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07-31 09:32:12

从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决定于特定的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传承对侗族大歌深刻的影响,同时探讨在当今社会文化中侗族大歌的发展和跨文化意义。

关键词:侗族大歌;文化遗产;原生态文化

传承央视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作为国内声乐界的一大权威赛事,在全国观众心中享有较高知名度。自从2006年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并驾的唱法引入赛事,原生态音乐中蕴含的文化魅力和文化独特性越来越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时至今日,原生态概念已经日渐流行,并广泛见诸舞蹈、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形式。原生态唱法,指的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纵观近几年的青歌赛,原生态每次都可以说是大赛的亮点,也是观众们关注的热点。从蒙古草原的悠扬长调,苗族山寨的欢快踩鼓,八桂大地的动人山歌……原生态歌手带来的民歌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侗族大歌更是以它的浪漫气韵,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何为侗族大歌

侗族是古代越南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聚居在中国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省。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合唱多声部歌的统称,就其旋律和演唱艺术而言,可以算是侗族歌谣艺术中最高级的品种之一,特别是歌的多声部曲调,堪称为世界民歌艺术之珍品。侗语称侗族大歌为“嘎老”(gallaox或galmags),“嘎”是歌的意思,“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嘎老”就是大歌的意思。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它是中国民间支声复调的一种形式。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嘎老”(大歌)作为侗族民间的一种古老的艺术,主要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于民间,至今仍保留其古老的面貌。由于侗族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清美秀丽的却又近乎于封闭的生态空间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田而食,外界的一些文艺娱乐活动很难进入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便在这种耕作之余自然而然的去摹仿山林中的鸟鸣蝉虫,进行自己特有的文艺娱乐活动,正是这种无忧无虑的单纯朴质的生活,再加上长时间的摸索,侗族人民很自然的就会用生命的灵气和智慧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现象去领悟,以自然无为为美,讲究心灵与自然的融合、和谐,从而创造了优美的合声音乐――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源于生活,源于社会,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歌唱爱情的居多。侗族大歌是一种原生的艺术样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一种“文化与教化的手段”。侗族大歌的内涵博大精深,它伴随着侗民族的形成与侗族社会的发展而形成、发展。是一种独特的蕴涵民族精髓、精华的具有教化性质的“百科全书”。侗族大歌打破了西方音乐届认为的中国民间不存在多声部合唱歌曲的偏见。

二、侗族大歌的主要特征

第一,声部多,节奏不固定。侗族大歌的节奏没有固定的形式,既严谨但又可以自由发挥。第二,庄重严肃。侗族大歌均在大众场合中使用和演唱,以叙事、叙史为主,篇幅长,容量大。第三,演唱人数多。演唱侗族大歌最少要三人成歌,多则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人同时演唱,气势非常宏大。第四,无伴奏、无指挥。侗族大歌演唱时,一高音者领唱,众人合唱糕、低声部。即所指的“众低独高”,无指挥,无伴奏,全凭演唱人员平时严格的训练和演唱时的默契,一气呵成,整齐和谐。

三、侗族大歌的传承方式

侗族大歌渊源较远,早期由于侗族光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而无自己本民族的文字,它的传承大部分是靠口耳相传,靠大脑的记忆力保存,又靠记忆力和口授传给后人。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历史久远的由群众(社会)所传递的文化形式,是口传心记的历史传统文化的连续体。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随经济的不断发展,汉文化的不断影响,传承方式更加多样,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的传承系统。以江西小黄侗寨为例,传统的歌队是进行侗歌传承的主要组织形式,遵循同寨组合、同性组合和同龄组合三个基本原则,从而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同寨组合是指它的地域特征,同寨是以他们的鼓楼为标志的,小黄侗寨是由小黄、高黄和新黔(1953年小黄设乡之后的名称)共同构成的一个大寨,每一个小寨都有一个以鼓楼为象征符号的认同标志,整个村子里的村民也就围绕着这个鼓楼形成了自己的群体,组成各自的歌队。因此,小黄侗寨的歌队也就按照这种村寨结构分属于不同的寨子,形成自己的地域范围。同性组合的性别特征,即以性别为特征分为男歌队和女歌队,不存在男女混合的歌队。同龄组合的特征是指总体上来看小黄每一个歌队的成员都体现了年龄相同或是相近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受某个阶段的年龄的孩子出生的数量的限制。学习侗歌是伴随歌队始终的活动内容,在幼儿期,女性歌队是通过听母亲唱歌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儿童期,男性歌队开始组建,女性歌队也开始进行入独立学习阶段,这一时期是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地学习侗歌的重要阶段。有常任的老师和专门的场所,以及相应阶段的专门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形式与现代学校中的班机授课制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和特征。进入少年以后,男女歌队之间的对唱逐渐增加,到了青年期,这种对唱进入了高潮。侗族大歌分为四大类: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柔声大歌(侗语称“嘎嘛”)、歌(侗语称“嘎想”)、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吉”),其中的声音大歌是最精华的部分,声音的标题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四、侗族大歌的保护及在未来发展的建议

