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教育管理中的心理沟通

时间:2022-07-30 12:19:19

班级教育管理中的心理沟通

【摘要】要想争取教育信息的最大成效,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就必须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心理投入是心理沟通的前提,可以产生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其教育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心理激励是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从内心世界强化学生的动机,使他们朝着集体组织目标方向发展。心理平衡是心理沟通的最终目的,可以使班集体中每个成员因感受到自己受到尊重和信任而产生一种舒畅欢快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学生心理矛盾的解决,避免心理冲突和离心趋势。

【关键词】心理沟通 心理投入 心理激励 心理平衡

在班级教育管理中,我们重视的往往是规章制度的“刚”性管理,而忽视了师生间心理沟通的“柔”性管理。由于师生间缺乏必要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沟通,直接影响了班级教育管理的整体效应。

首先,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引导、提高,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受心理支配的。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集全体学生聪明才智于一体,将有助于建设一个富有生机活力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班级心理环境,对于青少年学生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完善个性品格,加快个体社会化的进程至关重要。

其次,班级教育管理又时刻处于若干矛盾交织之中,存在着频繁的教育信息交流活动。若忽视必要的心理沟通,忽视学生个体在内化过程中的能动性,其教育信息就无法通过活生生的教育对象来接受、反应、内化、行动,难以产生心理共振效应,以致最终成为低效信息,许多矛盾也无法顺利解决。要争取教育信息的最大成效,保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加强师生间的心理沟通。

■ 心理投入是心理沟通的前提

心理投入,是班级内每个成员(教师和学生)出于对班集体事业的关心,以主人翁的态度为班集体目标的实现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的心理状态。由于有心理投入,可以产生师生间的心理相容,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青少年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和依附感,对教师的崇敬感和亲切感,其教育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首先是对班集体建设目标的心理投入。班集体是一个小社会。生活阅历差异,环境影响不同,性格特征各异的青少年组合在一起,能否激发他们对班集体建设目标的认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投入。只有当师生在班集体建设目标上经过心理沟通,达到心理相容、认识一致时,师生才能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也才能达到班集体目标建设的整合。实施对班集体建设目标的心理投入,既不是教条的、机械的,也不是唯学生意志论,它以班级履行社会职能、维护社会规范,保证班级稳定性,促进班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是对班级日常管理的心理投入,表现为建立班级良好人际关系中情感的投入。教师应对学生开诚布公地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以求得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形成强有力的班级凝聚力。情感的投入,避免了师生间的相互猜疑、相互排斥乃至相互敌视,为班级创造性活动提供积极乐观的心理氛围,使班级成员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情感的投入,能进一步把握住潜藏在学生深层次意念中的思想脉搏,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取不同措施,帮助学生排除心理上的干扰:尖子学生去掉自傲,后进学生去掉自卑。教师应把学生作为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事。当学生感到学校的可爱、教师的可信时,身心就会处于最佳状态,活动效率就会提高。

实施对班级日常管理的心理投入,应避免庸俗、不健康的投入。杜绝师生间的称兄道弟,拉拉扯扯、吃吃喝喝。因为庸俗的心理投入,将致使师生间相互利用,把时间和精力都耗废在无原则的纠纷之中。没有切实的心理投入,就无所谓师生间的心理沟通。

■ 心理激励是心理沟通的有效途径

心理激励,实质就是从人们的内心世界强化人的动机,改进人的行为,增强人的内驱力,使人朝着集体组织目标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心理激励包括内滋激励、外附激励两大类。

内滋激励,是人们自身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包括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热情、责任感、光荣感、成就感等。班主任应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实现内滋激励。第一,旁征博引激励。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史,造就了一大批名人;一部辉煌的中国革命史,又留下许多伟人的足迹。这些名人、伟人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引导、影响作用。班主任必须取其精华,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内容,旁征博引,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心活力。让学生从“小胜”开始,逐步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进而为自己喝彩,鼓掌加油。第二,尊重感化激励。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价值,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表现能力和机会,全面唤起学生的心灵。对优秀学生,班主任应从严要求,使他们“吾日三省吾身”,避免不良心理品质的产生。对暂时后进的学生,重在启发觉悟,拨动心弦,让他们感悟到老师的真诚,从而树立克服缺点的信心,消除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这对于后进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外附激励,是来自于组织力量的驱使,是通过组织的评比、奖惩而实现的。其最终目的也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外附激励包括精神激励(表扬、嘉奖、授予荣誉称号)和物质激励(奖学金、奖励书籍、薄本等)两类。对学生而言,我们提倡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

外附激励具有特定的规范性,以一定的组织标准为准绳,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实现。因此,在实施外附激励时,必须遵循公平性原则、时效性原则。所谓公平性原则,指的是外附激励具有特定的规范性,以一定的组织标准为准绳。在同一标准之下,坚持实事求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进行评比、奖惩。所谓时效性原则,指的是外附激励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才能发挥效能作用,若超过了一定的时间,就可能无效,比如表扬学生,就应该及时表扬,若延迟给予表扬,则失去激励作用。

外附激励作为一种手段,在班级教育管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避免误区的产生。一是激励失度。外附激励必须适度,掌握分寸,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反对任意扩大,也反对有意缩小。名不符实的嘉奖,乱戴桂冠,不仅不能起到鼓励作用,反而会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不信任情绪。二是褒贬互衬。实施外附激励必须周密思考、谨慎从事,认真考虑学生中的人际关系。那种采取褒与贬对比互为反衬的外附激励,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不仅不能起到“比学赶帮”的作用,反而会加剧学生之间的人际矛盾,造成部分学生不思进取的负效应。

上一篇:警惕师源性心理伤害 下一篇: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