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机能实验教学成功率

时间:2022-07-31 07:34:58

浅谈如何提高机能实验教学成功率

【摘要】机能学实验是在活的动物或组织上进行的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所以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实验过程中常会出现多种问题致实验失败。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成功率。

【关键词】机能学实验;问题;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1-0039-02

机能学实验是面向一至二年级的医学生开设的生物基础医学实验,此实验必须在活的生物机体或组织上进行,而且要求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对于刚接触医学科学又不具备操作技能的学生,此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常由于操作失误致动物死亡或组织细胞失去活性从而导致实验失败,或由于某些原因未能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等也视为实验失败。所以,如何教授学生完成机能实验,并提高实验成功率成为机能学学科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就如何教授学生顺利成功地完成机能学实验,并提高实验成功率进行浅谈。

1

要清楚地讲解机能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在机能学实验开课前,要清楚地讲解实验的目的,让学生明白本实验的意义和重要性,这对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起着关键性作用。笔者发现,有些老师基本不讲解实验的目的,即使讲解也是照本宣科,或者程序性的讲解几条,未能引起学生太多的注意,致使大多数学生不明白机能实验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学生简单的认为:实验就是按照老师说的进行,杀几个动物,完成教学任务即可。而这样的实验与将来的工作有多大关系,学生却不明白。这就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对机能学实验没有更多的热情和积极性,进入实验室后不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不积极参与,不主动动手操作。在这样的状态下做实验,常会出现多种问题致实验成功率低,所以,课前对学生讲解实验的目的并强调其意义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讲解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呢?如: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由于绝大部份学生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有少数人可能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在其他的部门工作,作为临床医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所以在讲解的同时强调其与临床工作的关系,将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起促进作用,如何使用手术刀、止血钳和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如何做手术切口、如何止血,如何给动物给药、麻醉动物等,这种技能的学习只能是先从动物实验开始,只有在动物实验中使自已的手变得灵活,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才能逐步过度至人体。实验目的之二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因为动物情况犹如病人的病情都在不断的变化,观察动物的生命活动的变化犹如观察病人的病情,教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可能出现的情况,并找出原因,同时解决问题,对将来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讲解目的时将实验与临床工作联系起来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起的作用将更大些,当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后,会认真去预习,听教师的讲解,积极动手操作,对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2实验前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

许多学生上课前对实验内容不了解,不知道要做什么内容,如何操作,再加上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或者没听明白,还有的学生采取边看书边操作的方式,使得实验的速度太慢且容易出错。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实验课前先看理论教材和实验指导,对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接着再听教师的讲解,在这样的前提下操作就不会盲目,在操作过程中出错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教师在实验前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预习,并对回答好的学生给予分数奖励,间接督促学生看书。另外,教师在实验前应先预习实验,熟练的掌握每个操作步骤,还应能预见和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经验较匮乏,如果对操作过程不太熟悉,就可能无法预见问题的所在,也不能提醒学生注意容易产生问题之处,一旦出现问题后还会在学生面前显得手忙脚乱,这将大大降低教师的威性,也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做实验。所以,要求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充分后进行实验,对提高成功率起很重要的作用。

3在实验过程中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

实验的失败集中体现在实验过程中,原因有多种,如:在体实验操作过程中,麻药用量过大或注药速度过快致动物死亡;损伤颈总动脉致动物大出血;离体实验时由于灌流液配制不准确致标本无活性而失败等。要减少实验的失败首先要求学生按照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重点强调,以避免问题的发生;还应告诉学生如何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将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笔者长期从事机能学实验教学工作,就实验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从十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预防及解决方法_,希望能对机能学教学有所帮助。另外,有的学生对教师依赖心过强,出了问题先想到老师,没试着自己先去解决。要教育学生积极主动的面对问题,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只是照书本上的观察项目做下去,对于会出现何种结果却不去思考,有时会出现与理论不一致的结果,也应注意查找原因,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有的学生在实验未结束前就随意处置动物,如开腹查看内脏的结构,开胸查看心脏如何跳动等,使动物和标本不能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也是实验成败的原因之一。甚至有的学生做与实验无关的活动,如玩电脑游戏,从一个实验室到另一个实验室等,这也会影响到实验的完成。所以,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积极动手操作,不要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合理的引导学生,对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少数教师态度不好或不够耐心,学生一做错就大声教训,甚至骂学生笨,使得被训斥的学生情绪上很受打击,感觉自己的动手能力差,以致怕做错而不敢动手操作;有的教师直接自己动手操作而不教学生,这样就失去实验的意义;有的教师长时间离开实验窒,对于实验进行得如何完全不知道。耐心的教授学生是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心中要想着学生是因为不会才来学习的,不要在操作一出现问题就大吼学生;对于复杂或操作步骤多的实验可进行某种程度的示范或分段教学,即讲解一部份内容,学生做一部份,然后再讲解下一部份内容;对于操作的关键位点或易出现问题处要反复的强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应随时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看见不正确的操作可及时指正,不要长时间离开实验室,教师及时正确的指导对实验的成败起关键性的作用。

4教铺人员应如何辅助教学

教铺人员在实验前要配制各种试剂、准备实验用器材等,有些实验员在试剂配制时药品的称量不够准确,有时基至不称量而直接根据经验加药品,致使试剂浓度配制不准确是导致实验失败的直接原因。如试剂配制不准确使浓度过高致动物死亡;在离体器官灌流实验时,灌流液的配制不准确会使标本失去活性,如在离体器官灌流实验时各实验小组将标本置于灌流液中都没有得到如期的实验结果,可能提示灌流液有问题,如果标本置于此灌流液中时间不长,及时更换灌流液一般可使标本恢复活性。各种器械准备不充分也是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如动脉插管尖端太尖细,插管插入动脉后易刺破动脉至动脉大出血,可提醒学生在插管前将太尖细插管剪平滑;气管插管没清洗干净不通畅等,教师在实验前要提示学生对易出问题的器材进行检查修正。各种换能器在实验前要效正准确,器材的数量和种类准备齐全,否则实验的进程会因此而延误。教铺人员认真的铺助教学对实验的成功起重要的作用。

5要求学生勇敢地面对实验

机能学实验面对的是蟾蜍、鼠、兔、狗等活的动物,在实验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动物的血、尿、屎及各种脏器等,有的学生嫌动物太脏或可怕,有的认为动物可能会有传染病或毒性成份,还有的认为用活的动物做实验太过残暴等。当面对这些时有些学生不愿意动手操作,这时可先教育学生不要怕脏,不要惧怕什么,实验是安全的。可先对学生说明,动物尿无非是水中溶解的一些化学成份,屎是没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从正规动物房出来的动物没有传染病,也可抓动物示范给学生看等。如在用蟾蜍进行实验时,学生会担心蟾蜍皮肤上的化学物质和蟾素的毒性成份,这时教师可先去抓蟾蜍示范给学生看,以证明其无毒和安全性;还可进一步说明蟾蜍皮及蟾素是中药材,含有很多能冶疗疾病的有用成份,在这样的教育后学生一般都积极主动操作,不再惧怕了。还可进一步的对学生说明在将来的临床工作中也会遇到患各种疾病的病人,面对病人的血、尿、屎、痰、脓等是经常的事,有些病还有传染性,不能因为怕脏,怕传染等而不行使自已的职责,否则不具备成为医疗工作者的资格。学生在明白这些道理后会认真积极去操作,对提高成功率起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只有在学生、教师及教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提高教学效果。

(收稿日期:2013.03.14)

上一篇:崩漏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下一篇:《中药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教材异同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