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教材的拓展

时间:2022-07-31 10:56:55

有感于教材的拓展

摘 要:对教材的适当拓展,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触动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审美情趣的变化。课程实践一度时期后,又被新的经验、新的模式所束缚,忽略了文本蕴涵的价值,疏于对文本的拓展开发。教师应该克服职业倦怠,加强学习思考,不断实践创新,勇于反思自己,勇于否定自己,善于提升自己,与课程、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教材;拓展;反思

四月中旬,就要教学七年级下册自读课文《竹影》了。在以往的教学中,对自读课文的教学,基本上采取文学常识介绍、整体感知、理清结构、品析词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一下就结束了。从心理上不够重视,教学上浅尝辄止,效果不是很好。教学设计前夕,我翻阅了以前的教案,总觉得缺少些什么。

我想,书法国画作为中国的国粹,农村学生知之甚少,而自己又有这方面的爱好。何不以课文教学为导线,对文本加以拓展,适当进行中国画常识及国画欣赏的教学,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又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思之再三,我决定试一试。

第一课时,我首先介绍了作者丰子恺多方面的卓越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分组自主研讨探究,体会文章的童趣、情趣和美感。第二课时,由父亲对中国画的介绍顺利过渡到中国画常识的教学,先从写意画入手,介绍了中国画特有的写意画的基本技法、中国画多点透视注重神韵的特点,并进行了现场演示讲解,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和热情。第三课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搜集了大量的国画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画的不同形式,欣赏写意画与工笔画的不同美感,感受不同时代意识和审美标准在画作中的展现,展示了齐白石、张大千等著名大师的传世佳作,讲述了他们刻苦求学创作的故事。学生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投入,我想,这是由于精美的画作深深地吸引了他们,他们的心灵被悠久的传统文化、大师们高尚的精神强烈震撼和撞击着。

《竹影》一课的教学结束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学生表现出了对传统文艺的兴趣,有的在习作中流露出学习中国画的向往,有的购买了相关的书籍欣赏传阅,学生作业书写的规范了许多,黑板报、手抄报更加注意装饰了……

对教材的适当拓展,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竟然触动了学生学习态度和审美情趣的变化,我不由得认真审视和反思了自己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有十余个年头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更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培养。

课程改革之初,我们参加各类培训,加强课程课标的学习,加强课程理念的学习领悟,努力走出前期教学模式的桎梏。而新课程实践一度时期后,我们却又被新的经验、新的模式所束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关注各级的考核评价,在“教学成绩这棵大树”下驻足徘徊,苦苦寻觅。我们高度重视知识能力的反复训练,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达成则重视不够,为了教课文而教课文,忽视了周边美好的风景,忽略了文本蕴涵的价值,疏于对文本的拓展开发,这确是舍本逐末,势必使我们的教学越来越僵化,使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沉闷,使我们的工作越来越低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诚然,教师工作极强的周期性和事务性,容易使人产生职业倦怠。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加强学习思考,不断实践创新,勇于反思自己,勇于否定自己,善于提升自己,让每一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心灵之旅,让每一天都收获新的精彩和感动,与课程、学生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沙坝初级中学)

上一篇:如何面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错误 下一篇:培养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