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课堂运用化学知识能力

时间:2022-07-31 10:00:50

如何提高学生课堂运用化学知识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多数学生在课内接受化学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困难,但在独立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千变万化的化学问题时,却常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不能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身边的常见现象。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在教学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胆创设教学场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很差。教师很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认为把它作为评判好老师或好学生的依据是很自然的做法。在新课程改革别强调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认为,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基本技能之一,更应是作为评判是否是好老师或好学生的重要依据。

我在网上看到一份关于中国学生优缺点的研究报告,其中写道:我国学生聪明、勤奋,追求目标很明确,缺点有自信心不足、缺乏受挫折的能力、综合能力差。比如,西方国家的员工在很多场合自信心很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中国员工很多时候是闷不作声,谨小慎微,不愿公开发表意见,这点我在教学中就有感触。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课堂是长期的单方面灌输知识,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知识,缺乏质疑的学习习惯,即使有疑问也不敢说,怕说错,久而久之就失去自信心了。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彻底改变课堂模式,恐怕这种现象才会有所改观。新课改要求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我们的课堂要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的质疑习惯、自信心作为首要任务,以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新课改的要求和成效都需要时间和过程来印证的。我在课堂上做得最多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培养爱学习、爱思考、有自信心的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并经常鼓励学生,使他们不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以应用为目的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我侧重于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说明这点,下面我结合高中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介绍,同时探讨一下如何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个带普遍性的问题。

1.问题案例。在金属及其金属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中,我给学生讲道:假设2012年6月8日,上海到日本的高速铁路某段铁轨异常开裂,15分钟后有另一列火车经过此段铁轨,形势相当危急,维护人员要在短时间内抢救修复此状况,怎么办?有学生说马上请电焊工来,有学生说改路线行驶……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不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而是凭直觉去回答问题。后来我告诉学生:他们使用了一种神奇的“粘合剂”一分钟就把问题解决了,这种“粘合剂”就是利用了铝热反应来修复铁路的。在这个实例里很多化学知识都存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平时多积累,多学习,把这些素材渗透到课堂里,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调动起来,他们在学习中才会觉得自己学到的知识不是死的,而是鲜活的且实用性很强。

2.实验案例。化学电池在生活中扮演着一种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池种类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不管什么样的电池都必须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我在课堂上引入生活中的趣味实验:如取一个苹果,些许铜片和锌片,一只小灯泡及一些导线,让学生制造一套简易的电源装置使电泡发光。反应快的学生立马就能组装出来并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释灯泡亮的原因。课堂上既有师生互动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原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上达到了,可我个人觉得如果加上情感教育会更精彩。

化学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们在享受化学电池给我们带来的舒适的同时,别忘了一些废电池已经在危害我们的家园。废电池中的有毒物质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比如把一粒纽扣大的电池进水里,它会造成60万升水污染,电池中的重金属对人类的健康已造成严重威胁。假如有一天我们的地球到了不能适合人类生存居住时,人类该何去何从?保护地球从我做起!学生环保意识、公民的责任道德意识兴许正是在这些情感教育中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及品格力量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将有着非常意义。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师的职责除了传统的教书育人还要有教育的忧患意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竞争中,人才的竞争也代表教育的竞争,教育要与时俱进,我们要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上一篇: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服务学习项目”设计探索 下一篇: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