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研修应成就教师的生命价值

时间:2022-07-30 12:19:09

关于教师研修应成就教师的生命价值

当前教学中存在着把质量窄化为分数的价值趋向,而教学管理中也普遍存在着单纯以通过考核目标为唯一目的,忽视激发教师内在需要,导致教师主动性严重缺失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会不可避免地忽视人的发展,尤其会忽视教师的发展和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使得当前教师研修工作陷入到形式主义的误区。纠正这样的不良现象,需要我们在观念和行动上的转型。

一、观念的转型:树立成就教师的生命的价值观

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博士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爱,就是帮助他,成全他的生命价值。”教学管理者应当树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理念,引领教师从被动地接受质量监控走向教师的质量自觉,以体现出管理的生命价值,让教师健康发展,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的教学管理需要从成就人的生命出发,由管人转型为育人,并以此为基点构建我们的管理制度,求得“在这样的转型时期,为学校确立基于变革的新的管理秩序,让各种制度、各种力量在新的秩序中各就各位、各得其所,进而发生变革者期望实现的学校转型”。

转型,需要我们跳出分数的误区。“没有分数绝对不行,但只有分数也绝对不行。”这是李百艳副校长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我们需要分数,但绝不能把分数作为考核和评价的唯一标准,从而把质量窄化为分数,否则,就会损失教育的完整性,就会使管理者和教师同时沦为分数的奴隶。除了分数,至少我们还需要人的发展。

以课堂教学为例。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当前流行的衡量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活跃、热闹。而事实上,这样的课往往只有生动而缺乏深度,没有把活动过程变成真正的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因此,判断一节课是否是好课的标准必须立足于成就人的生命成长,必须看教师和学生发展了没有。那种只顾气氛活跃的课其实是教师在“秀”自己。课堂教学必须从热闹的表象回归到成就人的生命的本质上。

转型,还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当家”式管理。传统管理方式是造成教师缺乏主动性的重要原因。“在推进学校转型变革的启动阶段,首要的、总体性的策略是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因此,要突出基层管理组织的功能,向教研组(研修组)、备课组等团队赋权,增强教师团队的专业主动性,开展各种有效研修形式,以确保师培工作的校本化,使教师在工作实践中成就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研修,突出成就教师生命的内涵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根本。毫无疑问,教师的发展需要研修。那么,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研修?什么样的研修才能成就教师生命的内涵?

(一)研修的目的、意义

研修的目的在于“修”,在于提高教师的修养,是为了真正的“教”而立足于真正的“研”,是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我们首先应当思考:我们能给“他”什么?什么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简单地说,就是既要成事,又要成人。人与学校要两成全、两成就,要让教师不断体验到生命的使命、价值与盼望。研修是一种文化,对教师面言,滋养着教师,丰富着教师的人生经历;对学生而言,教师为学生展现出了研究者的榜样;对社会而言,是学习型社会存在的希望。研修的目的不仅在于出新成果。更在于造就新人。

(二)怎样开展研修

要向先进的理论靠拢,用理论来指导行为,用行为诠释和发展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发展。

1 树立生命自觉的意识

有人把当今时代比喻成“角斗士时代”,这形象地说明了当今时代竞争与挑战的日益激烈。古往今来,优秀的人都是自主自觉地寻找工作任务,以至主动寻求、创造挑战,以激发出生命的能量,而不只是迎接挑战。有人做过一个测试:在一个地方放上金钱、西服、蒲公英的种子,让人来选择其中的~种,结果有80%以上的人选择的是金钱,10%的人选择了西服,只有不到1%的人选择了蒲公英的种子。过了若干年。当年那些选择金钱的人依然贫困(想不劳而获),选择西服的人大多成了白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选择蒲公英种子的人成了大富翁(敢于挑战)。这说明作为社会的人。教师也要从质量监控中自觉地跳出来,从质量监控走向质量自觉。

2 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

面对激烈的竞争,教师首要的任务是加强读书,管理者也应重视教师的积累:阅读积累、实践积累、写作积累。而教师个人的阅读史是教师的根基所在。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读书呢?李政涛博士认为:“要带着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来读书;要学以致用,把书本中看到的做出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要有反思意识地读书,在结合书本的‘做’中进行反思,同时把想到的写出来,养成写教学日记的习惯,训练自己的文笔与反思能力,学会撰写教学案例、教学故事,不断总结升华自己的教学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通过读书,不断地激活自己的“源头”,不断为自己积累精神财富,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信仰的人;在冷静的思考中,在“教”与“研”中成全学生,成就学校,提升自己,让自己沉浸在成长的幸福之中。

3 使研修教学化,教学研修化

研修的内容应源于日常工作,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在研究中提高人的修养。一是要善于发现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自身专业成长找准基石。问题就是课题,解决问题就是研究。教师要学会“找虫子”,从课堂的失误点中发现问题,从困惑点中找出真问题。教师要学会进行微型课题研究。直接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如对“怎样通过表演提高作文教学评讲的实效性”,“如何解决学生抄作业的问题”,“错题集的建、管、用”等这些看似小但又困扰自己的真问题。展开个人或几人合作的研究。二是要发挥教研组(研修组)的作用。其组长要成为教师状态的解读者,教师发展状态的促进者。研究文化的创建者、策划者和诊断者。教研组(研修组)要抓好三大任务,即新教师人风格,一级教师出风格,骨干教师展风格;要采取理论学习、专题论坛、案例分析等多种有效形式开展活动;要处理好随堂课(日常课或“家常饭”)、研讨课(重在提升)、公开课(重展示)三者的关系,明确人是吃“家常饭”长大的,把研讨课上成日常课,把日常课上成研讨课,把教学研究活动向常态化推进。三是要加强制度建设与创新。为教师成长开辟新路,如建平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四项制度”:备课组制度——集体备课,确定主备和辅备,提前把一个单元备好并编写出教案,教案由该组成员集体使用,并采取循环研讨课的模式,前一个教师上课中出的问题经在教案中修改完善后再由下一个教师上,直到该组成员上完为止。这一过程让全体教师都能得到提升。课堂观察制度——行政人员每周都要对全校课堂进行观察,以达到监控、指导的目的。课堂教学大赛制度——人人参与。家长课堂教学开放制度——让家长参与课堂评价。

没有分数的学校和教师是单薄的,但我们也可以想象,只有分数的学校必定是了无生机的,只有分数的人生必定是枯燥而又乏力的。唯有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研修文化的更新,搭建出有效的教师成长的平台,不断成就教师的生命,我们的师培工作才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我们才有可能实现名校与名师的双赢。

上一篇:关于提升教师教学总结的价值 下一篇:论理工科院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管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