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胀助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6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7-30 08:32:25

消胀助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6例临床观察

【摘 要】目的:探讨自拟消胀助运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消胀助运汤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 3次/日,三餐前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 3次/日,三餐前口服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消胀助运汤;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56-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群,包括上腹痛不适、饱胀感、早饱、嗳气、恶心、烧心等上消化道症状。FD又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不适综合征常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或早饱。上腹痛综合征表现为间断性中上腹的疼痛,排气排便后不能缓解,或有烧灼感。患者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目前缺乏根治措施,给患者造成很大痛苦。现将我们2009年5月~2014年3月我院在西医治疗(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mg 3次/日 三餐前口服 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315)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消胀助运汤,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

1.1一般资料:86例均为兰州市中医院住院患者,采用单双号随机将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病例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和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男16例,女27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53..5岁,病程6月~4年,平均1.6年。对照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48.1岁;病程6月~3.4年,平均1.2年。86例临床表现均有餐后饱胀不适或早饱,排除包括内镜等在内的检查,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确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罗马III标准,诊断符合以下条件:①有上腹痛、上腹灼热痛、餐后饱胀和早饱,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罗马III标准规定病程超过半年,近3个月来症状持续)。②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排除症状由肠易激综合征所致)。③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根据临床特点,最新的罗马III标准将本病分为两个临床亚型:①餐后不适综合征常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或早饱。②上腹痛综合征表现为间断性中上腹的疼痛,排气排便后不能缓解,或有烧灼感。

1.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

1.3纳入标准

年龄为16~71岁;符合上述诊断和辩证标准。

1.4排除标准

因药物过敏未能完成疗程者;妊娠及浦乳期妇女及中途退出者;治疗结束后未复查胃动力及钡条胃排空者;排除其他严重并发症或进展期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对照组:枸橼酸莫沙必利片 5mg 3次/日 三餐前口服(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0315),治疗4周。

2.2治疗组:再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消胀助运汤。中药方剂消胀助运汤:槟榔10g,白术20g,炙甘草10g,半夏10g,枳实15g ,酒军3g,白芍15g,柴胡10g,焦四仙40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5g 党参10g。偏于脾虚弱证加广木香10g,砂仁5g;偏于气滞血瘀加三七粉3g,丹参10g;偏于寒热错杂干姜5g,炒栀子10g;烧心反酸者加乌贼骨10g,瓦楞子20g。治疗4周。

2.3观察指标:

治疗4周后行钡条胃排空检查,胃排空〉50%正常,50%以下为胃动力延缓。

2.4综合疗效判断:治愈:症状消失,乙状结肠镜检查溃疡面愈合,随访半年无复发;显效:症状基本缓解;有效: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无缓解。

2.5.5毒副作用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活动期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复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以中上腹痛不适(包括上腹部胀满或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经内镜、影像学及生化检查除外可以解释其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临床症候群。FD又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疼痛综合征:餐后不适综合征常表现为餐后饱胀不适或早饱,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上腹痛综合征表现为间断性中上腹的疼痛,排气排便后不能缓解,或有烧灼感,可用PPI,H2RA抑酸药物或胃粘膜保护剂改善上腹部不适、烧心等症状。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精神因素等有关。发病机制不甚清楚,可能与胃运动障碍、胃电异常、胃窦及十二指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MCⅢ期缺失、内脏神经敏感性增强、迷走神经功能异常、Hp感染、心理异常等有关。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痞满”、“胃脘痛”、“呕吐”等范畴。其临床表现多为虚实相兼,寒热错杂,因此治疗本病宜通补兼施,寒热并用。使脾气得以升发、运化恢复正常,胃气和降,肝气条达,升降正常。消胀助运汤中党参、白术益气健脾以助运化,其中党参健脾益气,《现代实用中药》云:其“为强壮健胃药,用于一切衰竭症,能辅助胃肠之消化”;《本草求真》云:白术“既能燥湿实脾,复能缓脾生津,健食消谷,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茯苓健脾渗湿;枳壳理气宽中,行气消胀;槟榔行气消胀;半夏温中祛寒以助行气开痞除满之功 ;酒军活血泻下;白芍、炙甘草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柴胡疏肝解郁;焦四仙消食化积,和胃行气;厚朴下气除满陈皮理气行滞;炙甘草调和诸药。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餐后不适综合征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钡条排空检查均有较好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2] 肖坚.钡条胃排空率检测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观察中的价值 【J】.湖南中医杂志,2010年04期

[3] 孙为豪.消化科临床处方手册 【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4] 陈露.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研究进展 【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3年04期

[5] 叶蜀晖,闫清海.健胃消胀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J】.陕西中医,2008年01期

[6] 陈家鹏,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年06期

作者简介:

毕莹(1965―),女,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消化内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上一篇:小剂量速尿、甘油果糖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脑出... 下一篇:小儿支气管肺炎诊断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