作为“稀有物种”的侗族大歌,理应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科学有效的抢救和保护,幸运的是,侗族大歌在面临失传的境地时,不断的受到了政界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并提出“抢救、保护、继承和发展侗族大歌”的行动计划,实施了侗族大歌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同时侗族大歌和民族文化被引进课堂,建立侗族大歌培训基地,并且在侗族大歌主要流行地区岩洞镇建立侗族大歌实验保护基地;恢复和建立老、中、少大歌演唱队并开展群众性的学歌和赛歌活动。所有的这些努力,都将是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但从全国看像这样的教育实在太少。随着统考制的实行,学校教育就围绕统考而转,那些五六十年代学校教育所编印的一些作为材的补充的“乡土教材”(包括民间文学艺术)就被砍掉了。现在,人们越来越发现应试教育的弊端,而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近二十年来,随着汉文化的不断发展,经济的不断影响,侗族大歌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登上了大雅之堂,它不仅仅是侗族人民的精神食粮,而且成了世界各国各族人民所共享的精神财富,但不懂侗语的人听了用侗族唱的侗族大歌,就只能欣赏音乐,不懂歌词意思。教育人类学的学科意识中包含着以文化为学科核心概念的学科意识以及与文化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有“文化传承”“文化习得”“文化创新”“文化积淀”“文化理解”“文化选择”等。如能用汉语唱、英语唱其艺术效果就会大增。现在人们已经开始实验,整理出民间用汉语来编唱的侗族大歌大量增多,北部方言区的侗族大歌绝大多数均变为用汉语来编唱,一小部分沿用侗语来编唱;在南部方言地区,新歌中用汉语编定和演唱的侗族大歌也比传统的大歌大大加重,大歌出现这种变化是与建国后侗族社会出现的新变化是互相关联的。建国后,由于侗族地区教育事实的蓬勃发展,以历史从未有过的速度加速了汉文化在整个侗族地区的传播,掌握汉文化的人也以数百倍的增长,可以说执行了语言的双轨制,以侗语为母语,以汉语为辅助语,汉语的推行和影响势必引起大歌等诸多传统文化因素发生变异,从而使得那些喜爱侗族大歌但不懂侗语的侗族和非侗族能听懂和演唱,使他们不仅被大歌复调音乐和韵律倾倒,同时也被这散发着侗家人纯朴、智慧的歌词大意所折服。

对侗族大歌未来发展有如下建议:第一,加强文化知识普查,将大量隐藏于民间的歌手、歌师、戏师以及民族文化的渊源等普查出来,建立良好的侗族文化保护机制,使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走向法制化道路。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提倡从知识产权方面进行严格的立法保护,尤其是对侗族大歌的演唱权、改编权、传播权、经济利益分享权等几个方面,严格把关,懂得用法律武器为侗族大歌的发展争取权力和利益的空间。第二,侗族大歌要走产业化开发的道路。积极开展对外演出,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将侗族大歌的声望和经济效益同时提上去,对表现优秀的歌手、歌师给予经济上的奖励。并在艺术学校、旅游学校等大专院校,开展侗族大歌必修课程,是大歌得到正规的学习、传承和发展。

侗族大歌作为侗歌中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和侗族文化的真实表现。作为侗族人民丰厚得精神财富,也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侗族大歌已经被国人和世界认可。保护大歌绝不是保护一项声乐技术,也不单单是侗族人民的责任,这是保护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国、全世界的音乐文化的大事。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艺术家正在着手将侗族大歌译成英、法、日等多种语言,让侗族大歌更好的世代传承,唱响世界。“若不歌唱,青春好像流水过,人生一生多短暂,春秋已度心有余,岁月如梭,那我各奔前程,此时相聚应永记心中”。――这是侗族大歌一首曲子的歌词,充分说明了侗族人民对于歌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愿这悠扬、神秘、宛如天籁般悦耳的歌声长存,也愿侗族大歌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刘亚虎.天籁之音侗族大歌[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张勇.侗族大歌[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3]吴浩.张泽忠《侗族歌谣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张中笑,杨方刚.侗族大歌研究五十年[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上一篇:基于设计伦理学的老年人公寓设计 下一篇:浅析中国国产动漫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