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的会计思考

时间:2022-08-01 02:40:03

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的会计思考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欧美国家对华反倾销案中的会计问题,指出“非市场经济问题”并非我国遭受欧美国家反倾销的根本原因,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过程中会计举证以及以往会计举证不利的原因说明会计作用的关键与重要,同时指出我国本身存在的会计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做到从会计方面应对反倾销案。

【关键词】反倾销 会计举证 会计对策

一、反倾销综述

关于倾销的概念,很久以来许多的专家学者做出了不同的定义。关贸总协定(GATT)的第六条1款对倾销所下的定义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定义。即: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内,如因此对某一缔约国领土内已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对某一国内产业的新产业造成实质性阻碍。则构成倾销。反倾销是 WTO允许的对抗不公平贸易竞争的手段。针对倾销商品征收反倾销税,限制其进入本国市场,进口国可以达到保护本国工业免受进口产品冲击,实现对本国贸易保护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遭遇了新一轮反倾销浪潮,从以前对五金、家电、小商品的反倾销到最近的皮鞋反倾销,欧美已成为世界上对华反倾销最多的地区。中国之所以受反倾销根源在于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是否是市场经济,是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确定倾销幅度时一个关键点。反倾销案发起国的调查当局如果认定被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市场经济”国家,那么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就必须根据该产品在生产国的实际成本和价格来计算其正常价格;如果认定调查商品的出口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将引用与出口国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替代国)的成本等数据,计算所谓正常价值并进而确定倾销幅度,施以对应的增税措施。

从之前对中国彩电反倾销调查使用新加坡作为替代国和对欧盟的皮鞋反倾销采用巴西作为替代国来看,由于中国生产彩电和皮鞋的成本远低于这两个国家。使用不正确的替代国价格,往往使计算出来的中国商品价格低于正常价值,导致中国最后被裁定倾销成立。

二、欧美国家反倾销调查的会计分析

从欧美国家反倾销应诉要求看,我国涉诉企业必须要提供相应的会计举证,以证明自己符合市场经济标准。一旦企业被诉倾销,则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非常具体的问卷调查,回收的调查问卷将作为反倾销当局审理案件的最基本依据。问卷调查的内容多是通过会计系统提供的。比如,生产成本的构成与计算方法,期间费用的摊销等,这些信息的计算口径往往与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口径存在差异。

应诉反倾销的关键是填答调查问卷。从已有的欧美国家反倾销案例来看,有相当企业是在应诉过程中没能填好调查问卷,提供满足反倾销调查有用的会计信息,导致欧美国家使用反倾销程序中“最佳可获得资料”(BIA)规则,即调查方认为没有获得必要信息,中方资料不可采信,中方最后败诉。因此,分析欧美国家反倾销调查问卷的相关会计内容,按要求调整出口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及方法,为反倾销调查提供所需的证据,可以避免或减少反倾销诉讼导致的损失。

1、问卷内容

中国企业在欧美国家接受反倾销调查时,需要填写调查问卷涉及会计方面的主要有两个部分:首先,问卷在诉讼国家的销售部分、国内销售部分与国内生产部分有一个可供计算真实出口价格和正常价格的详细会计清单。其次,在问卷中要求填写者确认他们的会计数据是怎样和用什么方法得到的,提出的都是技术性很强的会计问题。

2、调查问卷的会计分析

(1)项目多,问题范围广,完成时间短。在一份反倾销调查问卷中有上百项会计项目,内容涉及采购、生产、销售、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2)项目填写要求详细、准确。被调查者如果没有按照问卷的要求回答,或提供的资料、数据不准确、不真实,都将被该当局判定为不可靠资料而不予采用。

(3)某些项目与中国会计核算口径存在一定差异。我国企业目前在计量生产成本时,采用的是制造成本法,不考虑期间费用的分摊;而国际反倾销法中所认可的产品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销售、管理和一般费用”两部分,造成了我国企业产品成本与国际反倾销法所认可的产品成本不一致,从而影响最终正常价值(NV)的计算。

(4)本国生产成本的推算方法偏颇,调查问卷最后正常价值判断上,简单地采用相似国家的生产成本作为确定正常价值(NV)的基础,用替代国价格作为评估中国公司出口产品的正常价值的基础,替代国价格选用不当,很有可能倾销被裁成立。

三、我国遭受反倾销的会计原因分析

1、没有形成完善而良好的会计环境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虽然速度很快,但具体到企业和行业,确实有很多发展不完善之处。企业之间交易不规范,且关联交易过多,市场上没有形成公平、充分的竞争机制。在国家监督方面,如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由于利益导向和执法人员的素质存在问题,监督具有很强的随意性,造成人为因素过大。

