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救助现状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31 01:48:30

社区救助现状调研报告

发展社会救助事业,关注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困难群众,是我党“执政为民”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义和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具体反映。党的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适应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来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要求与历史的必然。区人大代表组对社区社会救助的工作背景和工作方法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了目前城市社区社会救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社会救助工作概述

社会救助是社会成员因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个人生理、心理等原因而导致陷入生存困难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水平时,由国家或社会有关部门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或资金的救助和扶助,使其基本生活得到保证的一种社会保障措施。它主要包括经常性的社会救助、紧急救助、临时性救助和社会互助活动等四方面内容。由政府主要承担的经常性社会救助和以慈善事业为主的社会互助活动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紧急救助和临时性救助分别是应对自然灾害情况和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

近年来,市在中央有关精神的指导下,通过积极探索,已初步形成了生活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分类施保”的政府救助体系,即通常说的四位一体救助体系。其中,生活救助是对民政传统对象(孤老、孤残、三胞胎、散居归侨)、重残无业人员、失业人员及其家属等对象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其它各类补助(协保补助、粮油帮困卡、节假日临补等);医疗救助主要针对“三无”人员、低保家庭中患病住院以及门诊大病治疗的人员、低收入家庭中患大病重病的人员;教育救助内容包括学生学杂费减免、学生免费午餐及相关申请减免的出证等;住房救助的主要形式为房租减免和廉租房。另外,近年还发展了支内支疆生活困难补助和分档帮困补助等一系列解决历史形成和遗留问题的相关政策措施,从而使社保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公平稳定和文明和谐。

二、社区(街道)城市贫困居民的基本情况

社区(街道)位于徐汇区的中部,是80年代建成的新型居民社区,面积4.19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万余人,其中户籍人口7.6万人,外来居住人口2万余人,有20个居委会,是一个较为成熟的城市社区。社区极端贫困人口和困难家庭基数较小,据统计,年被纳人城市低保的困难人口为389人,仅占社区户籍人口的0.5%,而且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见图1)。但贫困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社区内还存在着相当多生活不富裕和由于各种特殊和突况致贫的居民,社区的困难家庭一直在1000户以上,几年来,通过广泛排摸、及时走访和数据动态更新,年纳入困难家庭数据库的有1800户。

目前,社区困难人口的构成情况如下:大重病占18.4%;无业老人占15.4%;低收入占15.3%;低保占11.2%;退休老人占10%;重残无业占6.9%;失业占5.6%;支内支疆占5.4%;困难学生占4.8%;其它占7%。社区困难家庭体现出三个特性:一是困难情况的相对性。目前绝对贫困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低保、低收入边缘的相对贫困群众众多,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需要得到有效的帮助;二是困难情况的持续性。从上述困难家庭的结构特征看,病患、老龄、退休失业的家庭较多,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些家庭客观上讲都是无法通过个人和家庭的努力摆脱贫困,将维持一定的困难时期,尤其是社区的人口老龄化特征明显,年60岁、70岁和80岁以上人口分别占社区总户籍人口的25%、13%和4%,老龄人口的救助需求处于持续的高水平;三是困难情况的地域性。社区困难群体地域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一二、三四等老旧住宅区和千二四、华鼎等动拆迁地区,而2000年以后开发的居民区如爱建园、万科、长春等则鲜见有困难户。

三、社区(街道)社会救助的主要工作做法和特色

近年来,街道社区经济的迅猛发展为街道各项社会事业提供了强大的财力支撑。社区党工委、街道办事处始终高度重视帮困救助这一民生工作,坚持把“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义内化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宗旨,在落实好各项政策性救助的同时,不断加大街道帮困基金的投入力度,帮困专项资金一年上新一个台阶,年年有显著增幅。从年的39万元逐年增加到年的500万元,平均每年增长90%。为了切实用好救助政策和帮困资金,街道专门制订了《街道帮困救助工作管理办法》,着力强化社会救助所在社会救助工作中的工作责任和主导地位,逐步形成了“一口上下”的帮困救助工作格局和“阳光帮困”的运作机制。街道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规范政府救助行为的同时,还积极整合社区资源,拓宽救助渠道,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帮困救助,努力实现社区救助对象的全覆盖。

