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收藏宝典:听听行家怎么说

时间:2022-07-30 09:28:22

古玉收藏正当时

几年前,在纽约苏富比“中国陶瓷工艺品”专场拍卖中,一件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时的玉刀,曾以23.2万美元成交,而在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一件商代的礼仪器玉戈,在2005年艺术品春拍中受到广泛关注,从380万元起拍,经过6次激烈竞价,最终以480万元的价格成交,充分展示了古玉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文化魅力。古玉可谓是玉器市场的常青树,不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幻,都不足以撼动其在收藏界的价值和地位。

藏家小传:王孝根

从七八岁起就喜欢玉石,收藏玉器的历史已有20多年。起先王孝根是自娱自乐地进行收藏,后来累积的藏品多了,他干脆开起了公司。玩古玉收藏不仅让他结交了很多朋友,他还为各个历史时期的古玉着迷,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王孝根收藏古玉很有一套,他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对玉价值的判断基于经验,要学会和玉对话,善于用技巧买到好东西。”王孝根收藏古玉的技巧归纳起来有三点:

技巧一:买椟纳珠。秘诀在于转移对方注意力,比如说看中了这样东西,要沉住气不流露自己的喜好,而是假装说喜欢另一样,并且出高价买下,然后要求捎上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王孝根举例说,有一次他在朋友处看中一块玉器,他和朋友商量了多次,朋友也不肯出手,王孝根于是作罢。过了几天,他又对朋友说看中了他的一张花梨木的台子,朋友开价5000,王孝根说自己愿意出一万,但条件是要捎上那块玉器,朋友大喜遂成交。

贴士:和氏美名天下传

历史上最著名的玉石当属和氏璧,相传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发现一块玉璞。他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武王即位后,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等楚文王即位,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被卞和的诚意所打动,命人剖开璞玉,竟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王孝根对古玉收藏的看法很简单,即:大钱买的未必好,小钱也能淘真货。他还讲了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王孝根有个朋友重修房子,翻出一套旧家具,500块卖给淘旧货的小贩。小贩回去后把桌子丢在门口没当回事,这时走来一个老先生,看到那张桌子问卖多少钱,小贩忙得不可开交就没睬他。老先生突然问:“30万卖不卖?”小贩吓了一跳,连说不卖不卖。小贩把桌子擦干净一看,竟是上等的黄花梨,后来卖到了80万。

对于善于察言观色的王孝根来说,花小钱淘好东西再拿手不过了。有一次他出差去安徽,在当地的古玩市场上,一个不起眼的老太太引起了他的注意,老太太挎着篮子,显得神色焦急,王孝根上前询问,得知老太太要出手一件玉器,是

一件玉猪龙,王孝根花了180块买了下来。后来王孝根去北京给专家们鉴定,几位专家看了半天,连连称赞说是稀有品种,价值不菲。

王孝根常说好东西是会说话的,有经验的人走过去看一眼就能知道,学会和古玉交流很重要。那些拿放大镜和手电筒看上半天的人,未必就能发现好东西。

傅元毅:带上家人一起玩收藏

傅元毅喜欢古玉近乎痴狂,他烟酒不沾,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古玉收藏中,他身上挂满了玉器,足见他对玉器的喜爱。但他的妻子并不支持他的收藏行为,认为他不务正业,没事乱花钱,专买一堆没用的石头回家。有时傅元毅买了贵重的玉器回去,还得骗妻子说不值钱,这样才能避免妻子更大的指责。

妻子信佛,傅元毅为此想了办法,他特地买了几件玉佛,回家送给妻子,说挂到脖子上可以保佑她。有一次妻子挂着玉佛上菜场买菜,路上遇到几个老人,说她脖子上的玉佛是上等的和田玉籽料,纷纷夸她有眼光。妻子因此觉得很有面子,从此就不反对傅元毅搞收藏了,有时甚至还会参与进来。

1.傅元毅的镇宅之宝:清代螭龙璧

2.侵色蜡化的青白玉,傅元毅花80块钱从地摊上淘来,后有人出3000他也不卖。

上一篇:夏季谨防空调成杀手 下一篇:保护视力三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