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从幕后走到台前

时间:2022-07-31 01:25:31

民间金融:从幕后走到台前

日前,央行出台了《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报告指出,对于民间金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应该全面认识、正确分析,并加强对民间融资行为的规范和引导,趋利避害,促进其健康发展”。报告再次为那些基本合法的民间融资指明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由此――

多种方式并存的民间金融

近年来,民间金融十分活跃,民间金融规模逐渐扩大。据中央财经大学课题组对全国20个省份的实地抽查,2003年全国地下信贷的绝对规模在7450~8300亿之间。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定点观察站的数据显示,2003年全国农户户均借款来源中,来自银行及信用社的贷款只占26%,而来自私人的贷款则占71%;从地区结构看,东部地区农户资金来源中有81%来自民间金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这一比例则分别为76%和60%。另据全国固定观察点对2万多农户的调查,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2.7%,私人借款占65.97%,其他占1.24%。

据有关部门透露,中国非正规金融市场将近银行总存款的4%或2004年GDP的6.5%。

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相适应,民间金融所容纳的融资形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

1.民间自由借贷。是一种直接的借贷活动,也是民间金融活动最主要的融资形式。无论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还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民间自由借贷都广泛存在。

2.民间集资。民间集资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其在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当时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起步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对民营经济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私人钱庄。1984~1985年间,温州地区曾有四家钱庄经工商行政部门批准公开经营,但后因国家政策不允许又转入地下经营。目前,尽管在地下活动的私人钱庄的数量不多、活动范围有限,但融资规模很可观。

4.民间合会。这是在我国有着较为悠久历史的民间金融形式,是一种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带有互动、合作性质的自发性群众融资组织。日本及我国台湾省也存在这种组织。民间合会一般都采用现金运作方式,虽然叫法有多种多样,具体做法也五花八门,本质上都是入会成员之间的有息借贷。就规模而言,融资数额较大的合会多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尤以浙江、福建为多。福建福安市的一个“合会”涉及金额25亿元,参与者达65万人。“合会”融资规模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而10多万人口的浙江奉化溪口镇,一年财政收入为1亿元左右,在银行的各项存款为10多亿元,民间游资竟有4至5个亿的规模。

5.农村合作基金会。从性质上看,农村合作基金会并非真正意义的金融机构,而是一个社区性金融系统的补充形式。其自1984年由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代办后,在全国发展很快,对组织和调剂农村闲散资金,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部分农村合作基金会存在的高息揽存,高利率放贷等违规经营行为,蕴含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对农村合作基金清理整顿。1997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解散清算。但目前个别地区依然存在极少量的农村合作基金会组织,只是经营方式已由以前的公开转为地下。就这一点而言,其和地下钱庄实际上已经没有很大差别。

6.私募基金。私募基金是伴随我国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尽管存在着诸多的不规范,而且私募基金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是躲躲闪闪,但是,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私募基金性质的机构日益增多,它们完全是由市场需求而自发“成长”起来的,其顽强的生命力令人侧目。私募基金实际规模到底有多大,很难拿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中央财经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私募基金占投资者交易资金的比重达到30%~35%,资金总规模在6000~7000亿元之间,整体规模超过公募基金一倍。有的人则认为这个数字是高估了,实际上没有这么多。但无论如何必须承认,私募基金作为民间金融活动中一种主要的直接融资方式,规模是相当可观的。只是由于近几年股市持续下跌,私募基金投资的证券资产严重缩水,私募基金的规模明显缩水。

疏导是发挥民间金融作用的良方

一般而言,亚洲国家非正规借贷占整个经济借贷总规模的比重在1/3~1/2之间,同属转型经济国家的越南的非正规借贷的占比更高达73%;其他较高的如马来西亚、尼泊尔和菲律宾等国家,其占比也在70%以上;即使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韩国,农村地区借贷规模中的50%来自非正规金融部门。而在世界范围内,与正规金融机构以及政府主导的贷款支持计划面临的窘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正规金融的经营成本低,在发展中国家有生存空间,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并有一套解决信息不对称、防范道德风险的机制。如果简单地抑制打压,不利于发挥民间金融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

