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让广播更精彩

时间:2022-07-30 10:51:31

音响让广播更精彩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尔玛・赫伊拉说:“不要卖牛排,要卖吱吱声。”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音响的魅力所在。广播是依靠声音创造价值的媒体,它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诉诸人的听觉,精彩的音响能让广播节目变得富有魅力。

如今,各广播电台日常报道中,录音报道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各类广播评奖中,纯文字的广播作品已经很难见到,“无响不奖”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音响对于广播节目的重要性。

好的广播音响可以更好地体现报道的真实性,突出现场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音响还能够渲染气氛,激发听众的共鸣……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让越来越多的广播人把音响要素引入到报道和节目当中。

但是音响并非是一用就灵,也不是用得越多就越出彩。如何使用音响还是有一定技巧的。

精选主题音响,以声夺人。音响报道的“主干”部分是主题音响,它在报道中一般都是单独突出使用,主题音响在报道中起着提示主题、阐明中心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制作音响报道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围绕新闻报道的主题,精心选择典型音响。

活用背景音响,以声传情。在日常的广播新闻节目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报道:“我是记者××,我现在是在××活动现场为你报道……”记者现场播报口齿伶俐,被采访者声音清晰,但“活动”现场安安静静,没有一点声音。

听众听了这样的报道以后,就会怀疑记者是否真的在现场播报,进而会对新闻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这就是忽视了背景音响采集、运用产生的结果。

背景音响对于音响报道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不仅证实事件的真实性,渲染气氛,而且在特定情况下承担着叙事功能。

要坚持真实性原则。音响能够增强报道的可信性和感染力,但是如果音响不真实,这个报道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报道中所运用的录音,必须是从新闻事件发生现场采录的;报道中音响的运用,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必须符合生活的情理。

在每年的新闻奖评选会上都会出现一些参评节目所采用的现场录音不真实的问题。有些是记者在现场采录素材不够充实,不能满足节目主题的需要,后期制作中利用种种手段,设计现场重新补录。尽管现在的录音手段十分先进,但现场的特定背景环境根本无法完全模仿复制,所以在评选中不可能骗过评委的耳朵。

主题音响要突出,不能造成信息杂乱。客观世界的音响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声音同时出现,就会造成互相干扰,响度越大干扰越强烈。背景音响在音响报道中承担着渲染气氛的作用,而新闻作品的主题内容体现主要还是依靠主题音响。因此,我们在使用音响时,一定要主题音响突出,防止出现多信息源,造成信息传递混乱。

音响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要公式化、机械化。恰当选用典型的背景音响可以使音响报道更具现场感,能够让听众产生空间感、立体方位感和运动感。但在我们的一些广播新闻中,使用的背景音响却有些单调,甚至公式化和格式化。比如,工业报道中的音响往往只有机器的轰鸣;公安题材报道就加上尖厉的警笛声;一说到农村,就是鸡鸣狗叫。听觉形象的生命在于“个性化”。我们在选择音响时,一定要采录和使用那些与报道内容吻合的、富有个性和表现力的音响。只有这样,才能将听众带入精彩的新闻现场。另外,也不是所有的节目都可以用背景音响。比如广播新闻长、短消息中,本来简明扼要地把新闻事件写出来就可以了,有些作者为用音响而用音响,反而弄巧成拙,原本一条很好的文字消息却变得杂乱拖沓。

苏联现代心理学家津琴柯指出:“联觉出现在各种不同的感觉中,其中最常见的是视听联觉,亦即在声音刺激物的作用下,主体所产生的视觉形象。”音响作为一种外界因素,它能够让听众把它与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声音在心理上引起的刺激与感受联系起来,或直截了当地刺激听众的感官,诱发他的想象,引起情绪波动和心灵的共鸣,从而造成听众与广播报道或节目之间的心理互渗性和心理演绎性,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想达到好的效果,除了要使用好音响外,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采录到高质量的音响,因为杂乱无章、主题不突出的音响或者噪音过大的音响不但不会为报道或节目添彩,反而有可能扰乱节目或报道的正常进程,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

要想采录到高质量的音响,必须注意声场、声源及话筒位置的摆布:

保持合适的采录距离。录音时,被采访对象的嘴巴与话筒的距离保持在30到40厘米之间比较合适,二者之间的距离较远,则回响增强,噪音增加;二者距离过近,则可能因为信号过强出现声音失真、低频过强造成声音不够清晰。

话筒的使用。要注意话筒的防风防尘防震,保持话筒远离音箱等,防止出现电磁干扰;要注意话筒的角度,一般应把声源对准话筒的中心线,两者之间的偏角越大,高音的损失也会越大。

针对不同的环境选择恰当的采录角度和位置。要根据不同的采录环境选择恰当的角度和位置,在室内采录要注意吸纳噪声、固体传声的条件,比如不能把话筒直接放在玻璃板上;不能让被采访对象坐在窗户下面,让话筒直接指向窗外等;如果在室外采录,要尽可能防止风声对录音带来的不利影响;特殊情况下要注意火车厢口、风口浪尖的噪音等,不要让噪音压过主题音响。

虽然音响使用的好处很多,但音响并非万能,它的使用还是有局限的。

因采访发生的音响,很大程度上依赖受访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还受方言的限制,这就需要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加以选择,确实需要采用的应该压混后配上播音员的解释。

某些暴露性的音响,如不文明言语,处理不好可能影响收听效果,甚至产生意料不到的副作用,这就需要严格筛选。

相当一部分音响本身并不能独立地表情达意,需要使用语言加以补充和完善。

此外,有些现场音响和隐蔽性的音响,还需要克服采录方面的困难。所以音响固然可以为广播节目增色,但并非任何音响都可以运用于广播节目,更非有“响”就好。如果忽视它的局限性,随意运用,那就可能导致相反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施 宇

上一篇:花絮报道的价值诉求 下一篇:网聚民意,展示奥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