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案例

时间:2022-07-31 08:59:32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案例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改制度的变革,特别是新课程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课堂互动 优势互补 智慧共享

教师应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本学期学校组织数学组同课异构教学,五年级三个班都讲授《梯形的面积》。

在上课之前的头一天晚上,我给学生留的家庭作业是预习新课。全班共同的作业:自己先试做课本上的例题、做一做、练习题;不同的作业: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种学具,第一组每个同学都剪一个梯形,并把这个梯形沿着它的对角线剪开,把这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运用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第二组每个同学都准备一个梯形,然后把这个梯形沿着它的一个顶点向底边画垂线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之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第三组同学,每人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是完全一样的等腰梯形,也可以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还可以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一般梯形,用拼摆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第四组同学,每人准备一个等腰梯形,然后沿着两腰的中点剪开,变成两个梯形,然后把剪开的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上课后,先检查了预习作业,引导学生回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方法。再引导学生回忆了一下梯形的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梯形的分类:等腰梯形、直角梯形、一般梯形。接着,让他们四人一组,利用自己准备好的学具,用学过的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第一组推选杨利明汇报,他把一个梯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用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计算梯形的面积。方法是:s=ah÷2+bh÷2=(a+b)h÷2;第二组推选刘佳蔚汇报,他们把一个梯形沿着它的一个顶点剪了一刀,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大梯形的上底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大梯形的下底就等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底之和,大梯形的高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大梯形的面积就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三角形面积之和,因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s=ah+(b-a)h÷2=ah+(bh÷2)-(ah÷2)=(ah÷2)+(bh÷2)=(a+b)h÷2。第三组推选杜莉婷汇报,杜莉婷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大的梯形,大梯形的底就等于小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高就是小梯形的高,面积就等于两个小梯形的面积之和,因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第四组推选刘慧欣汇报,他们把一个大的等腰梯形沿着两腰的中点剪开变成两个梯形,把剪开的这两个小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等于原来的大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等于原来的大梯形的高的一半,原来的大梯形的面积就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各组汇报完之后,同学们比较得出,四种方法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大梯形的方法最简单。为了让同学们加深记忆,我又用多媒体课件在电子白板上演示了一遍推导过程,最后用课件出示了课本第89页的例题3,让同学们利用推导出的公式进行了计算,小结全课。

这节课运用多种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同学们开动了脑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道了在数学中一道题要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但由于推导公式过程花的时间太长,导致学生最后没时间进行课堂练习。

五二班韩照忠老师,先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四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然后让同学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叫了两个同学在讲台前进行演示,一个同学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另一个同学由于用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拼的是长方形。接着韩老师着重引导大家用第一种方法推导了梯形的面积公式,让同学们自己做了课本第89页的例题3,做一做,练习十七的第2题,然后进行了小结全课,布置了作业。我觉得他这节课,简洁、清楚,体现了精讲多练,让学生练习的多。不足:只用了一种方法进行了公式的推导,使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拓展。

五三班艾春兰老师,先用课件线条闪烁法演示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出示一辆私家车,告诉同学们老师不小心把别人家汽车上的玻璃碰破了,要给人家赔一块,让同学们帮老师算需要花多少钱买玻璃引出课题,玻璃的形状是梯形,先要算出梯形玻璃的面积。因而引出课题:梯形的面积。然后引导学生拿出学具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用课件演示其推导过程,用课件出示课本例题、练习题,再让同学们帮老师计算出汽车玻璃的面积和买玻璃需要的钱数。课件出示作业题,叫学生在黑板上和练习本上分别做,集体订正。引导学生小结全课,布置作业,结束全课。本节课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做了练习,加深了记忆,解决问题部分与课题引入相呼应。

通过听课学习和讲课,我发现同课异构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很大帮助,它可以促进课堂优势互补,教师之间互相启发,智慧共享。而且同一课题便于教师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通过同课异构的对比研究开展实质性的讨论与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给我们教师“个人自备,分头施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式和学习范本。

上一篇:培养高中生数学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策略探讨 下一篇: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