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决策有用性”浅议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相关性

时间:2022-07-30 11:19:57

基于“决策有用性”浅议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投资相关性

摘要:收益的计量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现在,各国会计学术界和相关政策制定部门都认为增列其他综合收益更适合现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并且符合会计的目标,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然而,其他综合收益真的有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吗?

关键词:其他综合收益 决策有用性 投资相关性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衍生金融工具的大量出现,传统的收益表已经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经济实质。为了满足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管理者对高信息质量的需求,会计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决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增列其他综合收益以更好的反映经济实质。1997年6月,FASB第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综合收益》,将综合收益划分为净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2007年9月,IASB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修订办,正式提出综合收益表。于2009年6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企业在编制利润表时,应当在利润表“每股收益”项目下增列“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和“综合收益总额”项目。企业还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及其所得税影响,以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当期转入损益的金额等信息。其他综合收益的关系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助于我国会计政策的国际化。

二、列报其他综合收益对投资者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的了反映了会计报告主体的变化,从受托责任制转向了决策有用性。以前的历史成本原则的报告主体是管理层,而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基础,列报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政策的报告主体则是投资者,债权人,是为了向这些主体提供更加精准的会计信息,以帮助他们准确的估计企业的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流入。从这一角度来说,列报其他综合收益与投资者决策是具有相关性的。张先治,蔡赫(2011)指出,“现行的会计准则可以保护投资者获取更多有助于投资决策的会计信息,辽宁省部分企业的总会计师对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反馈情况来看,在被调查的总会计师中 ,有84.62%的总会计师认为,现行会计准则所提供的悉心对于外部投资的决策有很大的用处。另外有78.57%的总会计师人为,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从理论和实际使用效果来讲,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确实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

三、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与投资者决策的相关性

虽然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了企业的动态价值,更好地衡量企业的收益。但是,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与否和投资者的决策真的是紧密相关么?

首先,由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复杂性,它是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例如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这些项目的计量是十分复杂的,所以对于不具备财务知识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大多数的投资者只关注最后的净利润,而很少去关注利润的构成和性质。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对投资者的决策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其他综合收益的计量的可靠性受到质疑,尤其是金融工具的计量。一直以来,公允价值计量的取值,标准都是备受争议的,没有一个权威的指导标准。什么时候按照市场信息做出估计,怎么计量都是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所以其可靠性受到了质疑。这种质疑也使其他综合收益对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降低了。

一些会计学者也对其它综合收益的价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唐国平,欧理平(2011)以2009年沪市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价格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检验综合收益相对于净利润与公司股票的价格相关性。实证研究的结果是综合收益对于股票价格的解释能力显著低于净利润。唐国平,欧理平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是其它综合收益所包含的内容大多是暂时性的部分且具有不确定性。这些活动是企业的非经营性活动产生的,并且容易受到经济环境的变动。从而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因此它的价格相关性较低。

从理论和学者的实证研究出发,虽然其他综合收益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是它对投资者决策的效用比较低,价格相关性较低。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和披露是对原有利润表的改进,更加详尽的反映了企业的经济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向投资者提供更加符合经济实质的会计信息。然而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并不成熟,会计人员的素质也需要得到全面的提高,这些以公允价值为基础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受到了质疑。同时,由于投资者自身的财务知识不完备,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利润的构成,这都造成了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没有达到其有助于投资决策的目的。所以,一方面,有关部门需要对于公允价值计量出台更加完备的政策,同时,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增列综合收益相关指标,更加直观地呈现给投资者,指导他们投资决策。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蔡赫,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影响,会计之友,2011

[2]唐国平,欧理平,“其他综合收益”具有价值相关性吗?――来自沪市A股的经验证据,2011

作者简介:张静雅(1990-),女,北京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上一篇:股价下跌大背景下股权激励对比分析 下一篇:论市场经济下的医院成本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