1、救助机制,“一口上下”。在帮困救助的工作实践中,街道实行了“一口受理”、“一所运作”、“一口拨付”、“一口统计”、“一网覆盖”的“一口上下”运作方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个统一”的帮困工作格局。一是救助对象统一。救助所在仔细排摸的基础上,建立基础性数据库,按照困难对象不同的特征,细分了11个困难类别,详细注明个案情况,做好信息跟踪和动态管理,确保了救助工作的准确性。二是救助标准统一。由救助所根据社区党工委整体工作要求,制定总体救助方案,在实施帮困前直接从数据库中调用救助信息,根据对象情况分类,统一救助标准,杜绝了重复、遗漏和错位救助现象的发生,增强了救助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资金管理统一。社会救资金统一归于社会救助所,“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管、一个口子出”,街道其它部门和居委会不再设立任何救助资金项目,是名副其实的“一口”上下,确保了社会救助的运行更为清晰、更为透明,防止了腐败行为和不公正现象的出现。四是救助运作统一。每逢重要节日和其它帮困节点,按照党工委、办事处的统一部署,由救助所统筹安排,各街道科室部门、居委会紧密配合,统一时间节点、统一下拨资金,统一发放救助,统一反馈意见,统一处理投诉,保证了帮困救助工作的规范有序和及时有效。2007年救助所在区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根据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开发了“徐汇区街道‘一口上下’救助系统”,该系统已在年春节的帮困救助工作中操作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到了有关领导的肯定,并在全区加以推广。

2、公开透明,“阳光帮困”。在“四个统一”工作构架基础上,街道推行“阳光帮困”,采取公示办法,把帮困救助工作彻底置于全社区居民的直接参与和监督之下,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20个居委会按照“阳光帮困”原则,结合居民区自身特点,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作方式。例如三四居民区困难居民比例大,居委会形成了一排(排列帮困名单)、二摸(了解核实情况)、三论(居委集体讨论)、四听(听取党员、群众意见)、五示(公示帮困名单)的帮困“五部曲”工作法;新苑五六七是街道帮困人数最多的居民区,他们通过“四会”制度确保帮困到户到人、公平公正,即总支讨论会(掌握工作要求,讨论具体措施);社工工作会(传达精神,拟定名单,初步核实);居民听证会(征求意见,及时调整);党员扩大会(各大楼党员逐一分析帮困对象和数额,集体确定帮困名单)。古宜居民区的帮困对象较少,但人户分离的情况复杂,每年4次节日帮困前都召开由参与面广的大评议会,对帮困对象进行逐一评议,对个别情况采取一事一议,确保了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调整帮困对象,让节日帮困金最大发挥普惠居民的功效。“阳光帮困”的实施,使社区的民生工作真正地做到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有力保障了社会救助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3、坚持长效,形成特色。社区街道机关干部的帮困送温暖工作做得及时到位,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个性特色的帮困方法。一是从05年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始,在社区列出了44户特别困难的群众,由机关干部常年进行结对帮困,每月上门看望并送上帮困金。二是机关党员干部每月从工资中捐出30元,对社区5名困难学生进行助学帮助,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或参加工作。三是每年专门列出50万元资金,用于帮助社区的困难学生,让他们完成学业。四是专门设立了医疗帮困卡,每年50万元为困难家庭就医解决实际问题。五是对老干部困难家庭进行特殊帮助,每月走访并专门设立困难老干部的帮困基金。

