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莫司汀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01 07:42:33

尼莫司汀联合放疗治疗脑转移瘤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联合尼莫司汀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恶性肿瘤脑转移的疗效。方法 将75例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37例)和同步放化组(38例)。单纯放疗组:全脑照射( WBRT) 为 DT 2Gy /次5 次/w,总剂量50~60Gy。同步放化组:全脑放疗开始的第1d同时静脉滴注尼莫司汀2mg /kg, d1,每4~6 w重复,共使用2~6个疗程。联合同期放疗,结果单纯放疗组与同步放化组有效率分别为48.6%,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脑转移瘤;尼莫司汀;化学治疗;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是指颅外恶性肿瘤累计脑实质、脑脊膜、脑神经和颅内血管的转移性肿瘤,最常见为脑实质转移。未经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 平均生存期仅为 1 个月[1]。本院于2007年1月~2012年1月采用放疗联合尼莫司汀治疗肿瘤脑转移,并与同期单纯接受放疗的患者进行比较,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均经S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晚期肿瘤脑转移癌患者75例,心、肝、肾脏器功能检查基本正常,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男40例,女35例,年龄30~75岁,中位年龄57岁。引起脑转移的原发实体肿瘤为:肺癌38例、乳腺癌18例、、消化道肿瘤10例,鼻咽癌3例,甲状腺癌、肾及其他肿瘤6例。转移情况:孤立性转移30例,多发性转移45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单纯放疗组37例,单纯接受放疗;同步放化组38例:接受尼莫司汀联合同期放疗。

1.2 方法放疗方案:在普通模拟机下定位设局部照射野,放疗方法:采用先给予全脑放疗,常规分割放疗40例,2Gy/次,5次/w,总剂量40Gy /3~5w;对转移灶局部缩野推量,放疗达总剂量50~60Gy /25~30F/5~6w。

单纯放疗组:单纯行放疗。同步放化组:在放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司汀,放疗开始第1d予尼莫司汀2mg/kg,用0.9%生理盐水250mL溶解进行静脉滴注。4w后重复使用,连续使用2~6疗程。用药前后进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1.3 评价指标

1.3.1 按RECIST疗效评价标准评价疗效:测量所有目标病灶的最长径,并计算所有目标病灶的最长径之和,与基线状态的最长径之和相比,评价标准为: 完全缓解(CR):所有病灶消失,且维持4w以上;部分缓解(PR):基线病灶最长径之和至少减少30%,且维持4w以上;病变进展(PD):基线病灶最长径之和较治疗前增加20%, 或者出现一个或多个新病灶。病变稳定(SD):介于部分缓解和疾病进展之间。

1.3.2神经症状缓解和KPS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头痛、呕吐、偏瘫、共济失调、意识模糊等症状好转,KPS评分提高10分以上为有效情况。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各评价一次。

1.3.3不良反应化疗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放疗反应按RTOG 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均分为 0~Ⅳ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 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单纯放疗组37例局部控制有效率( RR=PR+CR)为 48.6%(18/37),同步放疗组38例局部控制有效率73.7%(2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4,P<0.05)。疾病控制率( DCR=PR+CR+NC)单纯放疗组和同步化疗组分别56.8%,86.9%。见表1。

注:与单纯放疗组比较,*P

2.2 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同步放化组神经症状改善例数高于单纯放疗组,KPS评分提高10分以上情况:同步放化组为67.6%(25/37),单纯放疗组为81.6%(31/38)。

2.3中位生存期本组患者随访至2014年1月,单纯放疗组中位生存期( MST) 为 7.6个月,同步放化疗组 MST为10.5个月。

2.4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脑放疗剂量达10~20Gy时,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反应 , 考虑放疗引起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多为急性放疗反应Ⅰ~Ⅱ 度,予以脱水、激素对症治疗后缓解。白细胞下降同步放化组发生率为(12/38)31.6%,其中Ⅲ-Ⅳ度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10.5%(4/38),单纯放疗组为(5/37)13.5%,均为Ⅰ-Ⅱ度,比单纯放疗组重,经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口服升白药等可恢复。血红蛋白下降率及血小板下降率均为Ⅰ~Ⅱ 度,单放组为16%和8%,联合组分别为为25% 和 14% ,经治疗恢复正常。轻中度消化道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肝功能损害,单纯放疗组为0,同步放化组有2例患者出 现Ⅰ度转氨酶升高。未见肾功能损害及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放疗反应。

3 讨论

原发恶性实体肿瘤患者中,文献报道约20~40%可发生脑转移。颅内转移瘤多来源于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肾癌及其他肿瘤等[2]。多发脑转移瘤占50%以上。实体肿瘤多伴有全身其他部位如肺、肝、骨转移。本组中以肺癌和乳腺癌多见。对脑转移治疗目前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激素及靶向治疗等。

全脑放射治疗从70年代开始,成为多发脑转移的标准治疗模式,中位生存时间由单纯对症处理的1~2个月提高到4 ~6 个月[1]。尽管接受了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患者仍有较高的死亡率,仍有50%的患者死于颅内进展。Qin等研究表明, 脑部放疗后血脑屏障通透性明显增加,放疗不仅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可以明显开放血脑屏障,化疗药物能通过破坏的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提高化疗效果。尼莫司汀( ACNU) 是新型亚硝脲类抗脑瘤药物,可以穿透血脑屏障。主要抗癌机制是使细胞内DNA 烷化,引起 DNA低分子化,抑制 DNA 合成[3]。因其脂溶性高, 分子量小,可通过血脑屏障,脑组织中分布好。尼莫司汀可是肿瘤细胞集中在放疗敏感的M期和G2期,与放疗有协同作用。其用法简单比卡氮芥的耐受性和有效率更高。已有研究证实,尼莫司汀用于治疗脑转移瘤, 取得一定效果[4,5] 。

本研究采用尼莫司汀同步放疗治疗脑转移瘤,总有效率73.7%,疾病控制率86.8%,中位生存期为10.5个月,同步放化组优于单纯放疗组。在放疗期间同步尼莫司汀化疗,胃肠道反应发生率、白细胞下降发生率虽较高。结果提示放疗同步尼莫司汀化疗治疗脑转移瘤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近年报道[3]在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案中,有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靶向治疗,新型化疗药等,对脑转移瘤效果较好,但相对较贵, 以伽玛刀为例,每人每次约需费用为2万元左右。替莫唑胺是 DTIC 的新型衍生物,属于烷化剂类,是一种口服的细胞毒性药物[3],同步放疗也显示较好疗效,但2周期化疗需15000元左右,价格较贵。全脑普通放射治疗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平均费用大约5000元,总疗程 5~6w,尼莫司汀2周期化疗约需5000元。二者均在农合报销范围。结合患者经济条件、医院设备及患者意愿,可在基层医院使用。

参考文献:

[1]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1200-1203.

[2]Eichler AF, Loeffler JS. Multidiciplinary management of brain metastases [J].Oncologist,2007,12(7):884-898.

[3]房晓萌,姜达. 脑转移瘤的治疗[J] 现代肿瘤医学,2013,21(6):1399.

[4]钱皓瑜,冯可青,陈卓昌,等. 尼莫司汀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预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8):72.

[5]张晓飞, 李真钰.放疗联合尼莫司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观察[ 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9, 19( 2) : 37 -39.编辑/许言

上一篇: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15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超声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