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甲供材

时间:2022-07-31 02:05:18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甲供材对工程项目的影响,甲供材料价款的结算是整个工程项目结算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在建设工程中使用和选择甲供材料,以及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甲供材料;结算

中图分类号: TU723 文献标识码: A

甲供材料价款结算是整个工程项目结算的前提和基础。发包方将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对工程质量起主控作用,便于控制和管理的材料如钢筋、木材、水泥、装饰性材料、大型设备、电线电缆、景观绿化工程中的特选苗,精装修工程中的卫生洁具、橱柜等列为甲供材。当我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施工管理及衔接后,从供货合同开始到结算阶段,甲供材带来的常见困惑如期出现。

一、项目整体造价的实际把控不能及时、明朗

甲供材的供货合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采购及供货较多,如工期较长,市场行情变化频繁,显然会与订立甲供初衷时的市场相背,带来干扰和困惑。

如某些设备类甲供,常常出现的情况是,以暂定价计入总包工程总造价,实际签定的甲供材料供货合同价款远远高于甲供材料暂定价格,使目标成本发生偏差,如甲供材料的种类过多,暂定单价与市场价不能接轨的情况将直接导致目标成本偏离主要轨道。

二、发包方承担较大的资金压力

甲供材对于工程前期需投入较大资金,需要发包方具备雄厚的实力和完善的资金链。因为一部分材料或设备需在供货前有一定的预付款,这就占用了一部分资金;在供应过程中,因为材料设备是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在供货商未全部供完材料设备或工程尚未验收之前,供货商要求按合同得到部分或全部材料款,这也占用了甲方的一部分资金。

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波动,造成甲供材料成本加大的风险性。如近年来钢材涨跌起伏较大,若决策判断作出峰顶期囤货选择的发包方,将直接承担甲供材利润损失。

甲供材料的价格普遍较结算价及乙供价高。除了材质要求、品位要求的原因,还有比较重要的导致甲供材价格偏高的原因是采购量相对而言较小,从而压价困难。

三、发包方承担较大的管理压力

发包方必须为甲供材料设置各个环节的人力、物力,从而保证甲供材的采购、质量、交接、保管等均不出差错。甲供设备的提供,势必造成甲方在管理方面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越多,导致材料采购保管费用上升。甲供材料品种越多,使甲方管理程序增多,监理及施工方的配合量加大,导致管理成本上升,并造成一定程度上管理的困难。供货时间的及时与否,将与施工工期密切挂钩,若未能及时到位,不仅延误工期,并且将面临承包方提出的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发包方因此承担了索赔压力及法律风险。

四、供货表观形态与供货结算口径不一致

通常,甲供材供货合同较为清晰明了,多数供货合同以供货量*供货单价作为供货方结算口径。假如合同条款约定清晰,在供货材料质量无误的情况下,供货的计量单位不易产生歧义,通常供货的结算压力是不大的。

但是某些特殊情况,甲供材的供货结算并不能很快顺利地结束。

如某防水材料供货结算,供货合同原定的结算口径是“防水材料计算数量以经四方(发包方、承包方、监理、供货方)共同确认的送货单中明确的数量为准”,因发包方后来考虑到无法与总包结算匹配的问题,将结算口径更为补充协议内“防水面积按竣工图纸标注尺寸结算”,防水单价及计量单位相应在合同条款内变动。防水材料的供货面积计量与原供货实体的表观形态并不一致,供货面积必须与实际总包施工面积匹配,方能真正完成结算,故在未能核实总包工程内该工程量时,防水供货结算亦不能结束。而在本案例中的甲供材类似于分包工程结算,偏离了甲供材的正常理解范围。

