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本质培养高中生音乐鉴赏才能

时间:2022-10-20 12:17:16

抓住本质培养高中生音乐鉴赏才能

摘 要:音乐是一门抽象的听觉艺术,优美而感人的音乐具有非常强大的育人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音乐鉴赏才能,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欣赏音乐,还能让音乐发挥真正价值。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鉴赏;聆听;才能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过程,音乐鉴赏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阅读、聆听、联想和回味的方式提升学生的音乐认知,让学生从心灵上感悟音乐的魅力,进而培养出标准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一、阅读,累积音乐鉴赏基础

音乐鉴赏就像是进行一次与音乐有关的精神旅行。学生充分调动外在感官和精神感受在音乐的世界中畅游之前,需要通过阅读的方式累积音乐基础使游历的过程更加顺畅,并更加真实和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1)教材阅读。教材是音乐鉴赏教学的最佳读物,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教材阅读初步掌握音乐鉴赏的教学内容。比如,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阅读可以对音乐的背景、意义,以及细化分类内容构建出完整的音乐理论框架。学生可通过教材阅读明白音乐可以大致划分为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中国音乐又包含民歌、民族器乐和戏曲、曲艺、民族舞蹈等重要类别,其中的民歌分为山歌、小调、号子等内容。西方音乐可划为古希腊罗马时期音乐、中世纪时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以及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和新世纪音乐等类型。

(2)相关书籍阅读。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经常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助于提升音乐素养的读本和文章。比如,教授《大众音乐》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就可以大量引入当前社会对大众音乐的评价和属性文章。学生完成阅读目标之后,还可运用表格或者图表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众音乐这一音乐范畴的理解和认知。

二、聆听,感知音乐旋律之美

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聆听”的方式是最能让学生直观地感知音乐旋律、获得音乐美感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感官愉悦,最好还能实现精神的升华。

(1)简述作品信息。教师在学生聆听音乐前简单讲述音乐作品背景、特色、作者生平等作品信息。比如,聆听《黄河大合唱》时先介绍《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主要基调,以及作者冼星海在创作这一曲目时融入的感情和思想。让学生带着联想去聆听音乐,通过聆听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2)聆听音乐之前,先帮学生“洗耳”。就像美食家品尝美食之前都会先喝一小口的白水漱口一样,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也需要有相似的准备过程。教师可在学生聆听音乐作品前用作品相关的,轻柔和缓的音乐带入气氛,让学生从心理到身理上都调整到最佳聆听状态。比如,聆听《高山流水》《禅院钟声》等比较幽静的音乐时,先播放一段低沉或悠扬古筝乐,提醒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同时让学生先适应古筝和洞箫的音色和音调,作好欣赏准备。

(3)要注意营造安静、平和的音乐聆听环境。真正的音乐鉴赏过程是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欣赏过程。学生正式聆听音乐作品时音乐才是唯一的主角,其他声音都是干扰音乐的噪音。教师此时唯一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大煞风景地随意插话或在此时讲解教学知识,要给予学生一个专注、专心地聆听音乐的空间和环境。

(4)保证音乐作品的完整性。聆听完整的音乐才能让学生在聆听时始终保持思维的连贯性,这也要求教师在聆听教学时,不能中途停止音乐播放或者将长篇的音乐作品分割成小段播放。教师可在选择聆听曲目时最好选择一节课上可以播放完的音乐作品。

(5)每一种类型的音乐都要让学生认真地聆听三遍以上。比如在聆听马思聪的《思乡曲》时,第一遍是初步感触这首小提琴曲的优美韵律,激发聆听兴趣;第二遍时才能更加细致的感受到曲子中音色、音区、力度、风格的独特之处;第三遍时则可以进一步深入小提琴构筑的音乐世界,感受其中深沉、流畅、浓郁的思乡和爱国之情。当然,若要更深一步地分析《思乡曲》的艺术特色和美学价值则需要学生进行更多的对比聆听和重复感受。

三、联想,补充音乐五官感受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联想是一种需要与聆听同时进行并在聆听结束之后持续进行的思维活动。缺乏联想参与的聆听就像没有灵魂的音乐,只是一种单调的听觉刺激,无法让人真正感受音乐的美感。完成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在聆听音乐时进行与音乐共鸣的深层联想,借助联想的能力补充鉴赏者听觉之外的感官感受,将音乐从听觉艺术转化成为视觉、嗅觉、触觉的多重艺术表现。比如,在教授蒙古族民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主动去联想蒙古的蓝天、白云和一望无际的草原,还有草原上扬鞭奔驰,高声歌唱的人。聆听《将军令》《大辕门》这类合奏的吹打音乐时让学生主动联想百万雄师闻乐而动的雄壮场面以及锣鼓成排、乐声震天的热闹场景,充分借助联想感受不同特色的音乐风格。

四、回味,促进音乐精神升华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目标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借助音乐的美学享受思想、感情元素,丰富学生情感、陶冶情操、增进心理健康。回味音乐的过程正是一种实现精神升华的过程,通过回味,一样音乐可以品出百样情感。所以,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时还应注意让学生们学会融入感情和思想,并仔细回味音乐作品中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刻感悟。这方面的例子包括用《二泉映月》的悲伤基调缓解高压生活中心灵的浮躁;用《十面埋伏》的激扬情感来激发斗志和拼搏精神等。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每一个要素都是相辅相成的,充分发挥每一个要素的作用才能让音乐鉴赏理论与音乐鉴赏实践相结合;音乐的静态美感与动态美感相结合;理性的音乐教学与感性的音乐教学相结合,最终达成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杨颖.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学周

刊,2011(17).

[2]张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几个重要

内容[J].中国教师,2007(S1).

[3]车昕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初探

[J].基础教育研究,2008(5).

上一篇:在新课程改革中锻炼自身成长 下一篇:边塞风情的艺术完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