4、引导社会,广泛参与。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实行单位、社区共助共建,帮助社区困难家庭渡难关,是社区的重要特色。一是充分发挥党工委兼职委员作用。社区4名兼职社区党工委委员中有两名是社区单位的党政负责人,他们一直关心社区的帮困工作,除身体力行地为困难家庭提供帮助外,还利用单位的优势资源协助、协调街道帮困救助工作,动员本单位职工参与社区助学结对活动。二是引领统战人士献爱心。著名的统战人士杨晨,是查尔斯电子有限公司的老总,多年来他组织单位职工与十三村居民区的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助学活动,公司连续6年邀请敬老院的老人吃年夜饭,获得普遍好评。三是发动“两新”组织做贡献。社区“两新”组织近年来长期开展以助学为重点的救助活动,如通翼物业、嘉怡广告公司设立专项资金,长期联手助养8名社区困难学生;大众公用、兴菱贸易公司等6家公司年出资近3万元,通过社区综合党委的组织平台签约资助社区12名困难学生等。好饰家园艺超市有限公司等非公企业还大力支持“4050”工程,积极帮助安置社会弱势群体,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安排残疾人培训上岗。四是整合共建资源同参与。各居民区主动联系附近的社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帮困救助活动,如新苑一二居委会与开隆广告公司共建,每年出资慰问老年人;古宜居委会与家饰佳、大众交通等单位开展共建,帮助困难群众,每年下发的款物都超过1万元;千鹤二四居委会把居民区帮困与做好再就业相结合,就业援助员积极与用人单位联系,近两年解决再就业百余人,从源头上帮失业人员解困。近年来在社区党工委的引导下,社区单位参加社区帮困蔚然成风,社区上下形成了共同关注慈善事业,共同资助社会救助工作,共同关心困难群众的良好救助工作环境和社会帮困氛围。今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捐助活动,共募集各类捐款425.82万元,收到特殊党费49.59万元,在10月份向灾区“送温暖、献爱心”的募捐活动中,又募集到捐款26.2万,全新衣被近3000包。

5、社区主导、作用明显。社区(街道)是区委、区政府派出机构,在关注民生,帮助群众工作中,发挥着其他组织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一是弥补政策性救助的不足。以街道为例,共有200多户低保家庭和4户特殊救济对象,虽然按照政策落实了应保确保,按时发放了各种保障金,但对于一些自身能力较差、生活来源主要靠政府救济的困难对象,仍是杯水车薪,不能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诸多困难。而街道帮困基金充分发挥了其灵活性和自主性,以节日帮困、高温慰问、秋季助学、医疗帮困等多种形式向他们提供资助,显著地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二是关注政策边缘的困难群体。每个救助体系下都会有相当一部分政策边缘的困难群体,政策性救助惠及不到,家庭经济又确实存在困难,如:家庭总收入在千元左右的三口之家和患癌症的退休老人,他们都不能享受到政府的利民政策,成为生活在“阳光边缘”的困难户,遇到孩子中考、高考或突发事件,很快就会被拖垮,家庭经济捉襟见肘。街道帮困基金以其灵活的救助方式,很好地帮助了这类人群。三是缓解社区基层的突出矛盾,促进社会和谐。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部分群众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会滋生疏离主流社会,甚至反抗主流社会的情绪和心态,容易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尤其对于那些老上访户、劳教释放人员和潜在的不安定分子,街道帮困基金在合法和政策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帮困手段进行长效控制,安抚了他们的情绪,有效地缓解社区基层的突出矛盾,保障了社区的一方平安稳定。

四、目前社区社会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救助工作在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促进社区稳定与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救助覆盖面和力度与救助需求间仍存在矛盾。政府救助制度的刚性规定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覆盖面的有限性,哪怕是街道帮困标准柔性相对较大,也总是要设定一些条件的,这些规定和条件在确保政策公平性和操作性的同时,也产生了政策边缘人群施救难的问题。同时,民政部门常规的社会救助相对于部分较大、较突然的救助需求来说只能是杯水车薪,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即使是街道应急和有针对性的帮困也不得不遵守一定的权限,救助金投入力度还是显得相对不足。这些不足更需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

2、救助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首先,缺乏一个科学的家庭收入核实查证制度,无法对低保家庭的财产收入等情况作出客观的调查,只能通过表面现象来判断,难免有失公正。其次,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制度,对于一些低保家庭而言,低保的附带政策过于优厚,由此消减了这部分人群的就业愿望,甚至出现了寻找借口不就业和故意使用人单位放弃录用等情况。再次,用工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低保家庭成员隐性就业时有发生,这样,便产生了前面述及的低保人群中工作适龄人口常年不减的现象。

