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平庸之恶”

时间:2022-07-30 03:01:19

摘 要 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把普通人不假思索地服从邪恶命令的行为称为“平庸之恶”,这种行为的存在给社会带来了危机和伤害。“平庸之恶”从心理学解释是一种消极极端的服从行为,其产生原因可以从“米尔格拉姆实验”中寻求答案,即个体在负面权威的影响下自我意识丧失的一种服从行为。通过这种分析,可以给我们的社会管理、维稳处突、打击违法犯罪等工作提出有效建议。

关键词 服从 平庸之恶 权威

中图分类号:C912.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7.03.067

服从是人由于外在强制力或他人影响而做出的遵照、顺从行为。积极的服从给我们带来了秩序、规则、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但是社会行为中也存在一种消极的极端的甚至恐怖的服从,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把这种服从称之为“平庸之恶”。汉娜・阿伦特认为罪恶分为两种,一种是极权主义统治者本身的“极端之恶”,第二种是被统治者或参与者的“平庸之恶”。其中第二种比第一种有过之而无不及。一般认为,对于显而易见的恶行却不加限制,或是直接参与的行为,就是平庸之恶。

1 “平庸之恶”现象

2014年3月,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的暴徒砍人事件,造成了29人死亡的惨剧。暴徒中唯一的女性帕提古丽・托合,在羁押期间已怀有身孕,这样的情况,本应在家享受即将成为母亲的喜悦,应该是最具有爱和温情的角色,却在极端宗教势力的蛊惑下,在上级组织的命令和安排下,将刀砍向无辜的群众,去发动所谓的“圣战”行动。

9・11事件之后,美国心理学家对施行暴行的进行研究之后,深感不安的指出:“那些令人吃惊、引人注目的大多数自杀式几乎都源于普通民众。”

是什么力量使这些普通人变成了呢?如何解释那些极端的宗教信徒心甘情愿地为所谓“纯正伊斯兰国”献出自己的生命并戕害别人的性命呢?恐怕也应该从心理学上寻找内在的原因。对于这样一种现象,长期研究纳粹的心理学家阿伦特,把它称之为“平庸之恶”――指那种不假思索地服从命令的普通人的邪恶行为。对于这种“平庸之恶”现象的解释,心理学上最著名的实验就是“米尔格拉姆实验”,用实验的方式研究消极的服从,特别是逾越规则和道德的服从是如何产生。

2 “平庸之恶”的实验证明

2.1 背景

试验的实施者是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其因研究社会心理学领域中从众行为而著名。由于米尔格拉姆自己就是犹太人,他对二战战俘审判活动极为关注。1960年一个名叫艾克曼的纳粹党徒被抓回耶路撒冷接受军事审判,他曾负责制定犹太人大屠杀的“最终方案”,并负责大量的运送和屠杀任务。但是艾克曼在法庭上对自己的暴行辩护称:“我们不应该对那些人的死亡承担责任,因为我们只是执行命令而已”。艾克曼的这种辩解引起了米尔格拉姆的强烈关注并提出了质疑,虽然他认为“执行命令”这种借口显然不能解释他们的罪行,但是在战争期间或者非常事件中,这种无条件服从命令、完全丧失理智和道德判断的情况确实常有发生。人在邪恶的命令之下究竟是服从还是抵制?为此他想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测试在权威者下达违背人性的命令时,人所发挥的拒绝的力量到底有多少?

2.2 过程

1961年6月,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斯米尔格拉姆以每小时4美元的报酬找来了1000名志愿者(来自各个年龄阶段、各种教育背景和各种职业)作为他的实验对象,在耶鲁大学开始了他的实验。

每一个志愿者走进实验室,将被告之实验目的和要求:这个实验是为了检验惩罚对学习的影响,志愿者担任教师的角色,负责向学生提问单词,看他们识记的情况。如果学生答对了,给他一点奖励;如果答错了,给他一点惩罚。如何惩罚呢?这些老师面前有一个满是按钮的仪器,按钮上一次写着15v,30v,……450v。与这台仪器相连的,是一个坐在隔壁房间电椅上的学生的角色,他和老师互相不能看见,只能通过声音交流。如果学生答错一道题,老师就要按下第一个按钮,用15伏的电击进行惩罚,若是学生又答错了,就递增给他通30伏电击作为惩罚,惩罚的最高电压是450伏。在这个房间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米尔格拉姆的同事穿着白大褂,全程以专家的身份坐在老师身旁,督促老师去实施电击惩罚。

