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时间:2022-08-01 12:48:26

创建真正的高效课堂

摘 要: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要紧紧围绕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高效地学习,从而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效课堂 亲其师信其道 换位思考 教学方法多样 多媒体教学 人格魅力 幽默快乐 自身修养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出自《学记》——我国古代第一本教育专著的古训,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重要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因为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一、给学生点阳光,让学生灿烂个够

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理解和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教学民主,得到学生的喜爱和敬重。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应该是朋友关系。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学生中间,让学生感到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

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以平等、热情的心态对待学生外,还应在课外舍得感情投资,多接触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询问其学习和生活情况。

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们要用自己的真诚和公正无私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去接近、感化每一位后进生,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我们记住叶圣陶先生的话吧: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而我要说:给学生点阳光,让学生一次灿烂个够!

二、心悦则诚服,言听则计从

富有魅力的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我们应凭借个人的魅力征服了学生。

三、让学生永远生活在新鲜中

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制定教学策略,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让学生永远在新鲜中学习、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内心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新知,不动情感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就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敢于创新,积极开发课堂资源,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真正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赋予价值。

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他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者、塑造者,同时又是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处处有意无意地影响着正在成长中的每一个青少年学生。

教师要具有耐心细致的个性品质、高尚儒雅的情操情感、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学生产生“向师性”。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崇高的师表风范出现在学生中。只有这样才会自觉地用自己的健全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的人格的人。

五、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只有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才能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

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驱除了学习疲劳,引发学习兴趣,强化知识记忆,往往会收到令人忍俊不禁、余韵隽永的艺术效果。

好的教学幽默,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教学艺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简单的姿势动作,都可以折射出幽默之光来。一个具有幽默感的教师往往能使学生觉得教师有力量,有魅力,从而得到无穷的乐趣。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研究幽默艺术,做一个富有幽默感的教师。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并努力培养开朗、明快和乐观的性格,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

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修养,练好基本功,增强知识底蕴

要想做到、做好上述几点,必须不断地学习,与时俱进。新时代下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一桶水”、“一缸水”的要求,而要求教师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日趋加速,原有的知识将或者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好奇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同事学习,也要向学生学习。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达到持续的专业成长,也只有虚心学习,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教师不断地从事教育实践,在学习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凝炼我们的智慧,修炼我们的品德,使我们心里的阳光多起来,让我们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总之,渊博的文化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超凡的教学智慧、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是教师追求的教育理想目标。

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只有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言传身教,树立起师德意识,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教学指南系列丛书(第二辑)——语文新课标》(吉林音像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2、《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方法的整合》 刘曦(430030)

上一篇:浅探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下一篇:怎样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