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标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时间:2022-07-31 04:47:42

浅谈生物标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1.061

摘 要 介绍各组生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探讨生物标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关键词 生物标本;小学科学;标本陈列室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1-0061-02

1 前言

小学科学本身是一门具有较强趣味性和探究性的课程,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讲授知识时结合具体的实物,即在讲解有关于动植物的内容时,向学生展示相应的标本,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主动性,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使课堂质量得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学校需建立标本陈列室,精心制作生物标本,为小学科学教学助力。

2 常见生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切片标本 在分格切片的木盒中放置标本,盒内两侧刻有凹沟,沿凹沟插入载玻片,使其在盒中直立;直放盒子,确保标本位置水平,每片标本都要有相应的名称与编号,方便查找;在干燥地方摆放木盒,以免受到光照。

骨骼标本 用后及时盖好,避免撞散、震动、阳光久射与受潮。

剥制标本 在生物橱内存放,注意防鼠、防虫、防尘、防腐、防潮。将生石灰或硅胶放在橱内作为干燥剂。

干制标本 在密封干燥的橱内保存植物腊叶标本。为避免新制标本寄生虫卵及害虫,最好先用药消毒再入橱。也就是在容器内放置大约0.5 kg的二硫化碳,放在杀虫箱内;等待两日再开箱,散尽毒气后将标本拿出。

浸制标本 此类标本同样需要贴标签,而且需贴实,将蜡涂在标签外面,根据编号依次保存在生物橱内。不可震动标本瓶,避免打碎,而且放置地点温度需超过0 ℃、温度适宜、无阳光直射,避免玻璃瓶冻裂或封蜡熔化。植物材料若不浸泡于药液内,可以将药棉(浸有20%福尔马林)放在标本瓶底,盖一张白纸并封口,同样可以长时间保存。将制作每瓶标本的日期与药物配方记录下来,方便今后检查。用有板门的生物橱贮存原色标本,避免由于阳光照射而发生褪色。

3 生物标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教材自制标本,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师需要认识到生物标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相应的标本,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小学生年龄较小,与枯燥的课本知识相比,自然更容易被形象的教具吸引。形态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所占比例较大,教师在讲解新的教学内容时,引入精心制作的生物标本,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激发其学习兴趣,起到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以往教学中常用的挂图等教具。

比如在讲解植物部分的内容时,由于根系在土壤内生长,学生通常很难看到,有一定的陌生感。教师如果仅通过口头叙述的方式讲解根系知识,学生只会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很快就分散到其他内容上。部分教师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展示各种植物根系的图片,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平面图还是难以描绘出根系的特点,显得毫无生气而又死板。若在讲课的同时向学生展示须根系与直根系的干制标本,那么可以大大缩短讲解时间,学生通过观察可以直观地看到二者间的区别。

又如在教授“动物的卵”一节时,在课堂上亲自制作动物卵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为了向学生说明胚胎在不同发育时期呈现出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展示胎儿的灌制标本,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月龄大的胎儿与月龄小的胎儿标本从外观和大小上均有一定的差异。

此外,教授和动物有关的内容时,可以要求学生观察海洋生物、昆虫、鸟类等多种动物的标本,要求其总结共同点与不同点,提高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踊跃发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1]。

精心制作生物标本,丰富种类的多样性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小学科学教学,学校需要制作多种多样的标本,提高标本的精美度。在制作标本时,以生物的类型、特点、需要展示的具体部位等为依据,选择适合的制作方法。比如:观察对象是寄生虫、胎儿、软体动物和鱼类时,选择灌制标本;观察对象是花、种子、根系时,选择干制标本;观察对象是骨骼时,可以选择剔除内脏、肌肉的骨骼标本或者透明标本;观察对象是鸟类时,选择剥制标本。在堆砌、灌制或者装瓶放置每件标本的基础上,还需要精心雕琢,使其成为精品,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好奇心、求知欲与探索欲,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还能体会生物、生命、大自然以及艺术之美,提高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

比如:制作小胚胎、金鱼、小鼠等小型动物标本,可先利用氢氧化钾之类的溶剂使之透明,接着采用茜素红S加以染色,并且在透明的有机玻璃容器中装入制好的标本,而且容器也是自制的,被粘合成学生喜欢的形状,在观察时可以清晰地看到呈紫红色的小动物内脏与骨骼;制作鸟类剥制标本时,若摆在木座或平台上,难免显得单调,但是如果将标本以各种形态如展翅、栖息等展现出来,同时采用真的树根、树枝制作标本支架,就能使标本显得更加生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柜中平放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贝壳,杂乱的摆设会破坏贝壳原有的生气,教师可结合贝壳的生长特点和形态,将其放置于有机玻璃制成的各种形态的支架上,充分凸显标本的个性,仿佛一件件艺术陈列品[2]。

建立标本陈列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视实践的学科。通过建立标本陈列室,可以将其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或者课外活动的场所,开展课内学习的延伸。当积累较多标本时,为方便保存和展示,需要建立标本陈列室,将盆栽植物与鸟类剥制标本摆在地上,将昆虫标本与植物干制标本悬挂在墙上,支架贝壳标本和瓶装灌制标本放在橱内。定期向学生开放陈列室,提高其观察能力与综合素质。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陈列室前可鼓励学生选择生活中或者校园内常见的昆虫、植物等,制作自己喜爱的动植物标本。这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标本制作能力,也能使其对生物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产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深入理解科学知识。

一些学校为促进教学,帮助学生认识珍稀动植物,在建立标本陈列室时购置了相应的标本,不仅加大了投资额,而且违背了国家保护珍稀动植物的理念。因此,学校尽可能选择珍稀动植物的“仿真”标本,这样学生也能对外部形态结构进行生动的观察,而且在无形之中渗透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保护珍稀动植物的观念,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建立标本陈列室时,必须认识到其目的和作用是服务于科学教学,在除了定期向学生开放之外,还可以举办相关的科普知识讲座,向学生讲解环保和动植物知识,丰富其知识量,使其养成热爱大自然的精神,在循序渐进中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对科学教学的兴趣,增强“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4 结语

总而言之,生物标本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校方必须重视标本的制作和保存,建立标本陈列室,手动制作各种标本,更好地服务于科学教学。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标本,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使其认识到理论和实际之间的联系,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生物多样性,在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养成热爱大自然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谷颐.我校生物标本馆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95-97.

[2]姜玉霞,曲秀春,等.生物标本技术教学浅谈[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4-55.

上一篇:对恋人坦白还有错了 下一篇:卡特再制造入选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