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企业失信的成因

时间:2022-07-31 03:57:08

浅谈我国企业失信的成因

【摘 要】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穆尔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从长远看,最缺乏的不是资金、技术和人才,而是信用,以及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的机制。本文从多层次分析了我国企业失信的现状及原因。

【关键词】企业;信用;失信

一、信用风险定义及本质

“信用”,从伦理道德层面看,信用主要是指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当事人之间所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道德基础的“践约”行为。信用实质上是一种有期限约束的融资行为,有付款承诺,但没有担保和抵押要求。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因此,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交易对手的财务状况和风险状况,随着现代风险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定义不能反映现代信用风险及其管理本质,现代信用风险不仅来自交易对象的还款能力,还来源于交易对象的还款意愿。

二、当前我国企业失信的原因

(1)企业产权制度不健全。企业产权制度不清晰、不合理是导致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和的深层次制度性原因。我国企业产权的实际情况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无明确责任者监督者。国有企业由于是国家所有,受国家保护的背景,不担心因不讲信用而影响到自己的生存,所以,国有企业容易滋生不讲信用的行为,“欠债不还有理,欠债不还有利”自然会成为国有企业的理性预期。民营企业虽有所有者,但担心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加之变化无常的政策,又使民营企业家无法形成相对稳定的预期。在这样的产权制度环境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不会为守信带来长远利益而拒绝眼前利益的诱惑,追求短期利益成为最优选择,信用机制自然难以形成。(2)市场经济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需要法律和制度来保障,目前,从总体上看,法律在对信用经济还没有发挥其强有力的保障作用。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导致失信成本或法律处罚的风险成本过低,这是信用恶化的根本原因。对企业失信违约行为进行的“象征性”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远比失信的收益少的多,不足以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3)利润的驱动与失衡。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市场经济理论的申张和利益原则的确认,使企业利益最大化和个人收入最大化急剧上升为社会追求的目标。于是一些企业利用经济和社会转型期体制、政策、法规和道德建设上的暂时缺陷和错位,违反市场经济中“法制”和“信用”两个最基本的原则,不合理又不合法地追求致富,疯狂侵吞社会财富,滋生出形形的经济犯罪现象。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上普遍存在众心理、攀比心理、怕吃亏心理也是造成信用缺失的重要诱因。(4)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运行困难。企业失信并非全部是由于利益驱动、信用意识差的人为因素造成,也有相当多企业失信是由于客观的、外部环境原因。从我国国有企业之间的“三角债”的信用恶化现象分析看,国有企业由于资金缺少或不足,往往以自己的信用为担保,赊购生产资料,同时,它又有以下游企业为信用为基础,赊销自己的产品。于是,企业之间形成了“债务链”,一旦其中一个企业或数个企业的支付出现问题,就会带来相互拖欠性的债务危机,即“三角债”。

三、我国企业失信的主要表现

(1)商品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对消费者的各种欺诈和欺骗行为,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浪费大量资源生产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以各种非法手段抢占市场,坑害消费者利益。(2)商业信用缺失。企业商业信用缺失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间“三角债”普遍,相互拖欠严重,困扰许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企业间的货款拖欠逐年攀升,居高不下。二是合同违约和欺诈。目前我国涉及信用的经济纠纷、债权债务案件以及各种诈骗案件大量增加。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有40亿份左右,其中履行合同仅占有50%左右。主要原因是中途停止或随意更改已签订的合同比率大幅度增加。(3)金融信用缺失。突出表现在企业拖欠银行贷款,做假账,虚报利润,骗取股民的钱。有关部门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新增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认为:在新增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中,企业信用原因、银行贷款因素和国家政策影响所占比例分别为56%、30%和21%,其中企业信用下降是新增不良贷款问题的主因。(4)社会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企业偷税、漏税、走私、骗取出口退税等违法方面。近年来,企业偷税、骗税、逃税的现象相当严重,违纪金额大户的数量呈上升趋势,违纪面越来越广,涉税违纪案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

论诚信,比信用,咱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与思想资源本不输于外国人,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咱们缺了现代企业信用约束的制度之维。造假、欺诈方法的流行与扩散,企业的风险会变成整个社会的风险。

参 考 文 献

[1]杨雄胜.会计诚信问题的理性思考[J].会计研究.2002(3)

[2]孔祥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思考[J].企业导报.2009(3):19

[3]孙书清.从外部环境看会计诚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5(6)

上一篇:新形势下医院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探析 下一篇:浅析设备物资公司的材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