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时间:2022-07-31 11:29:15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 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积极思考,而且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教学是师生之间思想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不但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提高其学习兴趣,而且还应该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论述了在小学数学体验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直观的感受、体会、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的一种教与学的互动过程,称为体验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验学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探究性学习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体验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实际,接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还要应用于生活。数学课堂联系生活,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的真正含义,这样,既可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生活实践之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实践,让学生亲身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如在教“简单的统计”时,我结合家庭用水、电、煤气生活实际,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家庭每月所用的数据,加以分类整理,填写在统计表里,来反映实际情况。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之中,真切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数学与生活同在,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这时候,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启发,让他们知道数学存在于所有的生活中,提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因为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态度。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就能够激励学生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并积极地改进学习方法,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优化数学课堂,通过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教学。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创设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起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根据小学生爱新奇,好胜的心理特征,结合数学内容,不失时机地诱发学生学习效果。如教“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时,如果把新概念细细讲解,学生会感枯燥乏味。因此,巧妙设计准备题搭桥铺路,让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促使知识正迁移,把前面练习的“求多几”的问题,改为“求少几”问题作为尝试题,通过启发学生比较,引导他们学习课本上的例题。然后激发他们试着解答,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虽然他们不一定都能正确地理解,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解法,有着种种的疑惑。此时教师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启发他们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思路方法。这样做就会使学生亲自经历探索知识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感、成功感、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亲身经历,实践出真知

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体验“做数学”。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动手中获得直接经验,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快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学习新知。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老师应该结合实际,用一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打开学生狭隘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了解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种实践性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当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答案的时候,老师不妨对他们进行赞扬,让孩子们在老师的赞扬声中感受自己智慧的力量,体会成功的喜悦,利于学生进步。而且一个风趣的比方或反诘,引起一阵笑声之后,都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样,给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营造生动活泼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学生才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机会。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出实践的意义,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习兴趣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教师的设问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提问要避免随意性,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适时。要触及学生的情绪领域,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把学生的思维调动起来,让学生用情感的驱动而生趣,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如在教学“圆锥体积公式”时,我不是采用在空圆锥里装沙实验的方法,而是提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积都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求它们的体积?求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如果用圆锥的底面积×高求得的是什么?”这样就自然沟通了圆锥体与圆柱体的联系,然后借助教具进一步启发学生:“如果知道了圆柱的体积,要求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很自然地得出了只要知道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就可以求。

总之,在体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概念、结论的形成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体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兴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美味节日菜肴 下一篇:煤电长协价格开始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