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在鉴别宫内外早早孕的研究

时间:2022-08-01 06:06:15

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在鉴别宫内外早早孕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对鉴别宫内外早早孕的可行性。方法:对101例处于早早孕阶段的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最终妊娠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宫内早早孕组子宫内膜厚度常大于1.5cm;宫外早早孕组子宫内膜厚度常小于1.5cm。结论:采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并结合宫内附件区的声像特点,为宫内外早早孕鉴别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彩超;宫内早早孕;宫外早早孕;子宫内膜厚度

B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具有无创伤、方便易于显示的优点。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我院两年来经B超检测的101例处于早早孕阶段孕妇子宫内膜厚度情况,与最终妊娠结果对照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5~2007年在我院使用B超检测了101例处于早早孕阶段的孕妇子宫内膜厚度,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7岁,最终妊娠结果:宫内早早孕70例,宫外早早孕31例,并与32例育龄非孕妇女分泌期子宫内膜厚度进行对比研究。

1.2仪器装备:SA-8000EX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

1.3检查方法:患者先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观察子宫腔内有无胎囊,双附件区有无异常回声,盆腔有无游离液体,后纵切清晰显示宫内口至宫底内膜的形态、测量其最厚部分为子宫内膜厚度,将其检测结果与最终妊娠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早早孕阶段:平素月经规律,现月经延期1~2周,尿HCG检测为阳性、或弱阳性常规经腹超声扫查宫内外未见孕囊或见孕囊样回声,但囊内未见卵黄束或原始心管搏动,腹盆腔无积液。

2.结果

101例早早孕阶段子宫内膜检测与最终妊娠结果对照研究情况见表1

表1101例早早孕阶段子宫内膜检测与最终妊娠结果对照表

目前无论使用何种手段,仍有一部分孕妇处于既不能肯定为宫内早孕也不能排除宫外孕的阶段,这些孕妇多数孕周为4~6W,有学者称这段时期为“妊娠盲区”,本研究称其为早早孕阶段。对早早孕阶段的正确处理,无论对孕妇还是对胚胎的预后都至关重要,若消极等待,宫外孕破裂的危险性增加,严重威胁孕妇生命安全;若盲目弃胎治疗,可能扼杀宫内胚胎,对盼子心切的孕妇造成肉体和心理上的极大伤害。本研究旨在消除“妊娠盲区”,在早早孕阶段即提示宫内或宫外妊娠的可能,从而及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因此本研究具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子宫内膜是覆盖子宫腔的粘膜,它是人体中分化能力最强的组织之一。子宫内膜分两层,下层紧靠子宫肌层,是宫内膜再生的场所,对性激素刺激不敏感,称为基底层;上层对激素刺激敏感,其形态在月经周期中发生有规律的变化,称功能层。在月经周期内,子宫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呈现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的周期性变化。分泌期(从月经第一天开始算起,第15~28天)宫内膜最厚,厚度8~14mm.

2.1若未受精,分泌晚期由于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厚度逐渐减少,直至月经来潮。

2.2宫内早早孕时,由于妊娠月经黄体分泌大量孕激素,加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刺激,子宫内膜更加肥厚,常>1.5cm。

2.3宫外早早孕时,由于胚胎着床环境不良,其绒毛组织发育欠佳,分泌HCG少,从而妊娠黄体分泌的孕激素较少,子宫内膜由于得不到足量激素的滋养而增厚不明显,常1.5cm,而拟诊宫内早孕,三天后复查宫内出现类孕囊样小暗区。经清宫证实为宫内妊娠。对于内膜

综上述,彩超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并结合附件区的声象特点,能为宫内外早孕的鉴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面包圈征”是早期输卵管妊娠附件区最多见的病变征象,为1-3cm圆形环状包块,厚的高回声环围绕着一个小的无回区,环壁为2~6mm的高回声,有作者描述为Donut征。

彩色多普表现其周边有明显的滋养层血流信号,典型者呈“彩环征”,频普为低阻动脉血流。

参考文献:

[1]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105.

[2]陈常佩,陆兆龄,主编.妇产科彩色多普勒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5.

[3]陈常佩,陆兆龄,主编.妇产科彩色多普勒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0

[4]贾联苏,刘明瑜,康山,等.异位妊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12(8):36-37.

上一篇: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 下一篇:简论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