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理财 降降降

时间:2022-07-31 05:39:05

信贷理财 降降降

利率每降一次,信贷产品的收益也随之下降。在降息通道中,这可能只是开始。

又降息了。从2008年12月23日起,央行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7个百分点,这是近4个月来央行第4次下调存款利率,5次下调贷款利率,存款利率接近历史最低点。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认为,此次央行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后,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将下降0.2%~0.3%。

目前,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仍是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上最主要的品种之一。2008年11月的统计数字显示,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合计市场占比达73.18%。但是,降息不仅增加了信贷类产品的信用风险,也挤压了银行发行此类产品的收益空间,从而拖累了产品收益率。此外,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明朗,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信用风险日益加大。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2008年11月27日央行大幅降息前后,在11月1日至11月26日发行的6个月期理财产品平均年收益率为4.98%,而11月27日至12月22日发行的6个月期理财产品平均年收益率为3.95%,平均年收益率下降了1.03%,与贷款利率下调幅度(0.99%)基本吻合。因此,根据本次的降息幅度,预计此后新发行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下降幅度为0.2%~0.3%。

这一规律在之前的几次降息区间内也有所体现。据银率网统计,2008年9月份央行降息之前,6个月的非保本的信托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约为5.3%,3个月的非保本的信托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约为4.2%。之后两月连续降息,发行的信托类产品和票据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下调的幅度略小于每次的利率下调幅度(11月27日大幅降息108个基点前),6个月的非保本的信托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约为4.6%,3个月的非保本的信托类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约为3.7%。和同时期的定存相比,非保本的信托类产品比定存收益高出约1%至2%。

2008年11月27日央行大幅度下调利率之后,由于按调整之前利率设计的产品收益率较高,甚至相当接近利率调整后的贷款基准利率,造成理财产品风险和收益不相称。同时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也无利可图,不得不取消这些产品的发行,回炉重新设计。

央行连续降息,银行产品开始出现变化,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中嵌入了浮动收益条款,即在产品期贷款利息变动频繁,则银行有权对产品预期收益率进行实时调整。这样一来,投资者的收益水平必然跟随利率的下调而降低。

另外,在上次大幅降息之后,中信银行等商业银行的大量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因此投资者应该多关注自己购买的此类理财产品,谨防提前终止风险。

全球降息的大背景下,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仍有降息空间。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认为,明年存贷款利率至少还有81个基点的下降空间。张星预计,由于粮食、食品等各类商品价格回落,特别是成品油价格的下调,2008年12月份CPI同比涨幅约为1%,因此在未来时期央行仍有较大的降息空间。专家建议在降息的通道中,投资者应该降低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预期。

上一篇:“零利率”美元走向何方 下一篇:聚焦股市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