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时间:2022-07-30 04:09:53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外在推动决定了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树立专业发展意识;不断更新个人知识结构;做个反思性实践者;良好教师文化的建设者;新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学习者。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发展;核心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00-02

一、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文化更新的不断加速和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发展问题成为欧洲各国教育界普遍重视的战略性课题。早在1987年,欧洲教育部长常务会议就以“教师和师范教育的新挑战”为主题,揭开了欧洲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的序幕。在教师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教师在职教育已成为欧洲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一直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而备受关注。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终生学习和自我完善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加强教师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教师在职发展阶段,而在这一阶段中,继续教育是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支持。依据教师发展的新理念,国内学者重新审视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认为应当站在21世纪教师发展的高度上重新估量继续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学历教育简单的补偿和延续,它有别于学校教育,因为它是建立在教师拥有一定的职业经验基础之上的。因此,继续教育的出发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目标在于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片面追求理论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说这种继续教育在设定目标时,应该首先是“自下而上”的;同时,在职教师也应该了解教育教学的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但这些理论应与他们的教学经验有关,在职教师用这些理论和研究成果重新审视自己已经形成的教学观念,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来讲,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也是“自上而下”的。只有将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的继续教育才会有效,教师的专业发展才会有的放矢。

2.新课程改革的外在推动。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作为一次全方位的变革,反映了英语教育工作者对英语教育理想的追求。但它毕竟是一种理想的英语课程,如何使这种理想的课程变成现实的课程,关键在于英语教师的理念、素质、水平和能力。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要素的观点,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作为未来英语教师培养者的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自然无法置身事外。高师院校英语院系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无法适应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对师资的要求。因此,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努力建构与新课程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智能结构。在继续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本体性知识的提高,又要注重支持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同时,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还要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即加强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唯有培养高中英语教师的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在宏观和微观上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内容和实质有了精准的把握,并通过继续教育使自身达到并超越新课程要求的智能结构和能力结构,才能从源头上保证能高效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优质英语师资的输送。

二、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之核心要素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概括地说,高师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一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即英语语言基本能力,其中包括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二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即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和传授英语运用能力的技能;三是教师的专业情意,即对英语教学专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工作中形成的追求尽善尽美的教学效果的思想境界。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内涵和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应从以下五个方面人手。

1.树立专业发展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而要做到终身学习,就必须有专业发展的意识。叶澜指出:“只有具备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教师,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发展动力,进而获取专业发展。而且,目前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变革已成为常态,能否自觉地有意识地随时抓住发展的机遇,也已成为现时代专业教师的一个基本要求。”没有忧患意识,只满于现状,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最终会被社会淘汰。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是高师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树立专业发展意识,明确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发展的智能机构,形成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让教师自己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人,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2.不断更新个人知识结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本身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根据经济、社会、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接受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专业素养。由于时代不断飞速向前发展,知识老化的速度加快;同时又因为学生接受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思维活跃,见多识广,求知欲强,教师只有更新知识,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才能满足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第一,加强哲学和教育哲学的学习。许多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对哲学的了解只是一鳞半爪,并非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二,学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了解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源源不断的背景支持。第三,对专业知识有高层次的追求。从目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趋势看,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必须对英语语言本身及其教学艺术有较高的造诣才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才能够保证英语师范生人才培养的质量。

3.做个反思性实践者。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探讨和研究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沟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师不应仅是被动接受别人的理念,无论该理念正确与否,都应该对它进行反思、研究;即使是教师本人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隐形的思想、观念也应成为反思的对象。同时。反思应经常化和制度化,让自己在反思中生活和工作。在反思的内容上,应列出一个理想的智能结构表,对比自己目前的智能结构,看看存在的差距有多大,而后采取措施予以补正。只有当教师自身具有教学反思意识并自觉地实施反思性教学,进而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增强教学反思的效度,才能将教学反思和反思性教学思维传送给未来的高中英语教师。显而易见,作为一项全新的课程改革,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实

施中必然会出现出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在继续教育中注重反思性教学思维的树立和把握教学反思的科学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4.良好教师文化的建设者。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在继续教育过程中,要摈弃传统上孤立的、单独的个体主义文化,即教师只关注自己的教学,与其他教师很少交流,相互之间彼此隔离。相反,要注重增强合作意识,主动参与团体合作,构建合作型文化,即教师之间坦诚相待,互信互助。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个人英雄主义式的教学难以充分实现该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因此,在继续教育时,高师院校英语教师需要对合作性教学文化从观念上认同、在行动上积极参与,并言传身教,将这种意识和做法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培养英语师范生的团队精神,树立合作型教学思维观。

5.动态的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学习者。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仅是一项静态的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也是一项动态的教学指导和教学实践的过程。高师院校英语教师应该亲临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课堂,通过观察、调查、访谈、实验等方式,把握最新动态,与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积极思考和研究,帮助其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并形成长效互助机制,从而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和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将继续教育纳入理论--实践--理论的科学框架中,确保继续教育的耳的性和实效性,促使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进入同步轨道。

总之,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不应囿于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的藩篱,而应注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和融合。在高师院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将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方向、价值取向等核心要素纳入把握的范畴,能够增强继续教育的目的性和针对性,确保人才培养符合时展的需要,为高中英语教学构建其“能用好用”的英语师资网,为高中英语新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最终实现高中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互动互助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

[2][4J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陈仕清.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4-36

[5]任永辉.校本培训与高职青年教师继续教育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8。(10):63

上一篇:论高校日语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下一篇:网络教学质量与教师自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