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独白

时间:2022-07-31 02:42:51

摘要:本文讲述了沈阳故宫的历史,重点介绍沈阳故宫的空间序列,其中包括总体布局,外朝、内廷空间等,从而向读者展示沈阳故宫的伟大。

关键词:总体布局,空间序列,沈阳故宫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highlights the Shenyang Imperial Palace of the sequence space, including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outer court, inner court space to show the reader the greatness of the Imperial Palace in Shenyang.

Keywords: general layout, space sequence, Shenyang Forbidden City.

中图分类号:P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我走进红墙金瓦的沈阳故宫,欣赏着它辉煌的殿宇,品味着它充满满族风味的各种宫殿建筑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其实这里有满汉蒙各族文化融合永恒的标识,这里有努尔哈赤、皇太极自我文化超越时期所留下的种种印记,这里还有乾隆时期满汉文化共荣的种种创造。只是半转星移,岁月苍桑,这让人不禁想起它曾经有过的兴盛岁月。

一种文化的存在价值在于它的独特性能,沈阳故宫的种种独特性,都使得它成为体现我国悠远流长的文化内涵的建筑。首先它以建筑群落为基础,并且有很多象征着尊贵的特出符号,比如供休息用的凤凰楼,朝会用的崇政殿,这都显示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其次它有着明显的东北建筑的特征,它以满族风格著称于世:八角重檐的大政殿;体现八旗体制的十王亭,除此之外它还体现着满族先人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清宁宫等后宫五妃的住所都建在人工堆砌的高台之上,而朝会用的崇政殿则建于平地。

当然,我们应该感谢祖先们为我们留下的这座完整的宫殿,使我们今天依旧能回味历史的痕迹。但是最让我赞叹的并不是它的文化特色,而是它别具一格的空间序列,我们习惯了赞叹北京故宫的建筑群布置手法,而沈阳故宫的空间序列却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简介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 6 2 5年,是清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创建的皇宫,又称盛京皇宫,清朝入主中原后改为陪都宫殿和皇帝东巡行宫。沈阳故宫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缮,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构成了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

三.总体布局

沈阳故宫的空间序列递进表达出的是另一种心里背景。沈阳故宫总体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是分建于三个不同的时期,有三种不同的空间特征。东路的布局以八旗行营的方式展开,功能纯粹,空间形态简洁,是三维性的,而无时间因素,它以大政殿为中心, 十个王亭八字排开的宫殿建筑, 与汉族宫殿建筑风格迥异, 具有浓郁的满族风格。在公元1746 年和1778 年,分别在中路两侧和西侧兴建了东巡驻跸和赏戏读书的东西所和西路建筑,这个时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这两组建筑空间曲奥宁静,时间流动得平和悠长。而中路,中路以东路宫殿为基础, 皇太极在东路西侧扩建而成了中路的大内宫阙,它将以中轴线作纵深布局的汉族入宫廷模式与满族民居院落的布局方式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大内特色.背景正介于两者时间,中路大内宫阙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以崇政殿为中心, 内廷以清宁宫为中心.与东路相比,空间功能多样化了,并增加了时间的流动性,沈阳故宫的基本格局至此确立了下来.与西路相比,又非太平时代的人文情趣的宣泄,它的时空性格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生活环境和矛盾的文化心里体验。

四.空间序列

皇太极时期的中路建筑群,是以中轴路径串联空间的组合体,分别控制几个层次的空间节奏。我大体的将其分为外朝空间和内宫空间。

外朝空间:中轴线对称格局, 有着空间序列的起承转和。外朝部分起点由最南端的照壁, 经大清门、崇政殿,终点落在凤凰楼前, 形成了外朝的三个空间:第一是候(散)朝空间臣子) , 这一空间是由从南部的照壁到大清门, 从东部的东朝房到西部的西朝房所形成的开端空间, 大清门为侯朝建筑; 这一路径由宫前横向的街道至大清门前转为纵向,大清门与街道间的距离不太长,退宫墙几米,形成凹形的引入空间。第二是常朝空间, 这一空间是从大清门到崇政殿, 飞龙阁到翔凤阁所形成的高潮空间, 崇政殿是常朝建筑;从大清门进入后是一个方形的广场,正面是崇政殿和翔凤殿,大清门前后空间奥旷对比鲜明,使体量不大的崇政殿显出威严庄重的气势,中央青石铺砌的笔直甬道,加强了空间的纵深感,月台与檐廊逐次抬高,路径也变得起伏有致。第三是侯(散)朝空间( 皇帝) , 这一空间是从崇政殿到凤凰楼,凤凰楼到西部的龙楼.这是过了崇政殿进入内廷的过度空间,呈横向的长方形。总体来讲, 沈

阳故宫大内宫阙处处体现出可人的气度和亲切的生活氛围, 不是等级森严的皇家气派.

内廷空间:内廷部分从凤凰楼开始, 拾阶而上就是内廷部分,由台上五宫围合而成的庭院空间. 台上五宫坐落在一个相对地坪为3.8米高的人工夯土高台上, 是皇太极与其家眷日常生活起居之所.内宫沿袭满族传统择高而居的习惯,3.8米高的台地周围重墙,入口为三层高的凤凰楼,所以在此过渡空间中,虽然没有独立的主体建筑,但前后有横向的崇政殿和竖向的凤凰楼,对比明显,加之凤凰楼前陡峭的阶梯,使得此路段体验不仅没有单调感,反而让人感觉到华丽的节奏感,这里更能体现沈阳故宫独特的序列空间。等上阶梯,过凤凰楼进入内廷,正店是清宁宫,东西各两宫陪列。一直笔直的路径到清宁宫前出现了转折。清宁宫的门不是在中轴线上,而是开在了次间,所以路径到这里便折向东西而进。室内则以万字炕成回旋之态收尾。整个路径的流动有起有合,有静有动,有平有升,有直有折,最后以回旋似的书法中的收尾,精炼而有神采。

五.总结:

沿着凹入的空间经过大清门进入一个小广场,接着到达庄重的崇政殿前,再经过一个过渡的空间感受凤凰楼的华丽,然后到达宁静的内廷,这是一个空间功能与空间心里感受合一的过程。看着这座华丽庞大的建筑群,我所惊叹的不仅仅是它的空间序列,更赞叹设计这座建筑的设计师和建造师们,他们张弛适度的把握能力,不仅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又有着北京故宫所没有的亲和力。

从沈阳故宫出来后,我站在沈阳故宫的门前,所感受到的和进去之前截然不同,进去之前只是从一些书籍,一些期刊去了解沈阳故宫,等自己真正的去感受之后,才明白什么是华丽,什么是庄重,什么事意犹未尽。

参考文献

[1]王其钧,谢燕著.皇家建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毛兵,薛晓雯.沈阳故宫与昭陵分析

[3]刘昕宇,赵明君.沈阳故宫 一座魅力之城.

上一篇: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因素及常用网络安全技... 下一篇:浅谈建筑设计中的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