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人口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

时间:2022-07-31 08:14:14

城乡人口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设计

[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城乡居住人口信息服务平台,对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进行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居住人口管理与社会治安管理水平,提高社区居民管理水平和提高居民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建设这样的系统是以居民住宅和机关单位、企业与商户等社会实际人口容留场所为管理基础,以住宅实际居住人口和机关单位、企业商户从业人口为管理对象,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实现居住人口的精细化管理和动态管理,达到“以房管人、以业控人”的效果,为更好的开展居民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应急救助服务提供信息服务提供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

[关键词]治安管理;居住人口;居住房屋;居民从业;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TN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3-0187-03

1系统的网络拓朴结构设计

基于居住与从业等人口容留场所的城乡人口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是以人口管理中心数据库为基础,可以独立进行基础数据的维护管理与应用,也可与户籍管理系统等公安内部相关系统连接,共享其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信息。还可与警用地理信息系统或公安指挥调度系统相连接,共享其住房平面图信息和电子地图信息。在人口管理数据的维护与应用方面,该系统可以利用公安内部终端设备为有关警务人员提供人口信息的管理与应用服务;对于处于公安内部网络环境之外的人口信息管理与应用服务,例如民警和社区人员,可以通过Web服务系统提供在线和无线服务,既可以通过在线终端设备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设备进行有关操作,特别是对于每个已经入网的住宅或机构,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扫描房屋或机构坐落识别码的方式,很方便的进行人口定位查找与有关信息的维护操作。公安系统内外部通过防火墙来进行隔离。

2系统的功能与业务处理流程设计

系统的功能设计,城乡人口数字化管理平台由网络平台应用系统和智能手机平台应用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整个系统都是在人口管理中心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Web服务器来提供的,其中网络平台应用系统是通过在线网络为民警和社区管理人员等各类人员提供服务,智能手机平台应用系统则是利用手机以无线方式来提供服务的。系统管理由专门授权的管理员来实现,他们可以对不同角色的操作人员进行入网注册和操作授权管理。房屋信息维护主要有新入网房屋或机构编码、房屋或机构识别卡的制作与安装、房屋或机构入网操作、房屋或机构信息维护、居住人员或从业人员信息维护等。

(1)新入网房屋编码。新入网房屋编码初步建议按“省—市—区(县)—派出所—社区—栋号—单元—楼层—房屋号”编写。

(2)房屋或机构识别卡的制作与安装。识别卡可以考虑智能手机能够识别的条形码、二维码等信息。识别卡是在一个特定城市区域中房屋或机构管理的唯一标识,通过识别卡来对每个(栋、单元或住户)需要纳入管理的房屋或机构进行数字化管理。识别卡由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负责维护。为了减少房屋或机构标签制作、安装与维护的工作量,在确保能够区分与识别的前提下,每个房屋或机构标签可以用来标识具体的一户、一个单元甚至一楼。

(3)房屋或机构入网操作。在识别卡确定一处具体房屋或机构的基础上,对这处房屋的每个具体住户(或商户)房屋编码规则编制“房屋编码”,由此来确定这户房屋从所在地址、房屋栋号、单元号、楼层号到具体房屋号的编码;若是机构则输入机构的基本管理信息。这个操作由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负责维护,维护操作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台系统在房屋现场进行,也可以通过办公室的公安内部台式机完成。

(4)房屋或机构信息维护。在识别卡确定一处具体房屋或机构的基础上,对这处房屋的每个具体住户按身份证号建立房屋业主信息,没有售出的房屋业主为开发商或其它法人;对于机构按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注册号之一建立机构基本信息。为了减少信息维护的工作量,对于分散的商铺或摊位,可以按可控的范围编制虚拟的机构识别来进行管理。房屋或机构的基本信息由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负责维护,维护操作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台系统在房屋现场进行,也可以通过办公室的公安内部台式机完成。

(5)居住人员或从业人员信息维护。对每个具体住户按身份证号建立房屋居住人员信息,对每个机构按机构身份号建立机构从业人员信息。

房屋的居住人员或从业人员信息由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负责维护,维护操作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平台系统在房屋现场进行,也可以通过办公室的公安内部台式机完成。对于人口中心数据库形成的人员管理信息,根据授权可以进行如下信息应用操作:

(1)各警务人员可以根据授权,查询使用数字化社区系统中的房屋、业主、居住人员或机构从业人员信息。

(2)根据授权,警务人员可以在查询房屋基本信息的同时,通过该系统与户籍管理系统、警综平台系统、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关联查询有关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从业人员的详细信息。

(3)有关综合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房屋/商户统计表、业主统计表、住户统计表、从业人员统计表、用户操作统计表等的查询与输出。

3系统的数据模型设计

系统的数据模型,街区信息是在省市县(区)划分的基础上,按警务管理与社区管理人员所便于管制的居民街区、住宅小区、工商业街区或依据传统习惯来划分的可管控区域。在街区信息编码的区域内来划分建筑或机构坐落,一个坐落划分可以是一个街区内的一栋实际的建筑物、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一个或多个机关或工商单位、一片视线范围可控的商铺摊位等。在建筑坐落划分的基础上对住宅房屋信息或机构信息进行数据化整理,其中房屋信息主要有坐落识别码、坐落编码、房屋编码、单位编号、楼层编号、房主身份、户主电话,还可有此房屋的委托管理人身份和电话等信息;机构信息主要有坐落识别码、坐落编码、机构编码、机构名称、机构性质、负责人身份、负责人电话,还可有此机构的委托联系人身份和电话等信息;住户人员信息是由房屋编码来唯一明确一处住户的基础上,通过身份证号确定唯一的一个人,通过人员关系来区分同一住户内的居住人员是家庭成员、亲属、朋友或同事等各类不同关系。如果某一住户人员的机构编码不为空白,则就可以关联到此人的从业基本情况。由此来完成对某个特定地区居住人员的居住信息与从业信息的数据化管控。

4系统设计与实现中有关问题的探讨与展望

在本系统设计与实现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或项目推进的不同阶段,特别注意几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街区与坐落的划分,一定要从方便基层民警和社区管理人员的为出发点,以便于识别和有利于管控为目标来进行;

(2)房屋或机构的“坐落识别码”的编制,目的是通过智能手机的扫描就能够确定一个精确位置及这个位置以内的各层次信息,并且这个位置必须是可以区分出一坐建筑、或建筑的一个部分、或一个可管控的小区域。

(3)为了方便及时的对住户人口进行维护管理,可以把居住人口的变更处理授权为社区人员进行变更信息录入,民警对变更结果进行审核确认。

(4)对于居住人员的从业信息维护,可以授权给各机构的管理人员进行维护录入操作,民警对变更结果进行审核确认。

(5)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如果不能够直接与公安内部网络有关信息平台建立连接,也一定要预留连接的接口,只要这个人口数字化管理平台能够建立并运行下去,就一定是以公安部门的人口与治安管理为主导,以社区居民管理为基础,必然会拓展到与现有公安各系统平台的资源共享。

(6)利用本平台提供居民报警、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医疗等网络化服务,也是这个系统稳定运行后可能的功能延伸与资源利用。

作者:周健 单位:本溪广播电视大学

上一篇: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 下一篇:马斯洛管理思想对科研管理实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