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治疗措施及有效性分析

时间:2022-07-31 04:04:45

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治疗措施及有效性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治疗措施及有效性,探讨有助于提升药物性急性肝衰竭病患预后效果的重要治疗手段。方法 笔者随机选取2012年06月~2015年03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ICU接受诊治的64例药物性急性肝衰竭病患,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有32例,实验组有32例。对照组病患以对症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而实验组病患则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观察两组病患治疗工作的有效性。结果 结果表明2组病患在不良反应、临床指标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

关键词: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治疗措施;对症治疗;综合治疗

为了评价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治疗措施及有效性,笔者随机选取2012年06月~2015年03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ICU接受诊治的64例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而实验组患者则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工作的有效性,旨在探讨有助于提升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效果的重要治疗手段,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06月~2015年03月在杭州市西溪医院ICU接受诊治的64例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男性患者有35例,女性患者有29例;患者年龄52~70岁。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把64例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有32例,对照组有32例。由于两组患者在相关资料中的对比并没有表现出直接区别(P>0.05),所以值得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而实验组患者则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①给予患者退黄治疗以及保肝治疗方案。?K保肝治疗。保肝治疗旨在保护患者肝脏功能,可给予患者使用阿拓莫兰、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以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药物。?L退黄治疗。针对肝内出现胆汁大量淤积的患者,需要予以退黄治疗,即给予患者用药优思弗。如果患者肝功能已经完全衰竭,可考虑予以肝移植[1]。②给予患者血液灌流+血液滤过方案。除了要给予患者保护肝脏以及肾脏之外,还要予以营养支持,通过穿刺其肱动脉、股静脉、桡动脉以及足背动脉,同时穿刺其锁骨下静脉,使之和透析器、管道进行直接相连,再予以血液滤过,治疗时长控制为2.5h,并将血泵速度控制在220~250ml/min。与此同时,给予患者血液灌流治疗,治疗时长控制为2h,并将血泵速度控制在160~180ml/min[2]。③给予患者应用抗凝剂,以低分子肝素钙为首要选择,使之全身均达到肝素化水平。在脱水治疗程序中,需结患者情况控制脱水量,将其控制于500~4000ml。④如果患者在透析环节出现低血压症状,需给药40~100ml葡萄糖50%,或者是给予患者静注40~60ml氯化钠注射液10%。

1.3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并且处理本次研究活动中的各项数据,一般资料选取(x±s)进行代表,经由卡方检验对比组间的计数资料,同时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以t进行检验,如果组间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则以P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临床效果方面明显表现出差异(P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实验组出现1例(3.13%)中性的粒细胞数量降低患者,1例(3.13%)血尿素氮异常上升患者,1例(3.13%)高热患者;对照组出现3例(9.38%)中性的粒细胞数量降低患者,4例(12.50%)血尿素氮异常上升患者,3例(9.38%)腹胀患者,2例(6.25%)高热患者,3例(9.38%)食欲降低患者,结果表明2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情况方面明显表现出差异(P

3讨论

药物性急性肝衰竭即指代谢产物或者是药物所引起的一种肝损伤症状,其持续时长通常不会超过3个月[2]。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本身自愈率非常低。一般而言,以肝移植为主要方案进行治疗,短期内有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率,但是半年内却可能会再次出现肝损伤症状[3]。

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通常会出现深度昏迷以及深度黄疸症状,同时其凝血功能也呈现出障碍状态,且其谷丙转氨酶会出现中度升高等情况。通常情况下,有大约30%左右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都是由呋喃妥因、异烟肼以及磺胺类药品所致[4]。与此同时,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通常会并发肝损伤症状,因此在治疗环节,需对患者肝损伤基本类型、致病药品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再予以综合治疗。

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以对症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而实验组患者则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救治活动。治疗工作完成以后,实验组患者有效率96.88%,对照组是84.38%,所以两组患者在临床效果方面明显表现出差异(P

研究实践表明,药物性急性肝衰竭患者接受综合治疗体现出重要价值以及有效性,临床医师要合理把握用药程序、用药禁忌,通过提升用药有效性,防止出现各种类型副作用,从而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琳琳,朱争艳,杜智,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物质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功能及肝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17(04):313-317.

[2]孙潺,彭程,揭盛华,等.羟乙基淀粉代血浆在人工肝支持系统中治疗肝衰竭的应用及安全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6):681-684.

[3]袁素娥,周阳,谭德明,等.肝素在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肝衰竭中的应用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09):830-835.

[4]王会,刘婉姝,翟庆慧,等.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对药物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救治成功率的影响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394-2395.编辑/申磊

上一篇:人文关怀在骨伤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下一篇:家庭巡诊在神经外科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