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三一”模式,提高课堂产出

时间:2022-08-01 01:09:05

贯彻“三一”模式,提高课堂产出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高考理念告诉我们,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应与时俱进。要更好地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环境,更好地让学生上完每一堂历史课后都知道学了什么,自己掌握的效果怎样(课堂产出怎样),所以必须依据江苏省统一的“课程标准”,灵活地用好教材(人民版或人教版),认真地上好每一堂历史课。

经过多年教学总结及思考,“高考”始终离不开“考”,如果每节历史课都坚持做到给学生一定时间的“练”、“评”,这既能保证全员参与,又能确保高效。所以应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全力推行“三一”模式,“三一”模式就是30分钟讲、背,15分钟练习和评讲,具体做法如下:

一、讲

在这一模式中非常关键。要做到“精讲”,一是要讲重点、难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一般以3―4个大问题为主。如对《梭伦改革》第1课的掌握就抓住: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2.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又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3课《农奴制改革和俄国的近代化》就抓住:1.了解1861年废除农奴制后,俄国在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和军事等方面的变革情况。2.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探讨1861年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二是要讲清学生易错的概念,如“冷战”和“冷战的表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的职能有何不同。又如香港问题,可以抓住六个“点”:1.1842年《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2.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区;3.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4.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香港(日本战败后仍归英);5.80年代《联合声明》的签署;6.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再如历史试题“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城”。许多考生因弄不清闭关政策的内涵而选错。

二、背

历史有“贝(背)多芬(分)”之说,我认为很有道理。背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老师讲的重点东西都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即时背诵,老师当场抽背;背的第二层意思是基础知识,老师根据《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向学生明确指出哪些内容现在开始背,背完后抽查,如《启蒙运动》在《考试说明》中是这样要求的:“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的社会影响。”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先背诵“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观点”;背的第三层意思是背诵练习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如这样一道题: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近代化的任务就提上了中国的日程,晚清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阶段。19世纪晚期,晚清政府为适应近代化的趋势,支持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起的变法活动。请回答:1.从1895年《马关条约》签定时到1898年光绪帝下诏变法之前,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做了哪些工作使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2.为什么说“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我就要求学生先背诵康有为、梁启超的主要活动及在政治、思想上的影响。

三、练

即练什么,怎么练。首先要课前准备试题:第一试题要精。最好是一些各地模拟试卷的题目,它们基本都是经过精编的题目,质量比较高。如你讲完《商鞅变法》就借用“苏州市五市三区2009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24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第二要与上课讲的内容相符。第三时间要控制在十分钟左右。

其次在练习时提示学生把书合上,避免边看书边做题的坏习惯。只有做完后学生才能翻开书,进行自纠。而且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要走下讲台来回走动,这样一是监督不自觉的学生,“逼”其做;二是了解学生做的情况,为评讲打下基础。

四、评讲

试卷的讲评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考试的延伸(“加油站”),是再次调整、强化认知结构的过程。评讲的方法是:第一步,学生基本做完(90%)题目后,分别请学生上黑板演示答案,选择题一般请不同层次的3个学生,主观题每人1问,这样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节省时间。被抽的学生不固定,让每位同学都有“危机感”。第二步,对学生的答案要批改(红粉笔打勾或叉)。第三步,对于选择题,要让出错的学生说出答题的理由,教师对他的说法进行分析,因为这个学生的错代表一类人,个性化的评讲才有效。对于主观题,要从问题出在哪儿进行评讲,纠正的方法要让学生记下并掌握,甚至要检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防止进入“错―纠错―再错”的怪圈。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堂的“三一”模式成功地实现了教师、学生、考试、评讲之间的相互作用,信息交流、活动交往的互动和互联,构建起高中历史课堂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高中历史课堂的效率。

上一篇:物理教学中的变式训练设计 下一篇:体验成功,激发兴趣,走出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