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积极激发学习潜力

时间:2022-08-03 09:32:57

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积极激发学习潜力

初中数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中间环节。高中、大学,甚至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都是对初中阶段数学的深化和融合。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初中阶段数学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数学精神,培育科学的数学素养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养成严谨的思考习惯、创新思维模式、不断攻坚克难。通过这么多年数学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明确在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既要“放”,给学生更多学习的自主性和思维空间,也要“管”,传授给学生足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行驶,不偏离

航线。

一、主动适应数学教学新要求

当前教师群体里,“70后”已是主体和骨干,在他们还是学生时,教师对他们往往采用注入式教学(俗称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中国有着很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私塾,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注入式教学可以让老师在较短的课堂时间高效地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这点很重要,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知识,才能开展一些创新和创造,否则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看过一篇关于中外教学对比的报道,与国外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在初始阶段拔得头筹,往往成绩优秀许多,这让国外的教师羡慕不已。但到了后阶段,中国的学生逐渐处于劣势,这样的结果发人深省,为什么在不同的阶段获得了截然相反的教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得出,中国课堂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多些,而国外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多些。在初始阶段,注入式教学会让中国的学子基础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但到了后阶段需要学生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时,弊端就出现了。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缺少师生互动,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教学还忽视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没有对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因人施教。

显然注入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要求,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按部就班,裹足不前,而应批判地继承,创造性地发展出科学的教学方法,做到“放”“管”结合,该放的要放,落实教学民主、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完全释放每个学生的潜能;该管的要管好,教师在学好新的教学内容的前提下,把该讲的内容以生动的方式讲好,让学生乐于接受。

二、启发学生迸发出更多智慧的火花

教师应按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的指导原则,运用好启发式教学方法。有学者认为,未来的“文盲”不同于过去目不识丁的“文盲”,未来的文盲将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人。有人统计过,知识更新速度正从过去几十年、几百年增长一倍的速度提高到现在几年一倍,要想完全掌握新知识几乎不

可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搭上时代进步的列车,唯有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符合个性的学习方法后,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他们才可以较为轻松地学习、掌握、运用自己所需的知识。我始终认为,学生记住几个公式不难,可是让他们永久记忆、灵活应用,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教学实践中,我习惯以提问的方式引出新知识点,然后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譬如,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公式推导出新的公式,我归纳了这样做的几点好处,(1)复习了旧公式;(2)对推导出的公式印象深刻;(3)对新公式,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4)数学是个庞大的体系,推导的过程就是一个个数学公式融会贯通的过程;(5)反复的推导过程,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思维;(6)对于一些复杂的公式,即便一时忘记了,也能推导出来。启发式教学是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以学生为主的原则,正确把握启发时机,灵活运用启发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灌入”让学生易于吸收的养料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是说教师担子轻了,相反,老师要付出更多,潜心研究恰当的教学方法,形式多样地讲授知识。打个比方,过去我们喂鸭子,只要拽住鸭脖子,掰开鸭嘴巴,往里面灌饲料就行了,也不管它能否消化;现在,我们还是要喂同样多甚至更多的饲料,但我们摒弃了粗暴的手段,采用科学的喂养方法,在饲料中添加些香料,让鸭子愿意主动进食,少食多餐,对鸭子在这个过程中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

如何科学“喂养”,我经常使用鼓励法,效果不错,有时还有意外收获。我班有位学困生,数学成绩很差。有次我在课堂上提问,答对的奖励一个玩偶。大概这个小奖品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学生都踊跃举手,受气氛感染,这位学生也举起了手。我估计这位学生举手只是觉得好玩,但我还是把回答的机会给了这位学生,不出意料,这位学生面红耳赤地站起来说不会。为了让他对数学产生兴趣,我对学生说,他可能由于紧张等一些原因,突然忘记了答案,对他的积极表现,我们要给予表扬,希望他努力学习,下次争取回答出来。然后,我把玩偶送给了这位学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认为要上好课,教师就要在课前做足功课、备好课。备课时要兼顾学过的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点。上课时,要借助PPT、网络优秀课程等现代手段,把知识点生动地呈现出来。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接受度。鼓励学优生与学困生结对帮扶,同时要挤出课余时间对特别落后的学生开小灶,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有总结才有提高,教师要及时总结取得的经验,查找不足并着力解决,做到教学相长。

“放”与“管”在教学实际中没有严格的边界,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放”是“管”的一种手段,“管”是“放”的目标,适时适度用好“放”和“管”。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要按照全国“两会”提出的“万众创新”要求,做创新的排头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期获得教育成果最大化。

参考文献:

夏宗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0(07).

上一篇:语文素养形成从认识语文开始 下一篇:走下三尺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