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时间:2022-08-01 01:41:07

基于建构主义的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摘 要]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提高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框架及其培养。

[关键词] 建构主义;专业素质;外语教师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而教育始终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因此,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也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这就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群体——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教师应该顺应发展趋势,挖掘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提升专业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建构主义理论

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主张从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基于对儿童认知规律的研究,建构主义发展形成了一套学习理论。对于学习的内涵,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借助教师等第三方的帮助,使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主动获得的;关于学习的方法,建构主义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起辅助作用,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加工,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二、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框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社会对人才的外语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高校的外语教学来说,是改革和发展的良好契机。而作为高校外语教师,更应该主动用先进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努力提升专业素质。

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呢?北京外国语大学吴一安教授(2005)经过大量调查和实证研究,归纳总结了优秀外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

三、外语教师专业素质培养

1、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培养

外语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本专业学科知识,并且能根据学科特点、授课班级的不同以及学生的需求,对学科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通过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另外,教师也需自觉补充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知识,并与学科知识想结合,在课前备课、课堂组织和课后总结中检验学科教学能力,以已有经验为基础,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只有累积了完善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才能在动态的课堂实践中游刃有余地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培养

外语教师除具备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如责任心外,还应培养外语教师特有的职业观。不仅要帮助学生提升外语应用水平和实际交流能力,还要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熟悉外语思维和开放性思维、增强其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己主动建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个过程同时也是外语教师建构和树立正确职业观的过程。

3、外语教学观培养

培养外语教学观的关键是要把握“学生、教师和外语”三者之间的关系。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主体更好地掌握外语客体,充当媒介的教师应以学生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从实际出发,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自觉建构新的学习内容。另外,教师应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掌握外语学习策略、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协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建构和充实自身的外语教学观。

4、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培养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反思性从业者。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应不断总结和反思,挖掘得与失的原因,并将自己的感受以教学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料。要以集体备课的形式与其他老师交流,虚心向优秀老师学习,养成听课的好习惯,研究教学规律。外语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借助互联网每天更新外语相关知识、经常访问学术期刊网站,提高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另外,还应积极争取国内外教师培训的机会,建构正确的学习和发展观。

四、结语

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四个方面构成了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外语教师应以职业观和职业道德为指导,在不断的学习和发展中提高学科教学能力,培养正确的外语教学观。然而,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遵循其发展规律,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进行建构。

参考文献:

[1]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2]苏爱琼等.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0(2).

[3]徐先荣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育意义[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基金项目:本文为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建构主义视域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2012025A088)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程婉(1983—),女,湖北黄冈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德国法律与文化。

上一篇:大学生怀旧现状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浅谈园林小品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