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时间:2022-08-01 07:53:20

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

从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9月15日算起,已有一年半时间了。虽然经过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积极应对,世界经济步入了复苏进程;虽然通过实施一揽子计划,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但是,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消除危机的影响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并在后危机时期占据世界经济科技的制高点,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为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人类社会步入近代以来,已经发生了三次技术革命:一次是18世纪中叶以蒸汽机为标志的技术革命,它开启了工业文明时代;第二次是19世纪末以电力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电子技术特别是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了电子时代。遗憾的是,在这三次足以使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技术革命中,由于历史条件、社会制度、体制机制、技术基础等多方面原因,中国没能抓住机遇,或者说是没有很好地抓住机遇,与新技术革命擦肩而过。这种“后遗症”一直延续到现在,使我们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滞后于发达国家。目前,世界科技进步正处在革命性变革的前沿,这是被理论与实践证明的一个趋势。为避免再次与新技术革命擦肩而过、错失良机,就需要我们在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沿着新科技革命发展的轨迹,有重点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迎接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做好产业准备,奠定产业基础。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摆脱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关于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很多经济学家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从不同的侧面作过论述,不乏真知灼见。这里,我只想通过分析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禀赋较差的国家所面对的“后发劣势”,以此阐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据有关资料,可以粗略地把我国目前所面对的“后发劣势”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制造业的强盛与国际市场容量的矛盾。当我国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国内制造业可以与发达国家竞争时,国际市场扩大的趋势在减弱。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特别是美欧日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婴儿潮”出生的大量人口已经走过45―50岁的消费黄金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消费者又突然改变以往的消费习惯,中国制造的主要市场面临着萎缩的威胁。

二是国内消费需求扩大与资源环境制约的矛盾。当我国国内消费需求逐步启动,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发挥重要作用时,世界能源资源价格变得十分昂贵,同时,又由于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制约了消费规模扩大的空间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

三是对外贸易发展与保护主义强化的矛盾。当我国正坚决主动地参与全球化、融入世界经济时,各种形式的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不断强化,不仅限制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也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这些挑战,都是当初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所不曾有过的。在资源价格低廉、国际市场空间广阔且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快工业化、现代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大国,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后发劣势”的种种制约,推动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国内外的实践告诉我们,一方面,主导产业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技术、工艺和需求等因素的制约,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又是不同的,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一个国家要保持长时期的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有新兴产业作为战略储备,并逐步培育成为引领发展的新增长点。这一点,对我们国家当前来说,显得尤为迫切。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汽车、房地产两大产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通过其产业链条的延伸,带动和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为我们迅速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影响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后恰逢我国经济处在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期,居民消费结构处在进一步升级的阶段,汽车、房地产两大产业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我们相信,在今后一个时期,这两大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兴衰历程,就需要发展带动未来经济较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下一个经济增长周期的新的增长点或未来更长一个时期的增长点,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在后危机时期占据世界经济科技制高点。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产业实力的比拼。目前,一些国家包括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都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先后制定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可以说,围绕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已经拉开帷幕,谁抢得先机,谁就能拥有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未来发展如此重要,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选对了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选错了将会贻误战机。那么,我们应把哪些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呢?从全国层面来看,要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如何正确地选择符合本地区、本行业特点和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认为,至少要把握三个要点。

第一,要紧跟新科技革命轨迹。专家预测,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将会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那么我们选择需要着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要沿着即将到来的新科技革命的轨迹,选择那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能源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领域,进行重点培育和拓展。

第二,要符合本地实际情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地区间的差异非常大,各地要在把握未来国际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现有的经济基础、已有的产业结构特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那些在本地区最有基础、最具优势条件、能够率先突破的产业发展,防止出现一哄而起、浪费资源的现象。

第三,要考虑产业发展风险。一般来讲,现代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特征。比如,发展清洁煤、太阳能硅片等产业要考虑水资源状况;发展生物质能源要考虑可用耕地的状况和粮食安全;发展网络技术要考虑国家信息安全。类似这样的制约因素,在不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要充分了解不同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是风险,并趋利避害地做好应对风险的准备工作。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但是,在培育新兴产业的道路上还需要解决不少问题,突出的是体制制约和需求制约“两大”难题。为此,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一是加强规划引导。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抓紧研究提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相关中长期规划。二是完善支持政策。发挥“看得见”手的作用,研究制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综合性政策尤其是要解决好融资问题。三是培育市场需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序竞争的优胜劣汰作用,根据市场的需求建立产业进入和退出的有效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四是健全创新体系。努力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创新平台,推动骨干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用的结合,加快推动一批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特别是要组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联盟,联合攻关突破核心技术。五是重大专项带动。加快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的实施,增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带动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六是加强国际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引导外资投向新兴产业,设立研发中心;推动科技、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上一篇:坚持以人为本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 下一篇:国务院常务会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部署下阶段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