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企业赴台投资

时间:2022-07-31 03:47:48

苏浙企业赴台投资

与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庞大投资相比,苏浙企业的赴台规模眼下还只是“毛毛雨”

春潮涌动,万林渐苏。本月初,昆山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接获喜报:该公司赴台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龙大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申请得到商务部核准,由此成为苏州市首家赴台投资企业。

联德公司总经理叶航介绍,龙大昌投资总额40万美元,注册资本30万美元,成立后将在台湾地区开展相关市场调研,并与台湾知名企业联合设计、研发电子通讯类产品的关键部件。

去年6月30日,台湾当局公告开放大陆资本在台投资的业务项目100项,当日起开始受理相关申请。至此,两岸双向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陆资开始次第入台。根据台湾经济主管部门的最新统计,今年1月份,大陆资金申请赴台投资被获准的达10件,总投资金额9.7亿元新台币,已逼近去年下半年总数,其中,苏浙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

苏企敢当“探路者”

江苏是台湾企业投资热点地区,江苏与台湾贸易额占大陆与台湾贸易额的四分之一。截至目前,江苏引进的台资总量约占全国三分之一,2009年,江苏实际利用来自台湾本岛的直接投资达12.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6.9%。

值得注意的是,在赴台投资上,江苏企业同样不甘人后,敢于充当“探路者”。

今年1月27日,来自扬州的扬子江投资发展集团申请汇入新台币6600万元在台湾开设扬州“冶春淮扬”美食有限公司,获得台湾“经济部”通过,该公司将在京华城开餐厅。这是第一家大陆国资企业来台投资案。而在去年11月8日,“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台湾办事处”已在台北县中和市挂牌,这是江苏省首个赴台湾地区投资项目,也是台湾开放“陆资入台”后长三角地区企业赴台投资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据创新公司协理黄涵介绍,该公司产品配套惠普、LG、飞利浦等国际知名品牌电脑,同类产品的研发前端基本都是在台湾。“公司技术与台湾前沿技术成功接轨后,研发速度将翻番,与客户的配合度也将极大地提高,预计能使公司以200%的增幅向前发展。”

江苏不少企业赴台投资兴趣甚浓。去年11月9日至14日江苏参访团在台期间,包括南京圣和药业有限公司、苏州蜗牛电子有限公司等20多家江苏企业表达了赴台投资意愿。其中,苏州苏高新集团积极与台湾和世通公司进行合资,并拟在台设立办事处。

江苏省外经贸厅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省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先导,推动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到台湾寻找商机。

浙资积极而谨慎

浙江民营企业素以嗅觉敏锐著称,台湾市场无疑是其“觊觎”已久的一块风水宝地:去年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岛内相关产业之后,首批入台投资的5家大陆企业中就有一家是浙江民企――杭州爱丽芬进出口有限公司。

更多民营企业家在跃跃欲试。1月15日,浙江省台办在义乌召开“浙江(义乌)民营企业赴台投资合作座谈会”,意在征求浙江企业入台投资兴业的意见并借此助力浙企入台。与会企业家纷纷打探消息、交流经验。

该省台办主任裘小玲在会上强调,经济活跃、与台湾经济社会往来密切的浙江,理应有更多企业踊跃入台投资。

“我们相信自己的产品在台湾市场同样具备竞争力,但是当前对台湾的投资环境、政策法规还不太了解,这让我们没有安全感。”义乌三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名负责人表示,只有了解了、熟悉了,浙江民营资本才会真正放心地大举入台。

接受记者采访企业负责人大多认为,虽然台湾开放了100项投资项目,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他们着意的领域。“听说今年年初台湾还会开放新一批投资项目,我们对此很期待。”浪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翁荣金坦言,如果有好的机会,他会去台湾投资开设分公司。

义乌之后,浙江省台办还将在其他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县市进行深度调研,了解企业赴台投资意愿以及企业的忧虑。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推介会或者赴台考察团,让浙江企业家更好地了解和熟悉台湾的投资环境。

赴台投资前景看好

两岸官方层面的积极交流,为苏浙企业赴台投资创造了有利形势。

去年11月9日至14日,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率领包括文化教育、农业交流和农产品采购、旅游交流、企业家和文艺演出等5个分团,以及13个省辖市和昆山市分团,总计达1100人的庞大参访团抵台,如果加上往返参加活动的两岸客商及打前站的工作人员,此次全程从江苏口岸进出的人数约在4000以上。

但是,与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庞大投资相比,苏浙企业的赴台规模眼下还只是“毛毛雨”。

台湾理律法律事务所律师毛立慧介绍,目前已入岛和正在申办入岛投资的大陆企业中,有一半是法律的客户。“媒体报道很多,我们起初也以为会有很多大陆企业尤其是长三角企业过来,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接到很多案子。”

“陆资入台”进展缓慢,也是两岸学者的研究热点。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经济室副主任朱磊分析了“陆资入台”的困境和根源:陆资赴台投资的敏感性和岛内政治的复杂性,使得台湾当局对诸多领域的开放一直非常谨慎。在首批开放的100个行业中,以竞争激烈、利润小且不易发展的产业为主。他认为,今后陆资以“合资”形式入台可能性较大。

多位专家表示,在投资领域,大陆企业赴台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前景整体看好。“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浙江民企或将掀起一波赴台投资热潮。”浙江省台办主任裘小玲表示。

上一篇:数字电视: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一篇:心梗,年轻比年长更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