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防洪工程与经济

时间:2022-08-01 04:04:16

浅析防洪工程与经济

摘要:在防洪工程建设中有许多经济问题,如防洪规划和建设中的防洪措施方案经济比较、对防护对象的洪水防御标准和工程安全标准的经济比较、已建工程的经济效果核算,已建工程任务转移的经济分析,综合利用工程的防洪任务分配及投资分摊等各种经济分析计算问题。本文应用大量详实的数据,和客观推理,重点就是对以上这类问题从全社会角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不同防洪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和计算,给出经济上最优方案或经济上的有利范围,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字:防洪工程经济分析 洪灾损失防洪效益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防洪工程与经济分析的任务和特点

防洪工程经济分析任务就是对以上这类问题从全社会角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不同防洪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和计算,给出经济上最优方案或经济上的有利范围,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防洪工程经济分析反映在效益上的几个主要特点是:

1)防洪措施以减免洪灾损失为其防洪效益。它主要不是直接的创造财富,而是除害,因此减免洪灾机遇,洪灾损失和安定民生就是防洪的直接的效益。有的防洪措施还具有一些附带的间接效益。例如,由于减轻了洪水灾害为某些土地改种经济价值高的作物或改作工业用地,以及为某些河滩地、湖滩、洼地的利用(以不妨碍行洪为原则)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土地的使用价值。

2)防洪效益有经济的和非经济的两类。两者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需从全社会的角度考虑。经济的效益是指能用货币计量的效益,又可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非经济损失是指难于或不便于用货币计量的损失。如生命伤亡及未亡人精神上的痛苦,洪淹区居民对外联系中断而造成的危患困境,水源污染或害虫繁殖对公共健康的损害,各种不安定因素对党政机关正常工作和学校教学的影响,以及由于主要运输线路中断对国防的不利影响和特大洪水打乱整个国民经济部署的影响等。

3)由于洪水的随机性导致洪灾损失(或防洪效益)的随机性。河流一般年份可以无灾或灾害很小,而一旦出现大洪水,损失就很大。至于大洪水何时发生,现在还不能作出确切的长期预报。因此,防洪措施的效益只有遇到大洪水时才能体现出来。另外,大洪水如发生在防洪工程投入的初期或后期,对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如辽河1985年出现2000m3/s的洪水,受灾损失13.9亿元,当年采取工程措施投资6000万元,正好在1986年又出现了2680m3/s的洪水,受灾损失只有4亿元,比1985年减少损失10亿元,效益很大。

4)洪灾损失价值量时间变化。受灾区内农、工、商业和其它各种企业的动产和不动产,不论是个人的、集体的和国家的均在逐年递增,其数量和质量都是不断变化的。同一频率洪水,发生在不同的年份其损失是不一样的。为了体现这种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在利用调查的历史洪灾损失资料时,要考虑从调查年代至计算时淹没区内社会经济条件所发生的变化,对当年调查的洪灾损失的价值量进行有根据的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5)防洪效益的不确定性。防洪工程对安定社会和人民生活方面的效益计算中不确定因素很多,有时是无法计量的。这种因素有时还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在经济效益中不能体现。因此,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允许采用比其它建设项目较低的折现率,或效益费用比。

洪灾损失与防洪效益的计算方法

2.1洪灾损失的内容及其调查方法

洪灾损失内容一般是指能用实物或货币计量的损失,主要有以下几项:

1)农产品损失:指因洪水泛滥成灾而造成的农产品(包括桔杆等副产品)的减产损失。其损失的程度与洪灾发生的季节、洪水淹没深度、历时和农作物种类等因素有关。减产值应扣除因受灾而少开支的生产费。如灾后能补种者,其减产值和生产费用应按补种或改种的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如洪灾系洪涝遭遇所致,洪灾减产值应从总产值中扣除涝灾损失值。

2)林业损失:对成材树,一般不影响其价值。在水深、长历时淹没情况下,树林会有死亡,因此,林业损失主要是淹死幼林的价值或影响经济林的价值。

3)已建工程设施的损失:农村主要指农田水利、桥涵公路、农村电网、通讯线路等,城市则包括各类市政设施,其损失值一般可用国家拨付的工程修复专款来估算。

4)城乡居民家庭财产的损失:包括房屋、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家俱、衣物、粮草、柴、畜禽等。房屋的损失程度与受灾区的房屋结构、耐水能力有关,耐水房屋的倒坍率很低。

5)企事业财产损失:包括厂房、住宅、办公楼、福利设施等不动产以及家俱、商店百货、交通工具、可移动设备等动产损失。根据洪水位、水深、淹没历时以及设备的更新程度、原有质量、转移条件、洪水后复建性质等因素,确定其损失的数量及其相应的损失率。该项损失不能笼统地全部按原价或新建价折算成洪灾损失。

6)企业受淹停产损失:包括停工期间的职工工资、奖金、管理费、维修费、利润、税金等。不包括原材料、动力、燃料消耗等。这项损失不能简单地按减产产值或营业额计算。

7)交通运输中断的损失: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运、电讯等设施受水毁中断,客货运输被迫停止所造成的损失,其内容包括:

(1)铁路中断修复费。可按毁坏长度和单位长度所需的修复费计算。

(2)中断期间客运费损失。可根据中断天数、客货运量、加权运距、运价率和成本计算。

8)其它损失:包括防汛、救护、转移安置受灾者的费用,以及水灾后生产救灾、堤防决口修复等费用。间接损失一般可按直接损失的一个百分数来估算。这个百分数对农、工、商、公共福利和住宅区等都不相同,可有10%~50%的差别,需要作地区调查,积累统计并经各方协商,或由主管经济部门确定。

2.2防洪效益的计算方法

防洪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防洪工程修建后与修建前对比所减免的国民经济损失。通常根据受淹地区典型调查资料确定淹没损失指标。一般用每亩综合损失值表示。影响这个综合损失值的主要因素是,洪水的大小,洪水发生的时间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程度。这要经详细调查才能分析确定,并要注意调查资料与计算年份之间各项损失的时间增值。常用频率曲线法和实际年系列法计算。

防洪工程的经济分析

防洪方案经济分析的类型

1)单一防洪措施的经济分析:是在采用某项防洪措施情况后与现状相比进行防洪经济效果分析;

2)多种防洪措施多方案的经济比较:是指采用某一种防洪措施的不同规模方案,或采用几种防洪措施的各种方案进行防洪经济效果分析;

3)某一防洪标准下综合防洪措施最优组合方案的经济分析:在一定的防洪标准下,通常有不同的工程规模与多种的滞洪、蓄洪、泄洪方案,而这些河道方案又与河道泄量、分洪量和调节库容有关,这就是要对洪水量、河道泄量、水库调节,与方案组合费用间之关系进行经济分析比较,从中选出费用最经济的组合措施;

4)防洪标准的经济分析:就防洪标准进行经济上最优防洪标准的分析。

防洪工程经济分析的一般方法步骤

1)根据防洪保护区的经济价值和自然条件,拟定各种防洪方案并确定相应的工程指标。

2)计算各种防洪方案的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如系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则进行投资费用分摊。

3)调查并计算各防洪方案的经济效益。

4)计算分析各防洪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和其他辅助指标。

5)对各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方案或经济有利的范围。

上一篇:电子政务项目绩效管理研究 下一篇:福厦高速公路路体原生植物群落调查与边坡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