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知书达理”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8-01 03:53:57

浅谈开展“知书达理”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

摘要: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高校中开展“知书达理”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采取积极对策,组织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品德,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Abstract: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re builders of our future and successors of our country. So, carrying out the "educated and reasonable"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good growth of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s should adopt positive solutions, such as organiz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campus activities and social practice, to cultivate the college students' good social and moral character, 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关键词: “知书达理”教育;综合素质;对策

Key words: "educated and reasonable" education;comprehensive quality;solution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83-02

0 引言

“知书达理” 出自: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理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其中,“知、达”意为“懂得”、“书”代指“文化”、“理”代指“事理、礼节”。“知书达理”用来形容一个人有知识、明事理、懂礼节。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一直秉承着知书达理的精神理念。

大学是知识文化的殿堂,身处其中的大学生更应该明理修身,成为知书达理的典范。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多读书、读好书,更要注重自身修养,以礼待人。因此在大学中开展“知书达理”教育十分必要,通过“知书达理”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弘扬传统美德,加强人文修养,对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1 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在日常交际中更容易游刃有余,在事业上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由于家庭教育的忽视、素质教育的缺失等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1 仪表不规范、仪态不文明 仪表形象可以直观的体现一个人的教养和品味,也可以客观的反映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大学生应该衣着整洁干净、发型简单整齐、不袒胸露怀、不光膀露背,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然而现今的高校里,种种仪表不规范的现象还是随处可见。例如:学生随意穿着拖鞋进入教学区;背心、超短裙等出现在教学场所;女生浓妆艳抹、男生发型夸张等等,这些现象都与学生的身份极为不符,是大学生生活态度懒散、精神面貌消极的客观表现。

仪态文明主要体现在仪态端庄大方、待人尊敬有礼。在日常交往中,大学生应该举止合理、行为雅观。对待同学,要热情大方、谦恭礼让;对待师长,主动问候、起立迎送;在公共场合,不高谈论阔、不随意打闹。然而,在高校里,大学生出口成脏,上课迟到、睡觉、打闹,行为无礼粗鲁等现象依然不可小觑。

1.2 言行举止无礼、缺乏尊重 日常交际素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尊重、敬意、亲善和友好的行为准则与交往规范,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在高校中,大学生言行举止无礼、缺乏尊重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人以自我为中心、出口成脏、不懂得尊重他人。交谈时语气不检点,出现急躁、嘲讽、轻慢等容易带有攻击性的信号。

1.3 诚信感缺失、自律性薄弱 诚实守信、严于律己作为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规范之一,也是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基本体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履约承诺、言行统一;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自尊自爱、自省自律。但在多数高校中,学生为了应付考试,种种作弊技巧层出不穷。学术论文不严谨、不规范、论文剽窃现象也时有发生。在与同学交往中,不信守自己承诺、不遵守约定时间,对给他人带来的麻烦视而不见。在日常生活中,自律意识薄弱,在厕所里、学校里、甚至办公室的墙上涂抹各种话语和广告,更有甚者,在学校公共书籍上肆意绘画,随意涂抹,任意撕毁。

2 开展“知书达理”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必要性

2.1 “知书达理”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个人的文化素养包含很多方面,比如知识、道德、待人处事的言行举止等等。而致力于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知书达理”教育涵盖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精华,通过讲授基本的礼仪知识、增加人文知识课程使大学生认识到服装、外表、言行和举止能够明确的体现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程度以及精神面貌,对学生思想境界、意识形态的构造非常重要。“知书达理”教育指导学生将外在形象和内在修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促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2.2 “知书达理”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大学生而言,如何在人际交往的碰撞、摩擦中求同存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自身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正如吉米·道南所著的《成功的策略》一书中提到,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知书达理”教育通过规范学生自身的行为举止、强化学生自身诚信度和责任意识,能够帮助学生从人际交往中获得信任和友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3 “知书达理”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竞争力 对大学生进行“知书达理”教育,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课本上的知识拓展,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对外部社会有更好的了解,学会更好的沟通方式,提高自身综合实力;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提高社会竞争力。

3 开展“知书达理”教育、培养大学生成才的主要对策

3.1 “知书达理”教育应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高校应把课堂教学作为“知书达理”教育的重要载体,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也要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育之外,还必须开设人文素养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知识培训,通过开展社会礼仪教育和教学,规范大学生的言谈举止,以帮助他们知理、懂礼,在日常交往中展现良好的精神面貌。

3.2 “知书达理”教育应以校园活动为补充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知书达理”的教育中,一方面要把教育融入学生的文化活动之中,通过开展讲座、演讲、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文化、明事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另一方面,学校也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活动,将课堂所学融入社会实践之中,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在与人交往、为人处事中真正学会明事理、懂礼仪。

3.3 “知书达理”教育要树立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 通过树立先进人物为榜样,可以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学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积极的校园氛围。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在于他们所树立的人格导向可以有效的激励大学生完善内在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4 结语

“知书达理”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体现。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反映出了高校的“知书达理”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缺失。高校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知书达理”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切实有效的工作方针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自身修养、有效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姜嘉.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李娜.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3]林丽楠.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吕拥军.礼仪教育对大学生的意义[J].文化与教育,2012.

[5]任熙玲.当代大学生利益现状与对策分析[J].教育探索,2012.

上一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昆茶协:别开生面 为茶拓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