实验开始后不一会儿,“学生”便开始一次次犯错,“老师”于是一次次施加电压。刚开始时学生并无特别反应,但是当电压到了“强烈”阶段时,隔壁的“学生”开始惊叫、抗议、哀求,此时“老师”们普遍出现紧张、担忧、焦虑、恼怒情绪,但是“专家”一次次冷静地回答说“请继续”、“实验必须继续”等,这些老师又会继续进行提问和惩罚,直至电击为最大值,学生尖叫后不再有声音。

实际上,实验的背后隐藏这一个秘密:这位学生其实是一名演员助手,他的任务就是故意答错,并表演出被各种程度电击的反应,其实并没有真的受到电击的伤害。可是扮演老师的志愿者们并不知道@一点,他们以为自己按下开关,学生就真的会受到电击。米尔格拉姆就是想知道志愿者们会在电压到达多少伏时拒绝服从“权威”的命令,停止电击。

为了与最终的实验结果做个比较,米尔格拉姆也事先请来40名心理医生对结果进行预测,这些心理医生预计大部分人都会在150伏内就会拒绝服从命令,而只有大约0.1%的志愿者会在450伏时服从命令电击别人。那么,究竟实验结果如何呢?

2.3 结果

实验的结果出人意料,心理学家和我们都高估了人们抵制邪恶命令的能力。实验结果显示:

(1)有2/3的实验对象,而不是1%,按下了450伏的按钮。这只是第一组实验的结果。米尔格拉姆一共进行了16组相同的实验。

(2)没有实验者在到达300伏特之前拒绝服从命令。

对这样的结果,心理学界表示震惊,服从竟然抵消了个人的道德、伦理,甚至是同情,于是他们在多个国家把这个实验做了19个变体,实验对象又多达1000多人,结果更加令人不安,服从的比例仍居高不下。

3 “平庸之恶”的原因和启示

3.1 原因

米尔格拉姆在他的著作《对权威的服从: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学实验》中是这样解释的:当一个人进入权威系统之后,会有一次心理重组的过程,我不再是能够按照自由意志行动的“我”,而是权威的,在这个状态下,受试者会转变他的关注点,不再是从人道的角度对他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是更加关注如何达到权威对他的期望,内心体验到的是骄傲和羞愧。

比如在ISIS组织地区,基地首脑就是试验中的权威,囚犯或人质就是等待惩罚的学生,那些底层成员,就成了权威的,再一次次命令和诱导之下,为了达到权威的期望,就出现了虐待、割喉、碎尸等现已经公布出的残忍行为。

3.2 启示

(1)宣传正义和道德,强化普通人的道德防线。防治普通人进入恶意权威系统,保持中立和正义,维持道德约束和人性考量。也是对抗“平庸之恶”的主要力量。

(2)加强感化瓦解,挽救处于罪恶边缘的人。在恶意权威面前,要想不成为罪恶行为的无意识,就必须加固我们的道德防线。例如我军在对敌瓦解、渗透工作中,充分利用对正义的宣传、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呼唤,感召敌人脱离其权威系统,放弃做“恶”的事,或者是公安机关的刑侦抓捕工作对犯罪分子也可采取争取感化,使其终止犯罪行为。

(3)打击关键人物,削弱权威的消极影响。在后期米尔格拉姆又将实验条件做了调整,发现当老师旁边再没有专家进行督促时,老师们的服从行为大大减少,也就意味着权威是这种行为中的“恶之源”。这就为我们维稳处突和反恐工作提供了一个视角。我们可以“借鉴斩首行动”,首先消灭对方的首脑或首脑机关,击毁“恶之源”,那么权威不再了,对其他成员压制、控制的能量也就消失了,个体将暂时无法任何权威,能够按“我”的自由意志行为。

参考文献

[1] (美)Stanley Milgram著.对权威的服从: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学实验[M].赵萍萍,王利群,译.北京:新A出版社,2013.

[2] 宋官东,杨志天,崔淼.服从行为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1):249-252.

[3] 曾莉,张翼.从“美军虐待战俘”看服从心理[J].学理论,2010(4):59-60.

[4] 赵敏.平庸的恶与普遍的责任――评对权威的服从[J].中外企业家,2014(30):252.

上一篇:你好,大朋友 下一篇:工科院校素质教育中的大工程观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