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作业形式,变换评价方式,提高学习自信心

时间:2022-07-31 07:21:39

改变作业形式,变换评价方式,提高学习自信心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方法上有了较大改变,根据这些年的教学所得,教师现如今在学生作业形式及评价方式改革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弊端。

关键词:作业形式;评价方式;学习自信心

如果说课堂是学生学习新知,培养创造力的主阵地,那么课后检测就应该是学生展示才能的乐园。教师布置什么类型的作业,又要以什么标准去评价,都将对孩子未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改已经十多年,我们也目睹了各种作业形式,但是对于数学这科来说,作业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作业评价更是老套路。究竟该如何改变作业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把握好“量”,做到少而精,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写作业,已经成为了学生的首要任务。在这个环节里,有的孩子能认真去对待,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有的孩子则应付了事,甚至得过且过,为完成任务而去完成任务。如何让大部分学生乐于去完成作业呢?减少作业量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在无形中给学生心里减轻了不小的压力,他们也会对老师有一种亲切感,并且乐于完成本科作业。如何做到“少而精”?

1.要有针对性,不能面面俱到

一是设计一些对当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练习,二是布置与第二天新知识相对应的复习题。

2.量要少,不能多

作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兼顾各学科的作业,勤与各学科教师沟通、协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独立完成作业。对于巩固习题应不多于5道,并且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体现,以便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铺垫习题一般不多于3道,也就是设计几道与第二天所要学习新知相关联的习题,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丰富作业形式,培养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

课后作业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促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二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课后作业是展示他们学习成果的舞台。只有学生乐于作业,并把作业当成一种乐趣,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发挥到最佳,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感受,盲目、机械地重复作业,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学习兴趣低下。

1.走进生活,让学生动起来,布置一些动手操作型的作业

我们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将数学知识孤立开来,以知识讲知识,课堂气氛不活跃,教法单一,学生学起来特别枯燥乏味。为什么不尝试让学生走进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呢?于是我们可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类的作业,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无穷魅力。比如,在教学三年级《时分秒的认识》时,可布置学生在课后认真观察钟表,并做好记录,钟表上的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多少个小格?还可以观察电子表,跳得最快的秒针,跳多少下前面的分钟数改变一次?当学生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来汇报作业成果,既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减轻了老师讲课负担,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好学。再比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用尺子量出各边的长度,然后计算出周长,并试着发现有什么特点?根据学生自己的发现,明确了知识的来源,也为课堂节省了时间,为提高课堂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布置一些生活作业,拓宽学生知识面

学习的目的是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可学生的生活又离不开社会,这样我们老师就应抓住这一点,在平时布置一些生活作业。比如,每天完成书面作业后再完成一项“生活作业”――看电视或看书或看报。不但调节了学习的紧张气氛,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布置分层作业

布置作业要“因人而异”。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这样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类型。

1.重基础知识型作业:以巩固新知为出发点

主要是针对基础差,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消化知识,因此需要课后强化练习,主要布置与例题相对应的作业即可。这样的作业为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不让其产生厌学心理。

2.提高发展型作业:以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提高型作业

这些学生基本能理解所学知识,但不会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可以设计一些提高类的作业,逐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从中培养学生数学特长。

如果说好的作业形式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那么,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更能较好地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认真做好作业。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无论是作业的布置,还是作业的评价,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乐于学数学,乐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主动到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英.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评价改革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5(06).

[2]周琴.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体会[J].安徽教育,2009(02).

[3]黄可椅.学生学习评价方法的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0(30).

作者简介:王玉娟,女,出生于1979年12月,本科,就职学校:吉林省大安市叉干镇中心校,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上一篇:巧用课堂语言,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下一篇:小学语文的文化价值追求和教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