中国也不例外。民间金融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下来,说明它本身就有市场。所以不应该套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去管死它,而是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比如地下钱庄等,考虑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从民间金融的需求角度上讲,由于正规金融的严格的信贷门槛和机构设置问题,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因无法提供担保或抵押物而难以获得贷款,贷款需求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得到满足。

从民间金融的优势角度上讲,它的低成本互的小额借贷,与国有商业银行刚性利率不一样的随行就市的利率定制,都是民间金融活跃的原因。我国的民间金融凭借一套独有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防范道德风险的机制和其低成本经营,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如果我们一味地对民间金融进行否定,永远把目光定位在民间金融带来的巨大金融风险上,结果只会将民间金融推向更加阴暗的角落。随着市场的发展,正规金融体系远远不能满足整个经济发展的要求,就会出现一支新的金融体系,一些新的金融组织,或者一些新的金融形式。

近日,人行副行长吴晓灵明确指出 :“只要严格限定这些个人和公司的资金来源并加以监督,允许不吸收存款的贷款组织的存在,将有利于引导民间金融的规范化。因而我们应该新设立一类金融组织,大的叫投资公司,允许其做各类投资业务,包括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和证券投资;小的叫贷款公司,只做贷款业务并以小额信贷为主”。从这几年金融界对民间金融关注程度以及今年来央行对民间金融的态度上可以判断,正规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纳入监管体系是大势所趋。为推动小额信贷的发展,解决小企业和自然人贷款难以及民间有序管理的问题指出了方向。

给民间金融“正名”是首选

通过央行《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对民间金融特地用专栏的形式进行了阐述,并建议要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与民间融资的有关政策,以及央行高层多次讲话来分析,民间金融已经成为我国融资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给民间金融一个正确的定位,将有利于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融资体系。

建立民营银行势在必行。经济学家樊纲曾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大失误就是没有建立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目前外资银行已开始大举进入我国,其经营的业务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应对这种局面,国有银行也已开始股份制改造,若在此时建立一些民营银行,竞争主体增加了,竞争的环境将更加充分,会加速国有银行改革的步伐。建立民营银行一方面可将大量游离于正规金融机构的民间资本有规模的组织起来,并合理又合法的取得利益;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小企业和农民的融资困难,并避免为偿还高额利息中小企业投资国家控制和高风险行业的风险。虽然没有关于民营资本参股银行和民营银行的具体文件,但东北振兴银行、渤海银行、淮海银行、浙商银行、南华银行等一大批新银行的名称不绝于耳。什么才是真正的民营银行呢?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经给民营银行下过定义,“真正的民营银行应该是民营企业个人的资本或者民营资本占绝对总量的银行”。

引导民间资金参与正规金融的改制。引导小规模的私人钱庄和民间资金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合作)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的改制。通过吸纳民间资本入股的方式使原先运行地下的社会闲散资金吸引到合法的投资轨道上来,使其运用合法化。还可以成立一些农村基金会等形式的金融组织,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从民生银行的经营实践看,民间资本参股能够使银行的效率显著提高。2004年11月17日,浙江瑞安市农村合作银行宣布成立。作为温州金融改革试验的一项尝试,1433户农户以11083万元自然人股,成为这家农村合作银行的大股东。尽管农村合作银行的所有者监督和“股份合作”原则都有待具体落实,但其对引导民间资本走向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对民间金融进行分类监管将走向台上。温州是全国首个金融利率改革的试点城市,又是全国惟一的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温州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丰富实践,又有丰厚的民间资本和活跃的民间借贷活动。央行在温州设立了300个民间利率的监测点。对当地民间金融的定点跟踪,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因为民间金融的外延比较广泛,因此监管上更需要区别对待。一是对于民间亲友之间、个人之间主要体现互助的借贷活动不必干预,鼓励其向着规范化、契约化方向发展。二是对洗钱、资金和外汇黑市交易、金融诈骗等金融行为应该绝对打击与取缔。三是那些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相互之间的借贷行为,温州银监局监管利率水平、资金投向、农村融资、企业融资、活跃程度的区域差异和企业差异等。可以引导社会资金的理性投资,避免了出现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背道而驰的现象的出现,也有利于掌握民间金融数量、运动方向及整个经济领域的投资热点。

上一篇:十大措施应对我国严峻环境形势 下一篇:“民间金融”由“错位”到“补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