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的吸引力

时间:2022-07-31 08:02:21

正能量的吸引力

党建工作可以使企业凝聚正能量、展现正能量、释放正能量。谈起开展党建工作的感受,泸州市很多非公企业都提到了当下的这个流行词语。

“凝沙聚塔”的正能量

一盘散沙、会员分散、思想涣散是泸州市永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刚成立时的情形。2007年3月,永宁个私协会党支部成立,曾在国有企业担任过支部书记、富有激情的个体工商户党员翁继强当选为支部书记。8名党员,其中7名不是老头就是老太太,新建立的支部力量薄弱。翁继强利用自己在商户中的影响力,从行业带头人着手,把他们聚集在党旗下。有了这些人的示范效应,包括美发工作者、小商店老板等个体户都主动要求入党。如今,支部党员人数发展到22名,其中9人是行业带头人。

为了凝聚更多的商户,永宁个私协会党支部实行“党建带会建,党员带会员”的工作模式,3700多名分散的会员紧紧凝聚在党支部周围。个私协会会员在党员的带动下,开展会员“诚信争创行动”,125家非党会员主动申请参与创建,有25名会员联合创建了诚信经营示范一条街。支部充分发挥党员、会员见识广、点子多的作用,组织会员与贫困村民结对子,帮助39名农村待业青年找到了就业门路。5年来,永宁个私协会党支部向社会公开承诺437项,现已兑现396项,昔日的一盘“散沙”在党支部的吸引下凝聚成塔,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

引领发展的正能量

“是不是党员,从他走路的姿势都可以看出来。”在泸州众大科技液压件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胡芳芳眼中,党员员工和非党员员工的差别明显。早些年,由于是私营企业主的身份,申请了8年,胡芳芳的入党愿望都没能实现。但她一直没有放弃追求,最后终于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对党,胡芳芳怀有相当深厚的感情。在公司成立党支部后,这份感情有了更加具体的表现。

针对公司多数员工为农民工的现状,支部采取“三步式”培养农民工党员,建设自己固定的党员骨干团队。近年来,先后有45名优秀农民工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公司310名职工中,党员就有56名。公司党支部通过学理论、送培训、交任务、压担子、领办科技创新等方式,培养党员骨干成为公司中层干部和核心管理人员,有39名农民工党员成为中层干部,两名农民工党员成长为公司副总,党员真正成了公司的中流砥柱。党员徐光德、胡方林等不惧学历低、基础知识薄弱的困难,刻苦自学,带头攻关,带领职工成功研发出JCF多路阀,由于在极小的体积内集成了液压锁、平衡阀和节流阀,产品出来后就受到市场的欢迎。目前,该集成阀的4项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12年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1200多万元。

扶弱济困的正能量

提起会所,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奢侈”、“高档”等字眼,但泸州市合江县的“红色会所”却有着迥然不同的内涵。

“红色会所”成立于2008年,会员包括部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和部分县级部门。作为由组织部牵头成立的全国首个党内帮扶协会,常态帮扶、奉献爱心是“红色会所”模式实践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会员们更加深入直观地了解到当前基层组织的一些情况。有个95岁的老党员,由于家庭困难,日子过得很是清苦。经过商议,由会员企业采取接力帮扶的形式,轮流给这位老党员每月800元的生活补助,大大改善了这个老党员的生活。通过走访,会员们了解到,在农村80%以上的党员是老党员,且有部分生活水平较为低下。针对这一情况,会员们在老党员中开展普遍帮扶和特殊帮扶相结合的帮扶活动,提高老党员的生活质量。

5年中,“红色会所”先后慰问236名困难党员、老党员,及时救助望龙镇杨家福、五通镇袁常院等5名身患重大疾病的党员。此外,“红色会所”还开展“阳光助学”行动、“给力新农村”行动等,在扶弱济困中培养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

上一篇:加快建设安居特色新城 下一篇:烤烟园区的“和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