因此,实际供应的材料的某些品种与预算中的材料不能进行配套,无论是数量或单价,则会存在实供与预算的价格计价依据不一致的问题,无从确定计算的准确性。

五、供货材料描述界限是否清晰

外立面装饰材料类甲供,由于外立面装饰材料的选择能使地产项目的设计理念凸显,故发包方通常会将外立面装饰材料作为甲供的必选。

如石材供货,如果合同中仅以“交货验收的合格数量作为石材供货量”,结算必然产生争议,对于“合格”其实有多种理解,如果质量合格但尺寸不合格,现场切割增加的人工机械费如何买单,由谁买单;如果将“合格”视作按排版图下单制作安装,结算相对合理,简单局部的石材外墙用此方式,没有问题。但是对大规模的复杂的外立面来说,如因排版人员尺寸计算失误,将导致一系列工期费用问题,显然大面积石材结算按此操作并不实际。是否大面积石材供货与施工结算统一起来较为妥当,即石材幕墙施工面积与供货面积一致即可。由此,是否此类外装饰材料是否应由甲供材更为甲指乙供材料更合理?

六、甲供材供货结算量与主体工程的预算量及结算量不匹配

1、当预结算量≥甲供量,

其一可归结为真正的节约。如实际设计未发生变更的既定的情况下,属于可以接受的误差范围,可以理解为承包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到位,厉行节约,故而节约了甲供材用量,较之预算预留或定额预留的损耗系数偏少,从而结算用量变小。

其二是否可以推测为施工程序的偷工减料。设计未发生实质性变更,实际领用量却远小于甲乙双方经核对认可的预结算用量,偏差超出合理区间,在此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施工管理到位和厉行节约的情形,而是应反思是否已出现承包方工程管理失误,监理责任未到位,发包方现场管理未到位,对销售客户是否存在欺骗嫌疑,是否应采用法律手段予以追责。

如某工程外立面保温砂浆供货,结算口径为以实际供货量结算。供货结算单据非常清晰,符合供货结算条件,如果仅就供货而言,结算应没有问题。但是据供货量反推至实际施工用量,发现实际施工用量涉及的外保温面积为38000m2,而甲乙双方按设计图纸、国家规范及相关计价定额经核对认可后的外保温面积应为59000m2。是否本案例中的保温材料属于欠供?

应如何处理欠供问题。如果合同约定的甲供材退款方式为供货量*供货单价,那用于此处是否合适,对实际未施工,却已计入合同价款的预算量>供货量的部分,是否可实施追责。如严格按合同结算口径实施,是否意味着发包方必须承担一半的风险。

2、当预结算量<甲供量,

在设计变更既定的情况下,存在浪费材料或有转移材料的可能。

应退甲供材料款=定额量*结算单价+超供量*实供单价-欠供量*低价(低价为实供单价与结算单价中的低者),此公式理论上较为合理,但实际是否能有力执行。

七、甲供材带来的困惑之工程维修责任归属

甲供材料在工程完工后也可能会留下一些隐患,当工程某部位出现问题需要维修时,乙方立刻会提出是材料的问题。譬如像防水工程出现渗漏水时,很难判断是材料本身的问题还是施工原因造成的,工程维修责任归属难以定义。

八、思考:

1、如何选择甲供材料的品类。甲供材料采购项目的设置,需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合理设置,宜少而精。选择甲方易于控制、对工程造价影响大、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材料设备,如不能达到控制质量、节约成本的作用,就没有必要作为甲供材料,可通过甲方指定材料品牌、指定厂家的方式来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大部分建设单位大都采取过甲方供应各类建筑材料的方式,大到钢材、水泥、混凝土、大型安装设备柜组、锅炉、电线电缆、灯具、洁具,小到像上下水管材料、开关、甚至安装零配件,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并不完全具备可操作性。

2、如何有效减少甲供材料结算问题的发生:

1)、设计需完善后再行招标:首要仍是设计应成熟、完善、到位,只有方案既定,材料用量才可控,超供及欠供量的计算才有依据;

2)、供货合同及总包合同结算条款约定清晰;

3)、现场监管人员监管任务明确规范;

4)、甲供材结算尽量与总包结算的时间点把握一致:有助于超欠供量的核算。

参考文献:

1. 房西苑、周蓉翌《项目管理融会贯通》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梁监《国际工程施工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戚安邦 《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 天津人民出版社

4. 尹贻林、杜亚灵 《基于治理的公共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浅谈塔吊事故频发的原因 下一篇:浅谈我国建筑设计中节能材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