3、救助工作实施过程中,难以科学有效地应对人户分离的情况。由于目前申请低保主要以户籍地为主,为掌握人户分离对象的实际情况带来很大难度,常常信息不对称和更新不及时。对于那些长期不住的人户分离对象,理应逐步弱化帮困行为或者原则上不再帮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事人在得知别人拿到救助金的时侯,心里不平衡,每逢节日就到居委会吵架闹事,要求帮困,这对帮困基金救助“人在户在的困难对象”原则的贯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结果使得好事变成了坏事,反而造成了不和谐现象。

4、一些专项救助的运作机制还不成熟和不完善。如在医疗救助中对于低保、低收入家庭的大重病人员先期医疗费的支付难度较大,符合医疗救助的大重病人员救助比例太小。又如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核较为复杂,政策的上下衔接不到位,效率较低,同样也面临财产调查上阻碍。另外,在支内支疆生活困难补助和分档帮困补助的受理与审核中,由于没有系统的监督机制,一些地区或单位违反规定开具“人情证明”、“关系证明”,给审核带来极大的困难。

五、进一步改善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社会救助工作法制化的步伐。根据多年来已基本趋于成熟社会救助工作的经验做法,尽快制定一部适合市情,具有可操作性,同时又能兼顾长远的地方救助法规,确保社会救助制度的长效性和权威性。通过社会救助法制化进程来解决救助对象确认程序与方法上的不规范问题、救助项目和内容不合理问题、救助对象申诉权利保障问题等。坚持依法行政,落实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保确保”。

2、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健全各项救助制度,根据困难群众致贫的不同原因和贫困的不同程度,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并制定相应的救助标准,促进社会救助体系由“普救型”向“补救型”发展。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为主体,专项救助为重点的长效救助机制,进一步明确医疗、教育、住房和意外事故等四个救助工作重点。适当授予救助部门相关的财产调查权,建议将低保申请由户籍化向属地化倾斜,以便加强对人户分离对象的有效控制;对用工不规范的单位及故意隐瞒就业情况的个人加强处罚力度,尽可能减少隐性就业情况的发生。

3、提高救助工作和救助对象的信息化水平。应从上到下建立起信息化的工作平台,对救助政策和救助对象进行信息库管理,及时更新和调整救助对象的动态信息。要在信息库的基础上,形成救助工作上下畅通,切实解决目前信息资料不够准确和人户分离情况难以掌握的现状。应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应将民政、社保、公安等人头信息实行资源共享,确保救助对象信息的准确,提高救助工作的办事效率,真正实行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全覆盖,不遗漏。

4、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帮困对象自己寻找出路,营造社会帮困的良好氛围。由于长期处于低收人状态,困难对象生活压力感强,情绪比较消极,缺乏摆脱贫困的信心和积极心态。应在适当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创造帮扶条件,帮困的形式并不一定停留在钱款上,可以适当的把送“救助款”变为“送岗位”、“送培训”,切实有效地激发困难对象的发展需求,逐渐克服其消极的人生价值取向,从低层次的生存需求中解脱出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才是社会救助的治本之源、长效之策。要着力倡导慈善理念,按照“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区参与、综合帮扶”的工作原则,提倡和鼓励社会救助的多元化,充分发挥社会效应,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慈善、参与社会帮困。

5、大力发展社会志愿者队伍,完善社区救助服务工作体系和人员网络。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残联等党的群众工作部门和众多社会团体的作用,多方面、多途径地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建立以青年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帮扶队伍,提倡开展基层社会互助,为困难群体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救助。逐步形成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劳动服务、心理支持、法律援助等的社区救助服务系统,完善社会救助服务人员网络,促进社区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推进和谐文明社区建设。与此同时,应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培育民间慈善机构和组织,作为政府救助体系的有力补充,就近及时地实施社会救助。

上一篇:经济发展贡献调研报告 下一篇:社区物业管理专题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