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工艺

时间:2022-07-30 11:20:20

浅谈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施工工艺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防雷接地系统重要性及其方式,并通过具体的工程案例,对防雷接地系统的具体施工工艺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防雷接地 施工工艺

前言

近年来,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防雷与接地系统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及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结合工程实例,谈谈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的具体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

1、防雷接地的重要性及方法

1.1 防雷接地的重要性

设置防雷接地的目的:一方面为了将强大的雷电流引入大地,保护设备安全,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人身免受雷击伤害。因此,防雷接地系统施工质量的优劣,事关重大、后果不堪设想。

在建筑工程中,我们把接地导线与接地体连接在一起叫接地装置;把电气设备与土壤间作良好的连接叫接地;与土壤直接接触的金属体叫接地体或接地级;把接地体与电气设备连接起来的金属线叫接地线。

建筑工程的防雷接地系统是以桩基础作为接地体,以基础圈梁作为接地网,以主体结构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柱内主筋与基础圈梁及桩基础形成可靠连接而构成自然接地装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规定:自然接地电阻值必须小于1 欧姆,当大于1 欧姆时,还需在建筑物设置人工接地装置做为辅助接地。

1.2防雷接地的基本方法

防雷的基本方法,可以简单地用“泄”和“抗”两个字来概括。就是说,一方面要因势利导,使用接地的避雷设施,把雷电引向自身泄掉,以削弱其威力;另一方面,要求各种电气设备具有一定的绝缘水平或采取其它补救措施,以提高抵抗雷电破坏的能力。两者如能恰当地结合,并根据保护物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采取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雷害,达到保证安全供电的目的。

2防雷接地施工工艺

2.1工程概况:

某工程1#、2#、3#、4#、5#、6#楼和地下车库,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属一类高层居住建筑。建筑面积:地上部分99000平方米,地下部分24958平方米、人防部分3373平方米。

2.2防雷及接地系统

本工程按照二类建筑物防雷保护措施进行设防,电力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利用结构底板作为防雷接地装置(同时作为电气综合接地装置),将基础底板上层主筋焊接成间距不大于20×20米的网格,并取若干点与下层钢筋可靠焊接,并利用结构柱内的主钢筋两根直径不小于16mm作为防雷引下线,上端与避雷带可靠焊接、下端与接地网可靠焊接,接地电阻必须小于0.5欧姆,当不能满足时补打接地极。作为引下线的柱内主钢筋的连接处和接地网钢筋的连接处可靠焊接,钢筋的焊接长度大于钢筋直径的六倍,相临引下线的距离不超过18米,每层楼板钢筋均与引下线做可靠焊接,形成等电位连接。弱电中心、电梯井道、变配电室、电气竖井等预留引至地梁的60×6热镀锌扁钢。凡引入建筑物内的各种金属管道均与综合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卫生间做局部等电位连接。

2.3防雷接地施工工艺

2.3.1防雷接地施工工艺流程:

(1)根据设计图位置利用建筑物结构内两根主筋(Φ≥16mm,可靠连接)作为防雷引下线,引下线沿建筑物周圈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18m。

(2)30米以上作均压环防侧击雷:每隔3层沿建筑物四周利用结构圈梁里的主筋与引下线用预先准备好的约20cm长Φ10跨接圆钢焊接成一体,同时用25×4镀锌扁钢把建筑物外檐金属门、窗、栏杆、扶手等金属部件与结构圈梁、柱筋中引下线焊成一个整体。

(3)屋顶避雷带安装:避雷带沿女儿墙四周敷设,热镀锌圆钢避雷带支持卡子间距为1米左右,但必须一致,转角处悬空段不大于1米,避雷带高出屋面装饰或女儿墙0.15米,同时屋面采用热镀锌圆钢组成不大于10×10米或12×8米的避雷网格。避雷网格沿屋面敷设,所有高出屋面的各种金属构件均需与避雷带焊接相连。

a、在土建屋面结构施工时,配合预埋支架。所有支架必须牢固,灰浆饱满、横平竖直。支架间距不大于1.5m且间距均匀,允许偏差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250mm,成排支架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

b.避雷带安装将Φ12镀锌圆钢调直,避雷线安装时应平直、牢固,不得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避雷线弯曲处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镀锌扁铁直径的2.5倍,在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做防雷跨越处理。

2.3.2等电位接地施工工艺:

(1)配电室内在适当的位置预留60×6镀锌扁钢作为主接地线,该主接地线应和基础接地网、柱内作为避雷引下线的主钢筋可靠焊接,此柱内主筋与基础底板内钢筋可靠焊接,此外电气竖井、电梯井道、弱电中心、设备用房、水泵房等预留60×6热镀锌扁钢与作为综合接地体连接的基础底板内主筋可靠焊接,并设置等电位联结箱,作局部等电位连接。

(2)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金属总管、建筑物金属构件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等部位进行联接。凡正常不带电,绝缘破坏时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穿线钢管、电缆外皮、支架等均可靠与接地系统连接。

(3)卫生间等电位接地:卫生间所有金属管道作局部等电位联接。

(4)每层楼板钢筋均与引下线焊接形成等电位连接。

(5)所有引入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外墙处预留Φ12镀锌圆钢与综合接地装置可靠焊接,管道施工完毕后,再用卡箍连接或焊接。

2.3.3接地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1)本工程的接地极为建筑物的基础钢筋。对作为避雷引下线测试点的基础柱内主筋,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点的位置应便于测量,测试点暗埋在专用盒内,且应设置测试用的固定螺栓,测试点的高度距地面500mm,并有明显的标志。

(2)接地连接,焊接时搭接长度符合规范规定,圆钢搭接长度≥6D(D为圆钢直径),双面焊;扁钢搭接长度≥2b(b为扁钢宽度),三面焊,严禁“T”型搭接和直接对接;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咬肉、焊瘤等现象,焊缝严禁用砂轮机打磨,螺栓连接时,应紧固有防松(弹簧垫)措施。

(3)金属管道连接处,用BVR多股铜芯软导线(≥4mm2)作接地跨接线,卡箍连接,应去除连接处的油污或油漆,确保接地跨接处的可靠性。

(4)在接地线跨越建筑伸缩缝、沉降缝处时,应设置补偿器,可用接地线弯成弧状作补偿器。

(5)基础钢筋焊接完毕后,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如电阻大于0.5Ω时,补打人工接地极。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3、结语

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分项工程,其覆盖面广,与各专业系统交叉点多,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中应认真、细致、全面地加以综合考虑,以确保建筑物和人身安全。

上一篇:浅谈地下室渗漏治理的施工工艺 下一篇:简述深基坑支护施工测量与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