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控制

时间:2022-08-01 02:04:18

试论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控制

摘 要: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控制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一个有效的财务会计控制系统是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朝着企业发展目标前进的制度保障。文章在分析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阐述了保障企业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 发展目标 控制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262-01

一、现代企业财务会计的控制目标

企业的目标是生存、发展、获利。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企业的各项行动朝着企业的目标前进,控制系统越完善,管理者实现组织的目标越容易,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存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整体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利害关系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两大群体。由于两者所处的地位和承担的责任不同,各自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其投入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要求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目标。因此,企业所有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规范企业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所有者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了解掌握其资本的安全性、收益性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者实施干预、控制。

企业经营管理者关心的是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全面履行其委托经营责任、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经营者内部控制的目标是通过会计控制,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济管理要求的内部管理组织机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及时向企业所有者提供企业真实的财务报告及其他会计信息,以体现其受委托责任。

从现代企业权责关系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还应划分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财会经理、内部审计等若干层次具体地实施内部控制目标。股东作为企业的出资者和股份持有人,享有所有权和股东权。在内部会计控制上,股东拥有审查财务账簿和股东大会决议、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法定权力机关,享有决议权、听取报告权和核查权,股东大会可以查核董事会所出具的财务会计报告,查核监事会对财务会计报表及账册审核后所提出的报告。因此股东及股东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真实、完整、有用的会计报告及其会计信息,监督经营管理行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及管理决策。董事会是决策机构,受股东会的委托,负责公司的资产经营,监督和制约经营决策。因此,董事及董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保证计划、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科学公平合理,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制定高效可行的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等。企业经理班子是执行机构,主要协助董事会,制定企业战略负责具体实施,如制定企业长短期计划;制定、建议并实施企业财务总战略;制定并实施有关企业预算和管理控制程序,确保企业管理者能够掌握正确的信息,以明确目标、做出决策、监督绩效;具体管理企业的劳动人事、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以及财务事项等。因此,企业经理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营要求的内部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经营风险控制系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监事会是对董事会、董事和经理人员行使监督职能的机关,其主要职权是对公司业务的监察和财务会计监察。因此,监事会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日常经营活动及行为、财务会计工作及会计资料实施监督,保证信息的真实可靠,确保股东及股东大会目标的实现。

二、保障现代企业财务控制的措施

1.建章立制,搞好财务会计控制制度的创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认真分析解剖自己企业存在的问题,抓住改进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这个中心,围绕减少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盈利水平这个核心,制定本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具体的实施办法。此类制度应该从定岗定员、明确岗位职责、完善内部责任制度入手,按照合规经营的要求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做到财产管理制度健全、会计信息真实。同时要考虑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即不能因为内部控制不健全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也不能追求尽善尽美造成无限制支出。明确股东会、监理会、经理及其下属各层管理和业务经管部门及人员的内控权限,职责义务范围、履行方法及其奖励内容,以科学合理的制度形式固定下来。

2.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强化监督制约的管理。充分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督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通过评价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审计风险。政府应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从内部控制机制和内部控制制度两个方面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企业行为,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杜绝在资金往来、对外投资、资金处理中的违法乱纪行为。确保各项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完整,防止欺诈和舞弊行为。

3.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强化查错和防舞弊管理。改善人力资源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员工素质。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对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内部会计控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企业必须引入竞争机制,根据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原则,形成用人唯贤的用人机制,为企业的发展壮大配备合格的人才。管理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建立会计职业道德监督评价机制,发挥行业内部约束作用,针对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和监管不力的隐患,要建立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考评机制,杜绝各种违规行为的发生。

4.强化财产安全,完整风险管理。风险影响着每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影响着其竞争力以及在市场上的声誉和形象。在经营上,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许多方面受到企业外部和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引起企业利润的高低变化,给企业带来风险;在财务上,举债也会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不确定性。如企业举债经营,全部资本中除自有资金外还有一部分借入资金,这会对企业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造成影响。同时,借入资金需还本付息,一旦到期无力偿还债务,企业便会陷入财务困难甚至破产。因此,现代企业在制定各项投资及其他经营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投资及其他决策的风险因素,制定财产安全、完善各项工作的预案,包括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种类、内容、风险程度、风险发生及其防范部门、风险评估机制、风险信息反馈,力求做到万无一失。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获取财务杠杆的收益,又要提高自有资金的盈利能力。同时,还要注意防范过度负债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5.强化会计人员主体监督管理。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形成企业中客观存在的两个控制主体,即企业所有者和受委托经营者。企业人即经营者拥有企业经营的控制权,但不承担盈亏的主要风险;企业委托人即所有者交出了企业经营控制权,最终却承担盈亏的主要风险。而本应同时受托于两个控制主体的会计人员,在实际中却直接为经营者所控制,所有者的会计控制权被完全弱化。因此,要形成权力的制衡减少风险,应将会计控制权从企业控制权中分离出来,确保会计人员的相对独立性,保证会计信息具有可验证性、中立性和呈报的公允性,不受不正当的权势或偏见的影响。

(作者单位:长江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乐清 325600)

(责编:李雪)

上一篇:浅析企业外包业务中的控制 下一篇:浅谈企业生产能力查定工作中需要重点做好的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