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革新与音乐学习方式转变初探

时间:2022-07-31 05:24:52

信息技术革新与音乐学习方式转变初探

在音乐教学中,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音乐学习方式转变是必然的趋势。笔者在音乐教学一线多年,下面就根据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音乐教学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音乐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的音乐教学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和音乐教学能力,用优美的琴声、动情的歌声、婀娜的舞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适当使用,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不包办代替,使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吸纳音乐知识与技能。在音乐审美的良好情境中,学生和教师一起,通过自主的音乐学习,在音乐课上获得了音乐的审美愉悦,丰富了情感体验,陶冶了高尚情操。

二、依托信息技术资源提高了学生音乐学习能力

依托信息技术资源,加强多角度训练,即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某个音乐知识通过多途径来寻求答案。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上的音乐资源,使音乐学习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而学生通过查找相关音乐文化资料,能提高学生搜集、整理和选择音乐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音乐学习能力。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提倡学科综合”的观点,在教学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及艺术之外的学科的联系。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在音乐审美的情境中,学生和教师一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起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从音乐文化的角度学习音乐。

多媒体计算机音乐教学是指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将图、文、声、像等内容综合起来,一般是做成音乐教学课件,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演示自己制作的音乐课件,以便辅助音乐教学。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的音乐教学中,如果音乐教师对其作用的认识不正确或使用不适当,也会给学生的音乐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部分音乐教师过多地依赖课件进行教学,在课下花费大量时间制作课件,在课上则完全是照“本”宣科。(2)音乐教师将目光投向学生的机会少了。音乐学科教与学认为,在音乐课上,师生眼神的交流很重要,而一些音乐教师却把太多的目光给了那些计算机和幕布。(3)音乐教师的即兴发挥很少,部分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只是严格地遵照课件的设计。多媒体计算机的不适当使用会影响那些高水平教师音乐教学能力的发挥和学生音乐学习的实际效果。这其中主要有:①有的音乐教师更像电脑操作员;②人机共灌的“新填鸭式”教学;③音乐课堂缺少音乐学习氛围。

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将多数时间用于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和讲授音乐方面,自己不唱歌、不弹琴;而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只是听教师的讲解和观看大屏幕,学生也是不唱歌、不学习乐器、不学习识谱知识,音乐课中多了语言,多了现代信息技术,唯独少了音乐,少了情感。

笔者认为,多媒体音乐课件只是辅助音乐教学,必须结合音乐学科教学的规律与特点,认真设计,具体制作,不是每一个音乐教学内容都必须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一定提升教学质量,就一定是一节好的音乐课。多媒体音乐课件只是工具,吸引教师与学生课上一定要交流。如果音乐课件面面俱到,就不需要教师和教材了。因此,应把课件作为教学重点或提纲,教学内容主要还应该是音乐教师来讲。这样,既多了和学生交流的机会,又可以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习效果很不错。

总之,为保证《音乐课程标准》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全面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音乐教师应深入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全面实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与课程目标。音乐教师应进一步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通过音乐教学以及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学生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

(连云港市西苑中学)

上一篇: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下一篇:运用好肢体语言驾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