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示范中心建设改进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

时间:2022-07-31 04:48:48

结合示范中心建设改进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探索

摘要:该文以苏州科技学院心理与行为实验中心为例,依据实验室开放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结合校级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实验室开放管理改进的措施,即整合实验资源;构建梯度化管理平台;依托现代化管理技术;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的制度和规范等。

关键词:示范中心建设 开放管理 开放式实验室

1 提出问题

心理与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机制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特征的一门综合性学科。2000年,国家科技部将心理学增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18个学科之一。教育部早在2001年根据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的作用。”为实现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心理与行为实验中心在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和校级示范中心建设中,在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式管理的研究,明确实验室的“开放”,不仅是向学生开放实验仪器的使用,更多的是实验项目和学生使用实验室自主性的开放。从目前现状看,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和实施策略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投入少;设备更新慢,较先进的设备少;实验内容陈旧,实验项目单一,大多数是常规的;管理滞后,开放时间不够,“开放”二字体现不足;实验人员层次低,缺乏高层次的实验队伍等等。种种现象都显现出开放实验室与一般实验室别无二致。

2 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改进措施

2.1 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创建功能完备的开放式实验室

改善本科实验教学环境,是面向本科生提供开放实验室的基本条件。开放实验室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功能完备的综合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置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既能完成单一的实验项目,也能完成综合性实验项目;既有普通仪器设备,更有高、精设备。为此,首先本着节约建设成本,避免重复建设的宗旨,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资源整合,对需要维修的仪器设备找相关的厂家进行维修、调试,使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其次统筹协调,吸纳建设资金。我校在2005年由教务处出资资助本科实验教学课程立项项目,购进仪器设备,更新了多年陈旧的传统实验,完善实验室条件。结合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配备了更多的仪器设备,补充了数量上的不足,让实验室以更有利的条件面向更多的本科生开放。2007年申报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我中心凭借实力赢得了资助,在400万元资金的保障下,补充了一些高精密仪器设备,配备了更加完善和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仪器的性能更能满足实验室开放的需要,实现了智能化、网络化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中心已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开放共享的综合实验平台。

2.2 构建梯度化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平台

中心依托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逐渐构建了梯度化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平台,从实验开放的内容、参与实验室开放的学生到实验指导教师都体现出了多层次、梯度化的特点,教师本着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视个体的多样性、个性化,通过学生与实验内容的双向选择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2.2.1 基础实验项目

基础实验项目属于集中型的实验开放项目。主要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侧重于对学生基本实验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实验打好基础。基础实验以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等方式开展,由于大一新生,生源地不同,在中学阶段接触的实验内容和项目以及所经过的训练也不尽相同,他们的基础参差不齐,这种情况下,利用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一些基础性实验项目,提供更多的操作和训练机会。

2.2.2 学生科技创新型实验

学生科技创新型实验属于分散型的实验开放项目。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学生为了参与科技竞赛或个人发展与研究兴趣,拟定了课题,联系到相应实验室,实验室结合自身条件,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指派实验教师进行指导。科技创新型实验是课堂教育的延续与深化,这样,既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也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帮助他们完成实验选题、设计、操作直至最后达到实验的目的。

2.2.3 学生参与科研型实验

学生参与科研型实验属于分散型的实验开放项目。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以学生科研活动为主体,包括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毕业论文等,实验室定期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设计性实验,然后在任何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实验室提供设计性实验需要的仪器,并安排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整个实验过程以课程设计和研究报告的形式进行。这样的开放实验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研,体会科研工作的内涵,掌握科研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2.2.4 专项技能实训

专项技能培训属于相对集中型的实训开放项目。如全校师范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心理学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和沙盘游戏辅导治疗等。实验室在规划上,主要依托校园网,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传输、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应用方案构建而成数字化教学训练室,在管理上,采取全天候全方位开放式管理模式,学生利用实验室开放体系的所有资源,对单个特定的技能进行培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训练时间,教师和学生可现场、亦可利用校园网的终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多次观看,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进行反馈,使学生的训练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2.3 依托现代化管理技术

2.3.1 实行专管共用管理。开放性实验室采取专人负责制管理,由任课教师和项目组负责,责任到人,再由指导教师指定学生负责人对指导教师负责。项目组所需要的仪器和设备由学生向学生负责人提出申请,再由学生负责人到实验中心领取并负责办理归还手续。为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建立了校院两级的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平台,对能够提供对外服务的大型设备信息进行整理,将贵重仪器的种类、数量、型号、主要功能及对外开放时间、设备地点、联系方式等信息在实验中心网站上公布,用户可利用网络进行预约使用,实现资源共享、共用。

2.3.2 做好门禁系统信息化管理。除正常的上课外,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实验室进行课外预约使用,管理人员集中整理后统一安排学生的申请,并根据学生填写的设备要求准备好设备供学生借用。学生在网上预约成功后,在管理人员处领取门禁卡,并刷卡开启实验室设备。这样,结合门禁系统信息化管理,教师可以查看每一个学生使用实验室的情况,了解学生的实验、实训过程。管理人员也可以实时了解到教室、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学生的考勤状况,为学校对实验室的管理、投入和回报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料。

2.3.3 加强安全知识培训管理。首先要求学生在实验前进入中心网站观看“仪器操作示范录像”,对该仪器的操作程序有初步的印象。其次,随着实验室的开放,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在增加,所进行实验项目也在增多,实验室水电的安全、防火防盗的处理就显得尤为关键,在原有实验室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针对开放实验室情况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对指导教师设定安全责任制。对实验操作的学生坚持“三要”原则:要独立操作,要了解仪器使用注意事项,要正确规范使用设备。另外,要求学生实时上网监控加强对病毒的防治工作。

2.4 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的制度和规范

2.4.1 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教学仪器是知识的载体,在使用中管好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任务。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要实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长效管理制度,使得实验室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办法》、《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实验中心学生创新实验平台开放管理办法》等。真正做到实验室管理从制度上着手,并靠制度来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实验室的使用采取预约登记和使用申请制度。常规的实训实验室和模拟计算机实验室采用预约登记使用,预约登记使用者在预约时间内未按时使用,则取消其预约资格。对于贵重和精密仪器的使用则采用申请使用制度,由实验室管理人员合理安排使用。

2.4.2 建全设备的维护保养档案

维护保养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护,建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档案,对某台仪器的使用人、使用内容、开机机时数、使用运转情况、维护保养、故障详情及故障排除情况、损坏及原因等情况都要作出详细记录,为实验室正常运转与日常维护提供详细的档案记录。

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不仅要有足够的维修经费,还要保证设备维修的及时性,依靠厂商来维修,又耗钱又费时。因此,学校应逐步培养自己的维修队伍,加强对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维修技能和管理水平,以保证设备长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上一篇:浅谈质保监查中的若干问题 下一篇: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意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