在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方面,内审机构更是形同虚设。因为该机构和人员均隶属于企业,与企业经济利益一致,因而很难起到内部监督的作用。没有形成严格的监控机制,自然无法创造完善的约束环境。

在法律环境方面,《会计法》是我国第一部对企业内部会计进行要求的法律,此外还有20世纪90年代政府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文件。但由于监管本身存在力度缺乏的问题,那么法律环境便相应弱化了。

2、中介组织没有发挥其强大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只实行间接管理,所以在政府与企业间的协调约束机制,即中介组织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我国这类中介机构普遍存在组织不健全、定位不准确、功能残缺等问题。外贸行业协会、出口商会等中介组织建设严重滞后,政府色彩浓厚,对市场和厂商行为的约束协调功能极其微弱。大多数出口产品没有最低限价,有的产品即使有最低限价,也未严格监督执行。

反倾销调查的应诉方面的相关会计方法,也没有预先提供出口对象国该类产品的会计成本和核算方法/信息和服务的不到位,使该企业在遭受反倾销调查时,措手不及,出现不应诉或应诉不力的现象。

此外,还有一些中介组织规模太小,经验范围狭窄,服务质量低。如我国注册会计师往往对国际会计准则缺乏了解,导致在应诉中,我国企业提交的审计报告不被美国商务部所接受。

3、企业会计核算不完善,为应诉带来了极大困难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由于我国很多企业会计档案保管制度不健全,既没有会计档案管理机构,又没有指派专人管理,在企业遇到反倾销诉讼时,不能及时提供反倾销调查所需要的会计及相关方面的信息资料,特别是产品成本从原材料购进到出口销售一系列资料不完整。

(2)会计实务不规范。会计制度的执行中有一定的随意性,存在着人为操纵成本费用或随意变更本计算方法和费用分配方法的情况,一些企业本身的财会资料存在问题,企业内部设“多套账”,账簿资料既不“唯一”也不“清楚”,经不起反倾销调查对会计的审计。

(3)内部控制薄弱。对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出现的不完整甚至虚假的业务记录和会计信息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存在失真。

(4)缺乏通晓反倾销会计实务的会计人才。了解国际反倾销法律、国际会计准则知识且具备外语水平的人才较少。

四、应对欧美国家反倾销会计对策

第一,政府应建立良好的会计环境,加强国家财政、审计、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监督,提高我国执法队伍的素质,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执法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要求其按法定程序进行执法。

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准则靠拢。在会计标准上逐渐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减少国际会计惯例的差异和不相适应的地方,从而在接受反倾销核查时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将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企业参与反倾销的应诉工作,从而在接受反倾销核查时获得良好评价,容易在理解的同时达成共识。因此需要加快我国会计制度的建设以及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

此外,我国政府要擅用世贸组织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对在反倾销案中对我国企业裁决的不公正与不合理诉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如韩国、日本在遭受美国反倾销时就曾多次使用此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体现中国政府的坚定的立场,也减少将来反倾销案的频发与其间的不合理裁决。

第二,中介机构应提高服务质量,与国际接轨全国性或区域性的行业协会应该提高协会从业人员的素质,使协会在贸易、会计、法律各方面均拥有高质量的专业人才。可建立专门的信息情报部门,负责为行业内企业提供各种有关本行业产品生产、销售和外部环境方面的市场信息。对于信息的搜集,可通过国外同行业的行业年报,相关政府服务性网站,行业专家顾问的咨询报告、贸易金融报道、公司公开财务报告获取。

会计师事务所应针对自身的问题,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更新其知识结构,培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惯例、有较高英语水平、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的人才。注册会计师必须熟悉国际会计准则,并能够以国际会计准则为标准对企业的会计账簿进行审计,才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以助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胜诉。

第三,提高会计实务水平和规范程度。企业必须严格遵照我国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制度的要求设计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努力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会计核算体系,从完善会计基础工作入手,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建档保管全套完整会计账表。

第四,完善内部控制,利用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加强会计监督。内部控制是加强会计实务,是有效反倾销的制度保证,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审计会计报表,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规范。

第五,大力培养反倾销会计人才,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由于反倾销申诉、调查、应诉、规避等工作有其特殊性,涉及会计专业性强、技术性高,所以对从事该项业务的人员也有特殊的要求。需要大力培养熟悉国际反倾销法律、掌握国际贸易知识、精通国际会计准则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郑志山:反倾销会计研究[J].理论研究,2007(8).

[2] 严涌:欧盟对华反倾销的会计思考[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

[3] 罗琪:美国对华反倾销会计问题的辨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 吴迎康:谈谈应诉反倾销的会计举证[J].对外经贸财会,2006(3).

[5] 徐雪霞:论我国出口企业反倾销会计信息的质量[J].商场现代化,2006(2).

上一篇:浅析蓝领公寓管理模式 下一篇:管理层收购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