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时间:2022-07-31 08:39:36

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 通过对58例脑卒中瘫痪病人的康复护理,调整心理状态,防治各种并发症,为进一步功能恢复奠定良好基础。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心理支持、肢体功能康复、物理治疗等一系列措施,防止废用综合症、褥疮、肺部感等并发症。结果 58例瘫痪病人的肢体均有不同程度好转。

【关键词】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6-189-02

脑卒中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康复对脑卒中病人尤其重要,及早与正确方法的康复治疗不但可以促进脑卒中病人的康复,而且可以防治废用综合症,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58例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材料

58例瘫痪病人中48 例为脑梗塞引起的偏瘫;10例为脑出血引起的偏瘫。男性39 例、女性19 例。年龄在47~79 岁,平均年龄63岁。

2 康复护理措施

2.1 心理支持 脑卒中患者由于脑实质的损伤和功能障碍的影响,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问题。因此,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题,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使患者坚强地面对疾病,这对疾病的康复尤为重要。

2.2 肢体康复护理

2.2.1 放置和转移 正确的放置可预防和缓解痉挛,转移对改变全身血液循环,预防病发症等具有重要意义。偏瘫病人多采用健侧卧位和患侧卧位,配合仰卧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健侧卧位有利于对抗偏瘫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作用,同时还方便对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患侧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痉挛,健手在上面可以自由活动。偏瘫病人多能自行取患侧卧位,容易造成长时间压迫患侧部位皮肤发生褥疮,故应多协助取健侧卧位,另外防止垂足,用沙袋等物品固定,防止下垂和内翻。

2.2.2 床上活动 床上活动分为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 被动活动的目的是抗痉挛,防止肢体僵硬、变形,特别是肌张力高的病人要进行被动肢体活动,多进行肩外展、外旋,肘外展,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以及伸髋、屈膝、足背伸等运动。同时,可进行瘫痪肢体肌肉按摩、轻拍肢体的方法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增加肌肉营养,促进康复。主动活动可以增加全身各系统的功能容量,有利于增加肌力和改善智力,是预防和消除废用综合症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活动形式主要有:①自动翻身侧卧;②健侧手带动患上肢运动;③床上桥式活动[1]。

2.2.3 物理治疗 运用低频脉冲和针灸治疗,对人体产生治疗效果[2]。低频脉冲治疗可于床上自主运动开始即可进行,每天1 次,每次30 分钟,通过刺激促进肌力的恢复。针灸治疗显示,针刺具有舒缩血管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使气血通畅,脑组织灌注量增加,提高局部肢体细胞组织的营养,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2.2.4 基础护理 脑卒中急性期落实各项基础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措施,补充充足营养,给予易消化、易吞咽、富于营养的流质、半流、软食,必要时考虑肠道内营养和肠道外营养,补充充足的水分,防止便秘。

2.3 膀胱的护理 增强膀胱自主功能训练的建立,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在部分瘫痪病人中,排尿功能异常,经常采用留置导尿管来解决排尿问题,长期留置导尿管增加患者尿路感染机会,对病人进行自主膀胱功能的训练[3],首先我们将导尿管进行定时开放,一般3~4 h 开放1 次,观察膀胱充盈情况,防止膀胱胀满,1~2 个月后可改用间歇导尿,每日或隔日1 次。在两次导尿之间鼓励病人自行排尿,排尿困难可用膀胱区手法按摩,叩击耻骨上区,拍大腿等。当病人残余尿液超过100 ml 或尿液浑浊时,要进行膀胱冲洗。训练6 个月后病人可在1~2 个月冲洗1 次膀胱,甚至更长时间。

2.4 气管切开的护理 行气管切开,在护理过程中防止肺部感染是非常重要的,每日用75 %酒精在插管处由里向外,从底向上彻底消毒。经常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生素更换敷料,气温高时每日更换2 次。细菌产生抗药性时切口处往往有一种难闻的恶臭,我们用4 ‰的醋酸溶液,更换敷在切口上纱布效果极佳。气管切口处往往有一些肉芽组织,在消毒时易引起出血。用干棉球沾庆大霉素压迫止血,防止感染。为防止气管套管的气囊长时间压迫气管,应2 h 气囊放气1 次。由于病人没有自主呼吸的功能,放气时病人非常痛苦,病人往往拒绝放气,有时每日只能放1~2 次气。当肺部感染加重时,除大量运用抗菌素外,还应增加放气次数,既有利于痰的排出,还能减轻肺感染机率。为了防止痰液粘稠,每日4~6 次给予生理盐水100 ml + 糜蛋白酶1 支+ 庆大霉素8 万U 混合液,用1ml由气管套管内滴入。

3 褥疮预防

3.1 减轻褥疮的护理措施:改变减轻垂直压,每2 h 翻身1 次,给予气垫床,鼓励病人借助双杠锻炼站立,以利全身血液的循环。减少摩擦力保持床整、无皱折、碎屑,翻身时抬起身体,避免推、拉、拖等动作[4]。降低及避免剪切力,经常保持床的水平位置,减少半卧位的时间,有红肿现象时,采用酒精按摩、擦干,保持皮肤清洁干爽。对护理不当已形成褥疮的病人,采用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治疗措施。对其疮面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检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用引流及敏感抗生素局部换药。

4 讨论

脑卒中病人的瘫痪是属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的。此时脑部发生病变产生抑制,病变以下的脑干、脊髓则处于抑制释放阶段,它们产生的都是原始的、低级的属于病态模式。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肌力训练。通过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措施,达到预防并发症、减少后遗症,调整心理状态,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达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燕铁斌, 窦祖林, 主编.实用瘫痪康复.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缪鸿石,主编.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1.

[3]周秋风,祝希梅,叶赛娟1 外伤性截瘫病人留置导尿问题探讨1 中华护理杂志,1995 ,30(2) :881.

[4] 郝建春, 张研, 秦丽芬1 褥疮防治现状1 中华护理杂志, 1996 , 31(1) :441.

上一篇:赛霉胺用于治疗难治性压疮的护理观察 下一篇:手术期间全麻病人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