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致力关心下一代工

时间:2022-07-31 06:49:24

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致力关心下一代工作

一、加强学习,力争“五老”队伍与时俱进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离退休的老同志常常会感到思想和所掌握的知识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我们不甘落后,我们应当努力学习新知识,缩短与时代的距离,作为新时代的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更要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与时俱进,做一个不落伍的学习型老干部。为此,我们制定了学习制度,规定每月开展三次政治理论学习,集中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中国火炬》等报刊、杂志。老同志们都十分珍惜学习时间,现年70余岁的老干部胡小论同志,他家离前童有五、六里路,走路又不方便,但他总是风雨无阻,次次到会。退休干部杨啟芳同志,经常利用双休日对初中学生进行义务教育,并在自学《中国火炬》后选出10余篇文章组织学生学习,用这些典型事例解决学生的团结问题,使学生们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更加勤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去年杨啟芳同志也因此被评为宁波市先进个人和县级先进个人。学习使全体老同志坚定了理想信仰,做到工作上退休,党的事业不停止,思想不滑坡,信仰不迷失,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只有奉献,没有索取;只有服务,没有报酬;只有辛苦,没有享受,这就是我们前童镇“五老”人员的本色,在群众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努力培育“四有”人才

三、创建德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前童镇是革命老区,留下了许多革命史迹,许多老游击队员、老党员、老交通员(如1938年入党现年95岁高龄的周松贵同志)。近年来,镇党委充分整合资源,发挥“五老”人员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积极创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用先烈的革命事迹教育下一代,取得了较好成绩。我们创建的教育基地有:

一是建造鹿山革命烈士亭。鹿山革命烈士亭由老干部童中法同志倡议建造。每年清明节,镇关工委都要组织老干部,接待来自宁海中学、柔石中学、知恩中学、城关中心幼儿园及本镇的中、小学校青少年,前来瞻仰革命烈士,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这里,每年受教育人数多达6000余人。这里也已成为前童镇中心小学少先队员入队宣誓的特定场所。宁海中学高二段师生也已连续十多年拉练到此地,体验生活,陶冶情操。

二是创办前童党史图片资料陈列室。党史图片资料陈列室陈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前童籍烈士的遗像、英雄事迹等图片、资料,也有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为保卫国家财产同歹徒英勇搏斗而壮烈牺牲的葛亚玲烈士遗像,内容丰富多彩、教育意义重大。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党史图片资料展览,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从而使他们更加勤奋学习,立志成材,将来为建设美好家乡出力。

四是建造福泉山“纪念碑”、“铁流亭”。建造该碑亭,是为了纪念台属武装“铁流”部队在宁海革命斗争史上的功绩。1994年9月,前童镇热心教育下一代事业的一批老干部提议要建立纪念碑亭,得到了县、镇两级党委的重视。宁海县委于1995年11月18日批示同意,建造纪念碑亭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具体体现;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歌颂革命前辈的历史功绩的义举;开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功在千古的事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此工程于1995年9月15日开工建设,至1996年7月5日全面完工。整个工程占地960平方米,总造价18万余元。1996年7月5日,也就在宁海解放47周年纪念日当天,前童镇党委、政府隆重举行了“铁流亭”、“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县委在此建立的“宁海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碑也同时揭碑。福泉山“纪念碑”、“铁流亭”已成为县、镇两级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至少有4、5千人到此接受教育。此碑亭的建设,凝聚了前童镇关工委和一批老干部不辞辛劳,干净做事,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是对先烈的最好纪念。然而,前童镇关工委王恕寅、王兴全、童中法、杨志肯等老干部,为建造此碑亭,呕心沥血,从严冬到盛夏,跑镇里、上福泉山、进城关联系工作100余次,均无享受任何补贴,车旅费、餐费总计不上100元人民币。

五是创建前童民俗博物馆。此馆是在前童村文物保护利用办公室领导下,发动全村“五老”人员开办的,搜集了日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间珍藏的古文物,还有鼓亭、千工床等工艺品,馆藏丰富,充分展现了这一地区从古老向近现展的农村文明史。现在,此馆已被列为“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教育广大青少年更加热爱家乡,珍惜古文化,不断创新,热爱科学,立志成材,为建设美好家乡而努力。

前童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体离退休干部的共同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共宁海县委办公室[2004]96号文件精神认真学习,并在学用结合上下功夫,争取做出更大的成绩,为培养“四有”人才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小学生寒假生活作文 下一篇:民生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