往学生中途放弃了,就损失了人生一次最重要的机会,我想,让学生多参加比赛就可以有效缓解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家可以想象,对一门专业失去兴趣的原因除了自己的内因之外,最大的一个外因就是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倘若在学生写出一些作品之后,拿出作品去参加一些国内外的比赛,那么无论结果如何,对学生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历练。我们可以想象,当学生自己的作品在舞台上演奏之时,学生的内心一定是无比骄傲的,这无形中就加大了作曲在学生心理中的分量,倘若学生还能在比赛当中获得一些奖项,那么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强,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就会更加浓烈,退而求其次,即使没有得到奖项,学生参加比赛可以见到其他新颖的作品,这对眼界的开阔也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教学生作曲之时应该经常让他们拿出写好的作品去参加比赛,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作曲专业的学习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往往学习这门学科的学生都得有非常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否则是无法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的,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一个扎实的音乐功底,还要求学生自身的听音能力、钢琴能力等硬件水平突出,而且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方方面面的一些事项,这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种挑战,不过,我想只要教学者注重以上提到的几点,学生对作曲这门课程的学习就一定会越来越有兴趣,并能在今后使这门学科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王震业.关于作曲专业教学的一些设想[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

上一篇:中日儿童教育观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