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31 02:32:19

河北省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摘要]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现实选择。文章介绍了河北省农用地的利用现状,提出了农用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耕地面积有限、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缺乏集约与节约用地的意识等。文章最后提出了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用地开展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加快农用地流转进程等针对性措施。

[关键字]河北省 农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

一 河北省农用地利用现状

河北省土地总面积18843386.08hm2,2008年农用地面积达13082485.97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9.43%。2008年全省农用地结构中,耕地所占比重最大,总量达到6317297.35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48.29%,其次为林地,面积为4422143.23hm2,占农用地总面积的33.80%;园地面积为704696.66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5.39%。

耕地以水浇地为主,占耕地面积的54.39%,主要分布在保定市、石家庄市、邯郸市、邢台市;旱地占耕地面积的41,96%,主要分布在张家口市、沧州市、承德市、唐山市。林地以有林地为主,占林地面积的46.79%,主要分布在承德市、张家口市。园地以果园为主,主要分布在沧州市、张家口市、承德市。

2008年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主要是建设占用、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及灾毁等原因。其中,建设占用是主要因素,农业结构调整为次要因素。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共占用耕地7527.17hm2,农业结构调整使耕地减少4370.65hm2,生态退耕减少耕地1645.42hm2。

农用地利用效益的提高是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是度量土地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的客观依据。农用地利用效益可用地均一产产值来衡量。2008年,河北省农用地地均一产业产值1.56万/hm2,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

二 河北省农用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合理的用地结构和空间布局有利于发挥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和区位效益,以达到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最优化。河北省农用地在利用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面积有限,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根据最近几年的河北省统计年鉴显示,河北省总人口由2000年6744万人增至2008年6989万人,总人口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而相对应的耕地数量面积却呈现下降趋势,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呈直线下降状态。同时,由于土地经营权的平均分配制度和生产要素交易市场的缺乏,造成了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且农户经营的耕地面积还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第一,随着农民家庭的不断分化,现有农户耕地面积还在细分;第二,土地承包到户时,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分别进行平均承包,使本来就少的承包地被分割成零碎的小块。耕地的零碎,给农户经营带来不便。

2.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占用耕地现象严重

在经济增长、城市化水平提高、人口增长等因素的拉动下河北省近年来建设用地增长迅速,外延扩张明显,占用了大量耕地。2008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7527.17公顷,占建设用地增长总量的54.01%。尤其是长期投入积累较多、交通方便的高质量耕地被占用,从而影响了耕地的总体生产水平。

3.补充耕地质量不平衡

河北省执行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但补充的耕地未严格按被占耕地质量等级折算补充,部分新开垦耕地质量次于被占耕地,未能保障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的基础平台还未做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4.缺乏集约与节约用地的意识

小农经济下的小农意识具有封闭性,注重短期经济利益,产生掠夺式的生产经营方式。此外,集约用地的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集约节约的用地意识尚未完全树立,很多农户与农民仍旧保持着传统的耕作思想与方式,对耕地的使用还比较粗放,没有树立科学的种田思想与方法,浪费耕地资源现象仍然存在。

5.农用地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城市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数以占用农用和生态用地为代价,结果是造成原有农用资源减少,河流、湖泊、湿地面积不断减少,沙尘天气时有发生,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过高,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施用,也对生态环境在成了严重破坏。

三 河北省农用节约集约利用对策

1.做好并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科学编制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执行。明确各部门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并做好监督,违规行为要严格查处。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护耕地,协调土地利用、国民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纲领作用,协调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生态退耕规划、江河流域治理规划与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等相关规划之间的关系。

2.对农用地开展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建立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体系,对农用地开展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促进土地集体节约利用。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生态环境质量、自然质量等五方面选取指标建立指标体系,评价目前河北省农用地利用状况。通过对土地投入、产出与利用强度、生态环境等等进行调控,以达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目的。

3.建立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监督考核机制

制定农用地集约利用考核办法。实行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分级考核,考核结果由国土资源部门定期公布,作为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依据。同时,将其考核结果列入政府的业绩考核中,确保政府在农用地节约集约用地管理上能有所作为。

4.加快农用地流转进程

农用地流转,有利于加快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现代化生产装备和技术投入少,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弱。通过农用地流转,有利于扩大流入方的农地经营规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用地流转,有利于优化农地资源配置,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有利于防止承包土地粗放经营甚至抛荒,减少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有利于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农地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优化。

5.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

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依靠科技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通过采取改水、改土和综合农艺技术相结合的办法,提高耕地质量、抗灾能力和集约利用水平,加大各要素投入,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同时尽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通过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建立联合互动机制。

6.开展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加强土地管理法规和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农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确保粮食安全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公众监督意识,促进农用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有关加强农用地管理,提高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各项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鼓励和支持,引导农民及农业经营企业提高农用地利用水平。

上一篇: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影响和对策 下一篇:当前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建议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