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时间:2022-07-31 12:08:34

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孔子曾说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至今这依然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对数学课,学生掌握程度不齐,你要照顾差的,就只能让好的等一等,反之只有放弃大多数而培养尖子。许多学生只要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因为传统教学的模式,决定了教学必须照顾整体,满足不了每一个学生的要求,这与新课标精神相违背。因此数学教学除了集中还需要有分散,所以就需要有针对个体或小组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对于小学数学课堂就显得更为重要。

我在教学《分数的除法》的练习时,利用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电脑显示。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会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如何整合是一门艺术,只有恰如其分地运用,才能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其辅助、解释、巩固、再现等功能。要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优化整合,更为顺利地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尽自己的一份力。

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经验是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前提。在多媒体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表现出来,创设虚拟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他们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数学规律。如“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有相当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此类应用题既要学生掌握相遇、同时、相向的特点,又理解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会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优化数学课堂效率。

一、化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认为教学中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化解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内容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定能受到明显的教学效果。同时要突出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自评,是多元化的具体体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参与性,可以有效地解决评价多元化的问题。其一,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备课时预测的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成电子版练习,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内容,从而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其二,利用视频投影仪,可以把教师巡视中发现的学生的典型范例或典型问题展示出来或讨论、或质疑、或讲解,达到正确的思路得到强化的目的。其三,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学生的互评,强化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分寸”,该让学生想象的让学生想象,该让学生总结的让学生总结,该让学生推理得出结论让学生推理,信息技术只是提供材料或是加以验证而已。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主动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多媒体技术是以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学习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比如,我在进行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知识点,同时进行问题的讨论、答疑,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状况,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需要去主动学习。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

信息技术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新快的特点,学生充分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最终提高了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三、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较弱

长久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我们的教师认为只要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可以了。一般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足以应付教学,数学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不是必然的。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水平不高,操作不熟练,限制了他们利用计算机教学的目的。事实上,许多教师不好找到符合自己的教学需要的课件,而自己开发又有许多困难,这是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一大障碍。造成盲目依赖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要体会到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弥补书本、实物等无法给予学生多样化感官的明显不足,盲目依赖信息技术手段,似乎除了信息技术手段外,其他教学手段都是落后的、陈旧的,只有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才能上好“现代的课”。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节课时,用电脑出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的演示教学,从分析到得出公式,前后不到几分钟就结束了。表面上看课堂信息量大,实际上则出现“讲者手忙脚乱、看者眼花缭乱、听者心慌意乱”的现象,由原来的“人灌”变为更高效的“机灌”。没有将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出来,从而限制了数学教学。

教学改革的今天,作为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和课件制作技术。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转变了我们的教学理念,改进了教师的教学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学效率。让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充分发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我们有责任,培养出大批具有21世纪能力素质的创新人才!使信息技术更好的优化小学数学课堂!

上一篇:让学生的美术作品得到充分展示 下一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