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水泥产品检验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时间:2022-07-31 11:30:03

水泥水泥产品检验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摘要:水泥是基础建设中的重要建筑材料之一,在城市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水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混凝土及相关制品的质量,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作为检验部门严谨、细致地执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水泥质量检验精度,真实反映受检水泥质量,为工程建设服务。

关键词:水泥水泥产品 检验管理

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通过对工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和监督检查,我们也发现在水泥检验工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尚待解决,如水泥样品的取样、处理和保存;检验的及时性和工作程序;设施与环境条件的控制;设备仪器的校准和标准物质的管理;试验工作的具体操作要求;实验室间比对验证和运行检查;检验人员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检验标准和技术知识的及时更新和培训;以及检验工作质量的监督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加以重视和及时解决,将会干扰和影响水泥检测工作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进而影响到水泥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并可能给在建工程埋下质量隐患,这是我们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和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所不能容许的现象。

1、水泥检验工作和质量水平考核的主要依据(相关标准和规程)

(1)水泥质量检验工作的依据主要是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程,工作质量水平考核的依据是参照水泥行业和质量监督部门的相关标准和规程的规定,主要标准和规程的目录如下:

1)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代替 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

2)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3)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

4)GB/T 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筛析法》;

5)GB/T 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替代 GB/T 8074-1987)

6)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7)GB 12573-1990《水泥取样方法》;

8)《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

9)《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

10)《水泥企业水泥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管理办法》。

(2)水泥检验用的检测仪器还要符合相关行业制定的标准和检定规程的规定。

(3)另外对工程实验室有些检验工作还要满足建筑工程相关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如:GB50300-20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 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标准的要求和规定。

2、水泥检验环境及养护条件的控制

2.1目前现状和存在问题

(1)部分实验室对水泥检验的环境及养护条件的控制重视不够,控制手段和监控措施不到位,尤其是有些检验人员对温度控制范围和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认识上存有误区。(2)大部分实验室仅重视仪器的检(标)定结果,往往忽视了因季节变化仪器温湿度控制的实际波动,忽视了日常的运行检查。(3)个别实验室的试验环境和养护箱、部分实验室的水泥试体养护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要求。

2.2标准要求和解决方法

(1)根据 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4.1 条试验室的规定:“在温度给定范围内,控制所设定的温度应为此范围的中值。”因此,我们应理解为:控制温度即为 20℃,其范围是短期内允许的波动值。包括成型室和破型室的温度在工作时均应稳定控制在 20℃的基准上。(2)对温湿度的控制最终还应以标定的干湿温度计(最好是水银温度计)为准,不能以控制器显示值作为温湿度记录的依据。成型室、养护箱和养护水池各处配备的温度计数量也应合理,温湿度记录应适时和真实。(3)养护箱内的架子或搁板应保持水平状态,使正在养护的未硬化水泥胶砂试体也保持水平,以防其变形或流浆。

3、试验环节及操作的规范要求

(1)试验时所用的水泥样品、标准砂、水和其它用具的温度应确保与试验室温度(20℃)相同;养护箱或雾室各个区域的温湿度应控制准确和均衡;破型时相关试验室和仪器设备本身的温度也应保持在 20℃的基准上。(2)成型的胶砂试模四周应用黄油密封好,以使振动成型和养护时水泥浆不致渗出;削平操作时不得扰动水泥胶砂试体;养护箱架子和搁板必须保持水平,以使试模内水泥胶砂试体的表面保持平整,水泥浆体不得流(渗)出。(3)脱模时每个试件最好能按规定顺序编上序号,试体的各龄期分布应符合标准规定;试件抗折破型时按上述编号依次进行,之后的抗压破型也应按上述规定的顺序编号依次进行。应注意不能随意打乱破型顺序,以便今后能够对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误差分析。(4)在抗折破型中,杠杆初始的起伏高度调整到试件在破坏时接衡位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总之,在破型中无论抗折或抗压试件出现非正常破坏情况或特异值时,操作人员均应对此进行记录,以便事后进行分析判断,并对结果进行必要的误差分析和客观评价。

4、水泥产品检验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及体系结构设计

当今质量管理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投产前各个阶段的预防活动,诸如设计、采购、生产前的准备等阶段,但一定数量的检验在质量体系中是不可少的。检验的目的不仅仅是判断水泥产品是否合格,而更重要的是通过检验得来的数据通过汇总、统计、分析、计算,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图表和分析结果,帮助企业了解水泥产品质量现状,做出正确的质量决策。水泥产品检验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检验流程的电子化,对检验数据进行组织分类和集中管理,解决数据输入难、查询统计复杂等问题。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某企业已成功实施了 PDM 系统、CAPP 系统和 ERP/MRPII系统,实现了对水泥产品设计数据(PDM 系统)、工艺规程数据(CAPP 系统)、生产计划和物料数据(ERP/MRPII 系统)的电子化管理。

水泥产品检验是水泥产品从开始生产到出厂交付之间的一个必备环节,包括过程检验和入库/验收检验。该企业对水泥产品检验的要求非常严格,水泥产品检验过程复杂,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但是,如图中的虚线方框所示,在信息密集的检验部门,虽然目前部分检验测试数据已实现数据库管理,但大量的测试记录和检验结果数据以及检验过程都以纸介质的形式存在,数据输入繁琐,生产人员、设计人员、检验人员和客户无法及时、完整的了解水泥产品的质量信息。可见,通过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来收集检验测试数据并对它们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检验信息不再以纸介质的形式流动,实现检验过程的电子化,这样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管理人员随时了解并监控水泥产品的过程状态信息。 水泥产品检验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的环节,因此系统必须具有可扩展性,在将来可以与其它信息系统集成;实现对水泥产品的测试指标、测试合格值(范围)和测试结果数据的有效管理,并能将合适的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入到水泥产品证明书中;实现工艺可视化,使操作人员可以按照相应的操作来进行,减少次品。

结语:

随着水泥产品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深入,为了实现对产品质量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将产品检验环节集成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中是当代水泥产品制造企业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周燕飞,马,王林博等.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用户权限管理.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2. 12, 17(4): 385~389

[2] 张根保,刘英.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76-105

上一篇:居民电费缴纳的移动支付模式探讨 下一篇:浅论河道防洪抢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