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与“少教多学”

时间:2022-07-31 02:54:18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与“少教多学”

随着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目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课堂多的是平铺直叙,随意提问,低效互动,满堂灌输;少的是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当堂落实,自主创新。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课堂的研究和探索,努力改变现行课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构建自主高效优质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真正革命”。下面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做好课前准备

一是备好课标和教材。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和加工。如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成长”,是在欣赏了科学、理想之真,亲情之善,人生、四季、想象之美后,将我们带入以成长为主题内容的语文殿堂。这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每个人都从成长中走过来,但每人的经历却并不相同。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要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是备好学生。要充分地了解每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情况、认知水平及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情况确定教学的难易程度,使自己的教学真正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使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三是备好导学案。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重点关注学生怎么学,如何引导学生学。导学案不仅要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更要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要做到三贴近:一要贴近学生的情感。教学活动是知识的生成与生长活动,而知识的生成和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土壤、温度等,教学设计只有贴近学生的情感,才能便于知识的生成与掌握。二要贴近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基础。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怎么讲,而是组织学生怎么学,怎么服务于学生学。三要贴近学生的思维状态。要抓住学生思维困难的关键点,注重给学生的思维活动铺引桥、搭梯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层。

二、课堂教学要积极引导,即时评价

在课堂上,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去尝试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免不了出错,这些错误,恰恰把问题暴露出来,为以后的学习扫清障碍。教师要引导学生乐观对待错误。而且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使他们乐学,从而乐于参加到课堂的学习中,进而喜欢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使师生,生生真正能够互动起来。如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让学生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讲述自己的看法,并和自己相对照,结果发现鲁迅的童年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由于改变了以前的封闭的教育方式,不再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有一个宽裕自由的思考空间。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收集学生的各种信息,要及时采用各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进行即时反馈和矫正,给学生查漏补缺的机会,防止知识缺陷积少成多,实现当堂达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三、课堂教学要着力抓好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往单一的、机械的“听讲—练习”的被动状态转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展示”的积极主动学习状态,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教会学生自学、探究、思维、合作、展示、评价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合作小组内,教育学生要能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借鉴他人的智慧优势为我所用,也能够积极参加小组学习,积极主动地贡献分享自己的智慧优势。我在《山市》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合作探究”教学法,让学生体会变幻莫测而又美妙奇特的山市蜃景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感受大自然美妙绝伦的景象。首先安排同桌探究:①作者为什么要特意指出奂山山市“数年恒不一见”?②作者写孙公子及其朋友“相顾惊疑”,在文中有何作用?合作学习后,再全班交流,师生共同明确了作者要特意指出奂山山市“数年恒不一见”的原因是为下文写神奇的“山市”留下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作者写孙公子及其朋友“相顾惊疑”,是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出“山市”的神奇。接着,又安排了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感知课文。①在描写“山市”变化的过程中,那些内容是详写,那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②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作“鬼市”?③文章对山市景象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以达到这种效果?这三个问题有点难度,同桌之间探讨不一定能完成,小组合作可能会好些。小组合作后,全班交流,先让学生讲,最后老师明确,老师的明确只是一种参考,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观点。通过合作学习,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活动组织能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明确了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四、要精选试题,当堂落实,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师要优化课后作业设计,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避免超负荷和重复性的作业,要根据本章重点、学生学习情况精选一些试题,当堂训练,当堂落实。教师的思路不能局限于一章一节,一种方法一道题,要根据学情对相似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既及时对本节课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梳理,基本解题方法进行掌握,有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HB110067-2012-7)成果

上一篇:言传身教情感育人 下一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